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法+干法+心+经营十二条 稻盛和夫作品4册 企业管理励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活法+干法+心+经营十二条 稻盛和夫作品4册 企业管理励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01.82 4.8折 214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稻盛和夫 著 曹岫云 译等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等

ISBN9787520711531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14元

货号1202933035

上书时间2025-01-07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活法》
稻盛和夫,1932 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 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 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 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社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罕见的高利润。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顾问、日航名誉顾问。1983 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现在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14000人。1984 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设立了一个像诺贝尔奖一样的国际奖项——“京都奖”。代表著作《活法》 《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
《心 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日]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于鹿儿岛市,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1959年4月成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京瓷)。1984年成立了第2电电企划株式会社。2010年2月任职日本航空(JAL,现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让破产重建的日航扭亏为盈,并创造日航目前利润纪录。
1984年创设国际奖项“京都奖”。此外,还志愿担任拥有104家分塾(海外48分塾)、聚集14000多位年轻经营者的盛和塾塾长,为培育经营人才倾注心血。
《干法》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优选的利润。这个利润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优选利润。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优选顾问、日航名誉顾问。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现在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设立了一个像诺贝尔奖一样的国际奖项——“京都奖”。
《经营十二条》
[日]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鹿儿岛,1955年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京瓷),历任社长、会长,1997年起担任名誉会长。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KDDI),就任会长,2001年起担任优选顾问。2010年就任日本航空公司会长,2013年起担任名誉会长,2015年起任名誉顾问。1984年成立稻盛财团,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之人。著有《阿米巴经营》《活法》《干法》《心》等。2022年8月24日,稻盛和夫与世长辞,享年90岁。

目录
《活法》
《心 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干法》
《经营十二条》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内容摘要
《活法》
《活法》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代表作,《活法》经历了14年的市场考验,销量稳居成功励志类图书前列,国内销量超400万册,各平台评论数超100万,成为改变无数中国人命运的心灵读本。此次推出的《活法》在尊重老版的基础上,对图书内容和封面版式都进行了细节调整,满足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活法》是理解稻盛哲学,完成自我心灵转变的一把钥匙,也是企业迷茫中,找寻生存之道的力量之书。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裕、内心却总处于一种不安之中,原因何在?稻盛和夫认为,正因为我们不愿尝试思考为人的活法,才导致当今社会的混沌情况加深,未来更看不清,本书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指导我们:如何找到生命的喜悦,享受幸福洋溢的充实人生。
《心 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心》这本书作为《活法》一书的续篇于2019年在日本出版。作为前篇的《活法》很幸运,持续获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从2004年以来,在日本的发行量已超过130万册,成为长期畅销的图书。《活法》还以15种语言在世界上翻译出版。特别是在中国,其受欢迎的程度高过了日本,发行量现已超过400万册,成了真正的畅销书。在《活法》这本书中,稻盛和夫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炼灵魂。而在这一人生观的根底处有稻盛和夫的信念。就是说,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所有一切,归根结底,要看我们能不能提高自己的心性,让它变得更纯粹、更美好。换句话说,要看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发挥出来。
《干法》
《干法》完整阐释了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关于工作的看法、做法。从字面上讲,《干法》似乎是讲述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其实这本书的重点,专注于人生观中的“劳动观”、“工作观”,而这个问题,在浮躁的当下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干法》既是稻盛先生70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分享,也是被多家企业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哲学。尤其是,它不是被简单地误读为,“只要埋头苦干,经年累月就能成功”的鸡汤说教,它是“不能放弃对自我的人生责任”的信念。
《经营十二条》
稻盛和夫90岁收官之作!中文版首次定制出版!全面、完整、系统、准确的“经营十二条”读本!一部经营教科书,既是经营哲学,又是人生指南!即使是世界上看似复杂的现象,如果能解开其运行的原理原则,实际上也很简单明了。日本经营之圣、人生之师稻盛和夫从数十年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了经营者必须贯彻的12条法则!“经营十二条”是在经营一线的过程中诞生的,被稻盛和夫定位为“经营的真谛”。经营者应该想什么,做什么?本书将毫无保留地阐述企业经营的精髓。书中包括稻盛和夫有关经营十二条的要点和补讲问答,这些内容将帮助读者进一步加深对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理解。

