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万岁 张恨水经典抗战系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0.61
4.3折
¥
4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张恨水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96588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149602
上书时间2025-01-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恨水(1895-1967),现代有名报人及作家。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学写作,成就卓著,创作了《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纸醉金迷》《夜深沉》《巴山夜雨》等中长篇小说一百多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他不仅是现代文学目前重要的多产作家,而且是畅销书作家,有“章回小说大师”“中国大仲马”“民国写手”等美誉。
目录
自序常德会战中,中国军队冒着炮火向前冲
第一章大雷雨的前夜
第二章第二个爱人走了
第三章死活在这圈子里
第四章《圣经》与情书
第五章向炮口下走的路程
第六章太浮山麓摸索着
第七章虎穴上的瑞鸟
第八章多谢厚礼恕无小费
第九章老百姓加油
第十章石公庙堤上和堤下
第十一章罗家冲壕中行
第十二章第八次进犯又压下去了
第十三章电话中的杀声
第十四章炮打波式阵
第十五章西北郊一个黄昏
第十六章手榴弹夜袭波式阵
第十七章话说叶家岗
第十八章夺回岩凸
第十九章三个女人
第二十章文官不怕死
第二十一章黄九妹还活跃着
第二十二章涂染的情书
第二十三章风!火!雷!炮!
第二十四章肉搏后的一个微笑
第二十五章回马枪
第二十六章四十八枚手榴弹
第二十七章锦囊三条计
第二十八章火瀑布下的水星楼
第二十九章竹竿挑碉堡
第三十章女担架夫
第三十一章两位患难姑娘
第三十二章勤务兵的军事谈
第三十三章鸟巢人语
第三十四章夜风寒战郭星火肃孤城
第三十五章铁人
第三十六章自杀的上帝儿女
第三十七章战至最后一人的壮举
第三十八章零距离炮与火牛阵
第三十九章余师长弹下巡城
第四十章忽然寂寞的半天
第四十一章逮活的
第四十二章没让敌人活埋到
第四十三章虎啸
第四十四章杀四门
第四十五章以忠勇事迹答复荒谬传单
第四十六章覆廓碉堡战
第四十七章通信兵和工兵都打得顶好
第四十八章看到巨幅电影广告
第四十九章秃墙夹巷中之一战
第五十章向民间找武器
第五十一章刀袭敌后手推战梯
第五十二章余师长亲督肉搏战
第五十三章最得意的一句话
第五十四章听!援军的枪声啊!
第五十五章亵伤还属有情人
第五十六章平凡的英雄神奇的事实
第五十七章人换机枪
第五十八章这样的吃喝休息
第五十九章对攻心战的一个答复
第六十章师部门前的血
第六十一章江心泪
第六十二章冲!冲过去
第六十三章罗家岗望月
第六十四章用日本机枪打日本兵
第六十五章没有“垮”字
第六十六章拿下傅家堤早过年
第六十七章饱餐了精神不知肉味
第六十八章拿下毛湾打开大门
第六十九章一口气打回城去
第七十章国旗飘飘
第七十一章废城巡礼
第七十二章坐井观天
第七十三章敌尸群中夜猎
第七十四章荒凉,恐怖,奋斗!
第七十五章舄履交错
第七十六章复活之夜
第七十七章一只离群孤雁
第七十八章空山无人
第七十九章一场噩梦以后
第八十章虎贲万岁
内容摘要
《虎贲万岁》讲述1943年秋,日军为掠夺战略物资和牵制中国军队反攻滇缅,在华北方面调集大量兵力,进逼常德。代号“虎贲”的国民革命军74军57师誓死保卫常德,8000勇士“以一敌八”,与日寇浴血巷战,坚守16昼夜,死伤殆尽。全师上至师长下至普通士兵,同仇敌忾,将生死置之度外,涌现出了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从外围作战到逐节瓦解敌人的攻势,全师官兵怀必死之心,让日寇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此战悲壮惨烈,日军战后以“凄绝”形容,承认中国军队的抵抗“堪为保卫上海战役后最激烈之一次”。张恨水先生赤胆豪情,写成这部“为57师阵亡将士请命之作”,接近以真实史料和战争亲历者口述为基础创作,书中从师长到火夫全是真名实事,时间地点等与战史接近吻合。
主编推荐
一段跨越时空的战争记忆!
一座永恒屹立的历史丰碑!
张恨水经典抗战小说系列之二
一座城池,8000虎贲,40000日寇,苦战16昼夜
日军称之为“凄绝之战”的常德保卫战
张恨水通俗版抗战国难史!
