•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15 2.5折 5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则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8/1b3

上书时间2024-06-26

婧墨轩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则光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0284682
  • 定价 5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28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近年来在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学驱动机制”和“基于标准的学习”研究背景下,作者和语文学科、学部,尤其是教研组同仁,反复思考、讨论、实践和总结的结果。
  *辑“课堂学习,应是一条清晰可测的线段”,阐述的是怎样制定和落实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位的问题,很多教学问题根本上就是学习目标的问题。
  第二辑“教育有道亦有术”,阐述的是教学策略、方法问题。学习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如果我们经常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我们就会投入大量精力,设计出让学生“学得更好,而不是更累”的工具和脚手架。
  第三辑“语文大单元学习”,是学校语文教研组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共同参与学校“基于标准的学习”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
  第四辑“再来一次:教育的耐心和智慧”,主要是对一些教学现象的分析和反思。学习的复杂性以及教学的惯性,都决定了从教到学的路不会一帆风顺。
  如果我们不知道学生是怎样学习的,那么对我们而言他就永远是一个抽象的学生;如果我们还不能自觉地、专业地从“基于学习,为了学习,促进学习”的角度设计教学,那么教学就永远是一次次自以为是的旅行。
  本书适合教师培训与阅读。
【作者简介】
朱则光,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十一学校高级教师,现为北京市十一学校盟校——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学校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曾获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曾任北京市十一学校林月琴图书馆馆长、北京市十一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目录】
目 录

序?李希贵

第一辑? 课堂学习,应是一条清晰可测的线段

怎样确定学习目标

经纬定位法

核心问题 

少就是多 

怎样落实学习目标 

两个特征

四个策略

三个关系

课例点评:学习目标的提出和落实

第二辑? 教育有道亦有术

教师的“一句话工具”

同学们最想听谁朗读 

何以见之

就这一点(这个句子),谁还想谈谈

经过刚才的讨论,你的经验或教训是什么 

等你们小组成员都会了,才能举手回答 

哪些可以不教?哪些还是要教的? 

一点儿想法也没有的请举手!

你不是不能成功,只是还未全力以赴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着急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 

管窥提问 

策 划 

实 施 

点 拨 

总 结 

五步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度讨论一个问题

披沙拣金:宁鸿彬老师的三个阅读工具 

比较法:一款深度讨论的学习工具

怎样减少课堂里的“吃瓜群众”

在生活和活动的真实情境中学习

什么样的课堂管理才有效 

什么是课堂管理 

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会的同学请举手

会的请举手,不会的呢 

关于教学的着力点

细节非“小节”

如果让语文老师去放牛 

教与学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

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探寻学习活动设计的奥秘 

课例研读: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智慧 

真实性 

教育性 

语文性 

让对话在“伟大”中穿行:《藤野先生》的教学

感受一种深情

体味一段境遇

铭刻一份感动

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教学 

对话标题 

读文写话 

感受句式 

主题演讲 

规划蓝图

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学问和智慧》的教学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流程

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教学 

学习策略 

重点难点

学习设计

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短语”活动学习设计

轻松导入

唤醒记忆

自主学习 

质疑解难 

活动过程 

第三辑? 语文大单元学习

为什么要进行语文大单元学习 

如何进行语文大单元学习 

确定学习目标

设计核心任务

整合学习资源

提供学习支撑

评价学习结果

“校园奥斯卡”单元学习设计 

学习目标 

核心任务 

学时安排 

时间管理 

学习工具一:谁是“汉字英雄”

学习工具二:“声临其境”

学习工具三:剧本排行榜

学习工具四:听我给你说说戏

第四辑? 再来一次:教育的耐心和智慧

究竟什么是理解 

百度百科:理解的两个标志 

程翔:理解的四种类型

威金斯:理解的“六侧面”

对“理解”的理解

让学习从山腰开始,在山顶展示

再来一次:教育的耐心和智慧 

讲过的题怎么还错呢 

分数的背后是什么 

让学生真正坐在驾驶座上 

教育,该为谁服务 

“这是我的任务!”

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怎样确保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教育,须回归人的本真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