主编推荐
《活法》
 
《心 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日本经营之圣、千万量级销量作者稻盛和夫十年心血、概括一生实践哲学的重要著作
随书附赠曹岫云讲解音频
稻盛和夫八十余载人生回顾,半个世纪经营复盘
稻盛和夫将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中国销量超过400万册《活法》的续篇
《干法》
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新华网官方力荐!稻盛和夫经典著作,总结了“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先生70多年工作经验,季羡林、张瑞敏、马云、俞敏洪、陈春花、樊登等倾情推荐!诠释一切成功皆源自于热爱!“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指引当下年轻人的职场哲学!深受广大年轻人喜爱,屡获各大管理学图书畅销榜前列;樊登读书重磅解读;长期占据亚马逊哲学理论类电子书销售排行榜第一名;有声书和电子书在Kindle/喜马拉雅/微信读书/掌阅等各大平台上架;抖音平台力荐!覆盖超2亿用户;多家企业团购,内部培训学习,覆盖房地产、咨询机构、快消、互联网、软件开发行业。常读常新的能量之书,成年人的推荐阅读之书,给浮躁的当下,开一剂良方。
《经营十二条》
1.为什么当下仍要精读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有名实业家,打造了京瓷、KDDI、日航三家世界500强企业。不管是决策者、企业家、管理者、投资人还是员工,抑或即将毕业的学生,都可以从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人生哲学中获益,从而在未来的职场道路上少走弯路。
2.为什么读稻盛就必须读《经营十二条》?
经营十二条是稻盛和夫经营哲学集大成,堪称经营教科书,是稻盛和夫经营实践中根据自己的切身体悟总结出来的经营的原理原则;立足于“作为人,何谓正确” 这一观点之上,超越国境、民族以及语言等差异,普遍适用。只要践行好这十二条,企业经营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本《经营十二条》?
这本《经营十二条》是稻盛和夫遗作,是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收官之作,也是非常全面、完整、系统、准确的“经营十二条”的读本。全书按照经营十二条共分12章,每章都有经营十二条的实践要点和补讲问答。