中国抗战文学目前**部描写正面战场的纪实小说,
张恨水一本接近以真实史料和战争亲历者口述为基础创作的作品。
精彩内容
自序:常德会战中,中国军队冒着炮火向前冲在我提起笔来,写这篇序文的时候,我首先感到一种欣慰。那原因是:,我认为不能写完的这部小说,我终于写完了。第二,我开始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是在重庆南温泉的夏季,白天是逼人的阳光,射进草屋檐下,热气蒸人。晚上是在菜油灯下,蚊子像针管一样,在大腿上吸我的血。于今呢,是在东方大城的北平,又在花柳争妍的季春时节,晚间呢,我桌子上已有电灯了。在这个收复的故都,写完这部书,比在战时的重庆写完这部书,那是更有意思了。欣慰之处,自然不止这一点,让我能引以为荣的,是我能写着八年抗战中最光荣的一页,这光荣是七十四军五十七师的朋友们给我的,我得首先表示感谢。不然,以我一个从未踏脚到战场的书生,不能写出这部三十万言的战事小说。在这里,我必须交代这部小说的材料是怎样得来的:是一九四四年的一二月间,在南温泉桃子沟我的草屋里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他们全穿着灰布棉军衣,黑黑的面孔,接近是战士的风采。我愕然于两个大兵光顾,便忙着招待。通过姓名之后,让我肃然起敬,他们乃是不久以前,死守常德的两位壮士。他们不肯让我写出姓名,就算是甲乙两先生吧。他们说:来此无别事,因为敬惜他们的同胞在常德死得十分壮烈,八千多人,战死百分之九十几。他们这后死者,要把这些壮烈事迹表扬出来。他们是武人,拿惯了枪杆,拿不惯笔杆,要我给他们写一部小说。我听了,感到十分荣宠,但我婉谢了。我的答复是:“是的,七年来(那时是民国七年)还没有整个描写战事的小说,这是我们文人的耻辱,对不起国家。我们实在也应该写一点,像常德这种战役,尤其该写。本来我也有这个意思,我们战役可以写的,有上海一战,宝山之役;津浦一战,台儿庄之役;晋北一战,平型关之役;桂南一战,昆仑关之役;湘中三次会战,长沙之役;最近湘西一战,就是常德之役了。这都是我们认为光荣的。尤其是昆仑关、长沙和常德,我们终于把敌人赶跑了。可我是个百分之百的书生,我又没到过战场,我无法下笔,大而在战时的阵地进退,小而每个士兵的生活,我全不知道,我怎么能像写《八十一梦》,凭空幻想呢?”但甲乙两先生,坚定地要我写,并答应充量供给材料。我只好答应从长商议,将来再说,这是第一次接洽。甲先生住在土桥,到南温泉只六公里路。他公余,常到南温泉来洗澡,偶尔也到我家里来谈谈,我们就成了朋友。到了是年五月,甲先生又旧事重提,那时,我担任《新民报》渝社经理。城居日多,乡居日少,我说没有时间写小说。但甲先生说:“我为五十七师阵亡将士请命,张先生不能拒绝。”说后他就捆了两个布包袱材料送到我家。里面有地图,有油印品,有贴报册子,有日记本,有相片本,不下三四十种。他笑说:“这足够你采用的吧?此外,还有我一张口。”我们的友谊已很深了。我于公于私,都不能拒绝,只好答应先看材料,有工夫再写。这是第二次接洽。到了十一月,我已把经理职辞去,重新乡居,把小说材料真的抽着看了一部分。这时甲先生和乙先生,就轮流到我家来闲谈。问我把材料看得怎么样?我说看是看了,有好多地方不懂。他二位就问我哪里不懂,我一说出来,他们就给我做详细的解释。往往一个问题,可以解释两个小时。尤其是甲先生口讲指画,在我茅庐里,亲自表演作战的姿势。此外,是哪天刮风,哪天下雨,炮是怎样响,子弹在夜里发什么光,全给说出来。我为他的热忱所感动,就决定不再推诿,答应一定写。这离我们认识之时,已有一年了。这是第三次接洽。一九四五年春季,我本来预备写这部书的。恰好有几部旧作,出版家催我整理,就又耽误下来。到了五月间,整理才算完毕。四川的天气,是热得很早的。当大太阳在天空中晒着的时候,甲先生手上打着一把纸伞,身上穿的那件白布衬衫,被汗渍透得像水洗了似的,胁下夹着一包常德战事的材料,又光顾到茅庐里来了。我见他这样热心,实在不好意思说不写两个字,就在那个日子开始动起笔来。我根据油印品、地图、笔记、照片,逐次翻,逐次写。有不大明白的地方,写个问题记下来,等到甲乙两先生到来,就问清楚了再写。甲乙两先生也就随时看我的原稿,不对的地方,随时予以指正,虽极小的描写也不放过。例如我写天亮的时候,哨兵还问口令,甲先生说:“错了,天亮了,只问哪一个。”又如,我写太阳山一带的风景,写成冬天的萧条景象。乙先生说;“不对,那里松树成林,冬天还是青郁郁的。”因为如此,所以这一部书三十多万字,虽是有时写一钩月亮,那都是实在的情形。这是第四次接洽。我们是这样接洽了一年多,所以这部书的取材,尽可能地保留了故事的真实性。