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实践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研究

6 1.4折 43 九品

仅1件

河南周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古学斌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9

上书时间2024-06-18

书友kw8596693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古学斌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7
  • 版次 1
  • ISBN 9787802307346
  • 定价 4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9页
  • 字数 362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为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合办的社会工作文学硕士课程第二届精选的部分学员的论文集。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本土的社会问题,如儿童、青少年、都市、移民、妇女、家庭等。研究者深入这些人群,对这些社会问题进行考察,倾听这些弱势群体的声音。本书的可贵之处就是从民众的角度理解社会问题形成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作为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与本土社会工作知识建立的尝试,本书有着极大的学术意义及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古学斌,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中国社会工作硕士课程主任。一直参与弱势社群的研究,包括香港女工、老年人、新来港人士、南亚族裔、下岗工人、贫困山区农民和少数民族等,积极提供参与式研究方法。
【目录】
前言 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1部分 儿童、青少年问题和服务

 福利院儿童需要的研究

 从社会角色视角看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以GY市家庭寄养模式研究为例

 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亲子关系研究

 浅析青少年蔓托辅导项目——以天津的实践为例

第2部分 都市、移民与社会排斥

 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排斥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排斥与抗争:来自低保政策体系中的贫困者的声音

 新社区楼宇里的“农民”:一个关于社会排斥的个案研究

 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社会政策和现实环境互动的过程分析——对成功民工子弟学校的个案研究

 城市危房改造与拆迁中低收入群体购房致贫问题的政策研究——以北京市城区低收入家庭的个案为例

第3部分 妇女、家庭照顾与服务

 智障者母亲的照顾经验:以北京市9个智障成人的母亲为例 

 探索保姆与双职家庭之雇佣关系——广州市某社区的个案研究

 她们为什么不离开——对广东省某市妇联受虐妇女上访个案的研究

 城市社区退休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平安社区退休老人为例

第4部分 其他

 本土草根NGO发展历程中的张力与挣扎——对一个NGO宗旨与使命的日常实践分析

 个案辅导模式的后现代转向——对话个案辅导模式探索

 赋权还是控制——一个社区工作运行模式的考察

编者与作者简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