精彩内容
《活法》
    
《心 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第一章  构筑人生的基础
    度过美好人生的单纯智慧
    从降生人世,到生命终结,无论对谁而言,人生旅程都是一出波澜万丈的戏剧。
    其中既有充满荣光、极尽欢喜的时光,也有遭遇苦难、咬牙忍受的日子。
    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样的人生呢?在现世这片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我们应该如何划动人生的小舟向前行呢?
    这其实是一个极为单纯的问题。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全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灵吸引过来、塑造出来的。正因如此,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抱什么想法、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人生将冈此发生巨大变化。
    创建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先生,由于幼年时父亲投机米市失败并破产,不得不在上小学时就辍学当了学徒,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吃尽了苦头。
    然而,在这样的命运面前,他毫不气馁,为了让雇主高兴,他一心一意,拼命工作。松下先生这种忠诚老实、乐观开朗的心灵,就是构筑日后松下繁荣事业的基础。
    和松下先生一样当学徒的孩子,当时恐怕有很多吧。其中可能有很多孩子会埋怨自己的境遇,妒忌别人,憎恨社会。这种孩子不可能取得松下先生那样很好的成就。
    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都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和境遇,在忍耐的同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持续不断地拼命努力。这样的人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
    现状越艰苦,人就越容易发牢骚、鸣不平,怨天尤人。
    但是,这些牢骚、不满兜兜转转,又会回到自己身上,导致自己的境遇进一步恶化。
    前面也讲过,我自己从少年时期到步入社会,饱尝了种种不幸与挫折,那是一段在苦难和逆境中度过的人生。
    在我对自己的境遇充满牢骚、抱怨的时候,没有一件事情的进展是顺利的。但是,从我开始坦然接受命运,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那一瞬间,人生就从逆风变成了顺风。
    后来回忆起来我才意识到,我少年时代的人生看上去似乎沾染了不幸的色彩,但实际上,这只是上天赐予我的精彩人生的前奏而已。
    如果我的人生一帆风顺,接近没有经历挫折和艰辛,我就不会去努力磨炼自己的心灵,我恐怕会成为一个不懂得体谅和同情他人的人。
    不管眼前的状况多么严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而是要一以贯之地积极应对,这才是实现幸福人生的秘诀。
    不管好还是坏,都要感谢
    在这种时候,重要的是,不管面对何种境况,都要以“感谢之心”去面对。
    遭遇灾难、陷入闲境、结果不如人意,这时候要说一声感谢确实很难。如果人格没有得到相当程度的磨炼,我们往往就会口出怨言:“为什么偏偏让我遭此不幸。”我们会怨天尤人,满腹怨恨。    另一方面,好运连连,什么事都称心如意,这时候应该能说感谢了吧?但这也往往做不到。撞好运,遇好事,那是我应得的,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有的人还不满意,认为“还不够,还要更多”。贪得无厌,这就是一些人的本性。
    就是说,不管遇到好事还是坏事,要抱感谢之心同样都很困难。
    不管现在多么一帆风顺,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我们不能沉溺于顺境而骄傲自满,必须始终用谦虚的态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不可忘记感谢之心。
    在直面灾难、苦难、不幸状况的时候,其实正是表达感谢的绝好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严酷的环境、严峻的局面,能够锻炼我们的心志,磨炼我们的灵魂。
    所以,不要悲叹,不要怨恨,不要总是愤愤不平,要对灾难、苦难和不幸说“谢谢”。用积极的态度接受一切,并加以感谢,抱着乐观的心态不断向前。
    为此,“无论何时何事,都要表达感谢”,必须用理性将这个道理铭刻于心。在心里做好准备,让“谢谢”随时都能脱口而出。
    经过长期宗教或精神修行的人,或许自然而然就养成了感谢一切的习惯。但是,我们这些未经修行的人,必须强迫自己心怀感谢,做到这种程度,对我们来说才是刚刚好。
    这虽然是一个很单纯的人生秘诀,但没有任何人来教我们。学校不会传授给学生,父母恐怕也教不了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头脑里知道这种乍活态度的重要性、能在人生中真正加以贯彻的人,确实凤毛麟角。
    无论拥有多么高深的知识,无论具备多么很好的才能,仅仅因为不懂得这一简单的秘诀,从而浪费了自己人生的人,何其多也。
    拥有了成功的事业,获得了显赫的名声,这样的人却干起了营私舞弊的勾当,引发了丑闻,毁掉了一步步积累的人生成就。这样的事情我们时有耳闻。
    对于上述最重要的人生道理,这些人虽然知道,但没能将其变成自己的“血肉”,没能付诸实践。
    P1-7
《干法》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为什么而工作?工作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很多人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为了吃饭获取报酬,就是劳动的价值,就是工作首要的意义。
    诚然,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是工作的重要理由之一,这没有错。然而,我们拼命工作,难道仅仅只为了吃饭这一个目的吗?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这是我的观点。
    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僧人经历长期严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够做到。但是,在工作中却隐藏着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巨大力量。
    工作的意义正在于此。
    日复一日勤奋地工作,可以起到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人性等了不起的作用。
    我曾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听过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的话,很受感动。他说:
    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
    这种动人心魄的语言,只有终身努力、埋头工作的人才说得出来。
    木匠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用工具修筑漂亮的房屋,不仅在于提高木工技能,更在于磨炼人的心志,塑造人的灵魂——我在这位师傅的肺腑之言中听出了这样的意蕴。
    他已70多岁,只有小学毕业,职业生涯一直就是修建神社。几十年间只从事这一项工作,又苦又累,不胜厌烦,有时也想辞职不干,但他还是承受住了这种种劳苦,勤奋工作,潜心钻研。在这样的过程中孕育了他厚重的人格,所以才能说出如此语重心长的人生感悟。
    像这位木工师傅一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最有魅力,也最能打动我的心。
    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地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每次与这样的人接触,就能引起我的重新思索,思索工作这一行为的神圣性。
    同时我衷心希望,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你们承担着对未来的责任,在工作中切不可好逸恶劳,不要逃避困难。希望你们秉持一颗纯朴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时你们或许会感到疑惑:“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每当此时,希望你们记住下面这句话:
    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工作造就人格
    想好好活,就得好好干,这一点很重要。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说并不过分。
    大约在十年前,我和一位德国领事对谈时,听到这样的话:
    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炼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就是说,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工作造就人格”,就是要通过每一天认真踏实的工作,逐步铸成自己独立的、优秀的人格。这样的事例,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不胜枚举。只要翻开伟人们的传记,随处可见。
    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无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历尽艰辛,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成就伟大功绩的同时,他们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值得玩味:
    在南太平洋新不列颠岛上,有一个未开化部落的村庄,那里的人们都认同“劳动是美德”这一观点。在他们的生活中渗透着一种纯朴的劳动观:“认真劳动能塑造美丽心灵”“美好的工作产生于美好的心灵”。
    在这个村落里,主要的劳动内容是烧荒式的农业,作物是甘薯。
    在那里,根本不存在“工作是苦役”这样的观念。村民们通过工作追求的目标是:“工作得到的美的成果”和“人格的陶冶”,就是要把工作做得完美,并由此磨炼自己的人格。
    村民们互相评论各自田地的整修情况、作物的长势以及泥土的气味,气味好闻的被夸为“丰登”,气味难闻的则被贬为“不毛”。
    经过这样一番评价,田地耕作得精细的人就会被称为“人格高尚的人”,会受到全村人的尊敬。
    也就是说,这个村子里的村民是通过劳动的成果——田地是否整齐,作物是否丰收,来判断一个人的人格的。田头工作出色、工作成果显著的人,就被认为是优秀的人,是人格高尚的人。
    对他们来说,劳动是获取生活食粮的手段,同时也是磨炼心志、修炼人格的手段。“出色的工作唯有出色的人才能完成”,这种简朴却切中肯綮的劳动观在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
    而在给人类带来近代文明的西方社会里,从基督教思想起源,“劳动乃是苦役”这个观点相当普及。这一点在《圣经》一开头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中就表达得十分清楚。
    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上帝禁食的果实,被赶出伊甸乐园。原来在乐园里他们不需要劳动,但遭放逐后,为了得到食物,他们不得不怀着痛苦的心情开始劳作。
    P2-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