作小说不是写历史,为什么这样保留真实性?这是由于甲乙两先生的要求,要把他们五十七师的血渍,多流传一些到民间。我当时曾考虑到这问题,小说就是小说,若是像写战史一样写,不但自乱其体例,恐怕也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我要求甲乙二位找点软性的罗曼史穿插在里面。他们始而有难色。后来允许我了,给了我书中程坚忍、鲁婉华、王彪、黄九妹这几个人的故事。而他们也有一个要求,这罗曼史以不损害真事为原则。据说,这罗曼史也是真的,但其人健在,不肯露真姓名,因之,这书内的真实姓名,有点例外,就是涉及罗曼史的几个角儿的姓名,是随便写的。其余却是自师长到火夫,人是真人,事是真事,时间是真时间,地点是真地点。我这书里,没有“想当然耳”之词,一切人的动作、物的描写,全由甲乙两先生口述。我还怕不够,又托甲乙两先生,找了两位在重庆的常德老百姓,曾经历过这次战役的人,来做过几次长时间的谈话。因之我这部书的材料充足,只恨笔拙运用不完,却没有一点捏造的英雄事迹。关于每位成仁英雄的故事,我是根据《五十七师将士特殊忠勇事迹》写的。因为有些士兵的动作,颇为相同,写的时候,避免写法雷同,还漏了百分之五六,这是我对于在天之灵报歉的。因为后来要补人,我把参考书还了甲乙二先生了。关于战事经过,我是根据《五十七师作战概要》的油印品,再加上报纸记载、私人笔记写的,可以说没有遗漏。不过驰救常德的援军行动,我没有多写。一来书的体例,不许可跑野马,二来我又没有充分的材料,三来没有得那些部队许可,我也不敢写。但那战事的主要将领,除了书中曾述及的周庆祥师长外,还有王耀武、李钰堂、欧震、杨森、王陵基、王缵绪几位将军,这是报纸曾披露过的。附告于此。当我写这本书之初,是不无顾虑的。因为常德一战,虽是过去的事,可是我们还在和敌人打。我又是一个书生,不知道哪些事可以直言无隐,哪些事还当保留?到了我写到十几章左右时,我军反攻,已收复桂柳。甲乙两先生,也离开重庆,到湘西去了(那一战是第四方面军的胜利,五十七师又获一次大捷。第四方面军司令长官,就是原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七十四军五十七师属于第四方面军)。我也失了两位顾问,下笔颇觉困难。所幸不久,日本人就已投降。对日本的战事接近过去,我才放开手来写。我的大意,写一二十万字就够了。不料一放手之后,就收不住。而且参考材料里面的英勇故事,又美不胜收,我也不能丢开哪一部分。写到四十章左右,我待船东下,已搬到重庆城里来住,我是想写完的。但写到六十一章的时候,是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底,我获得一个机会,可以带家眷坐公路车,经贵阳到湖南衡阳去。于是我把所有的参考材料,托人转送还甲乙两先生。只有他们两人的私人日记,轻便易带,我还留着。十二月四日离开重庆,十六日到衡阳,二十四日到汉口。一九四六年一月五日,才到南京。在南京,我是过路,我是要到北平办《新民报》的,不能写稿。其间又回了一次安庆探母,一次到上海接洽旧著出版,最后还在南京候飞机半个月,二月十五日我才到北平。到了北平,我身任经理之职,要筹划出《新民报》北平版,事务繁重,提笔时间很少。但我不愿这部书耽误日子太久,每于夜深无事临睡之前,抽空写千百个字。直到四月十八日晚上,我才写完了最后的一页。在北平也就补写了十九章。这书或因事忙,或因天热,或因小病,或因旅行,停笔的日子,多于提笔的日子,因之三十多万字,我整整写了一年。写这部书,我由南温泉的草屋里,写到北平东交民巷瑞金大楼上(《新民报》社址)。由菜油灯下,写到雪亮的电灯下,我自己的变迁,尽管很大,但是把握现实这一点,我绝没有动摇。而且我也依然料到,书里一定有不少外行话,还没有被甲乙两先生指出。我诚恳地欢迎武装朋友给我一种指正。我写小说,向来暴露多于颂扬,这部书却有个例外,暴露之处很少。常德之战,守军不能说毫无弱点,但我们知道,这八千人实在也尽了他们可能的力量。一师人守城,战后只剩八十三人,这是中日战争目前难找的一件事,我愿意这书借着五十七师烈士的英灵,流传下去,不再让下一代及后代人稍有不良的印象,所以接近改变了我的作风。最后我对甲乙两先生及那几位常德朋友,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材料。 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日张恨水序于北平南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