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青少年时代(上下)/大师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1.26
3.0折
¥
38
全新
仅1件
作者钟桂松 著作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ISBN9787535053619
出版时间2013-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1200464290
上书时间2024-12-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序
一 石门湾和丰家
二 “坟头旗杆立好了吗?”
三 聪明倔强的孩子
四 过年
五 清明去扫墓
六 养蚕
七 丰同裕里的疑问
八 学画风波
九 黄金时代的印记
十 替老师画孔子像
十一 进溪西两等小学堂
十二 母亲的艰辛
十三 劝用国货
十四 六塔村里癞六伯
十五 复生哥哥
十六 阿三的故事
十七 拉胡琴的阿庆
十八 到染坊帮忙
十九 剪辫
二十 督学的慧眼
二十一 报考师范
二十二 从“丰仁”到“丰子恺”
二十三 同学情谊
二十四 振华女校的“先生”
二十五 上音乐课
二十六 李叔同指点画画
二十七 写生趣事
二十八 “妈妈的教育”
二十九 李叔同出家
三十 回乡完婚
三十一 忘不了的一师
附录 我的苦学经验
新版后记
内容摘要
丰子恺。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祖上开染坊――丰同裕染坊,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靠前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尊,他称李叔同为“爸爸”,夏?尊为“妈妈”,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
这部《丰子恺的青少年时代》描述的主人公,在现在的青少年中,想来没有多少人还能知道。
《丰子恺的青少年时代》作者钟桂松先生也是桐乡县养育出来的,对于家乡的先辈前贤,有一以贯之的崇敬。
精彩内容
丰子恺祖母去世后,按当时的规矩,丰子恺的父亲丰?应该在家守孝,不得出门做事做官。当时,丰?见儿子也快到启蒙课读的时候了,便和妻子钟云芳商量,染坊生意很好清淡,收入菲薄,一家老小十余口人,开支不小,’是不是在家里办个私塾,也可弥补一点,还可让慈玉读书。夫妻俩在灯下筹划着这个大家庭的生计,算来想去,只好这样。
“举人老爷开私塾了。”消息不胫而走,立刻传遍小小石门湾。镇上有钱人家知道现在举人不值钱,不想把孩子送进去,穷人的孩子倒也还不敢奢望读书识字,小小年纪,早已帮着种田、看摊头了。因此,丰?的私塾人数也很好有限,连自己的儿子算在内,也只有七八个学生。
在丰?这个举人老爷眼里,孩子读书发蒙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得马虎。他见来报名的孩子中,有几个只有小名,阿三、阿五什么的,于是,他花了半天时间,查了《康熙字典》,给他们一一取了学名。而自己儿子的名字,他查了字典翻了家谱后,与妻子商量道:
“云芳,慈玉开始读书了,总得有个名字才好,我小时候也这样,直到进私塾才取正式名字。”
“那你给取个吧。”丰子恺的母亲一边纳鞋底,一边回答说。
“按丰家的谱系,我是金字辈,五行相生,金生水。慈玉应是水字辈。你看叫丰润怎么样?”丰?沉思一会儿后,引经据典,妻子惊讶丈夫为儿子取个名字,还想了那么多,她满意地点点头:“好呀。‘润’字含义也很丰富的,听上去也顺耳。”
丰?见妻子同意了,便放下手中的茶盖碗,留下旬“那我去写上了”,连忙进书房去把名字写在自己私塾的花名册上。从此,丰子恺进家塾后,便用正式名字“丰润”。
丰?开办私塾后,稚气未脱的丰子恺便开始在父亲的膝下课读。每天上午,几个孩子都是跟着丰?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悖德堂内书声琅琅。念完《三字经》后,便教他们念《千字文》,很好认真。当时这气氛,还令近邻沈四相公所羡慕呢,他把花白胡子一捋,对人说:“丰老爷这么认真,这些孩子准有出息!”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田野里一片翠绿,油菜花一畦一畦地镶嵌在杭嘉湖大平原上,运河里涣涣春水伴着骀荡春风,漾起一个个笑靥,格外撩人!远远近近的草舍茅屋,桑园地里的桑树,已抽发嫩绿的新芽。这也是丰子恺很快活的季节,其中去扫墓是他很感兴趣的事。
丰家是举人老爷家,所以丰子恺幼时,家里对上坟、扫墓的事并不马虎。三天排场,十分热闹。清明前的下午,风和日丽,微熏的春风撩得镇外田野里的麦穗起伏,如绿波似碧海;金黄色的油菜田里,璀璨夺目,嗡嗡的蜜蜂沾满花粉,在花丛中穿来游去,给沐浴在春风阳光里的人们一种温馨的气氛。这天下午,丰子恺跟随父亲、姑母、姐姐和一个叫茂生的大伯一起,穿过煤沙弄,沿着大井头往西出镇,去一个叫杨庄坟的地方扫墓上坟。一路上,丰子恺和姐姐等都十分兴奋,父亲也似乎很高兴,不住哼起几句诗。茂生大伯挑着一担酒、菜及水果、香烛、纸锭等祭品,悠悠晃晃地在前面走。约莫走了半个多钟头,便到了坟地。一棵松树十分苍劲繁茂,丰子恺一看,已有脸盆那么粗了,不知是哪个先祖栽下的。在坟边的空地上,丰子恺尽情地嬉笑,一会儿钻进坟边蚕豆地里摘新蚕豆――只是不能吃,一会儿和姐姐等在地里捉迷藏,丰子恺姐弟们的笑声融进这春光里,飘荡在田野上。这时,父亲丰镇和茂生大伯已在土坟前扫出一块空地来,接着茂生大伯又到一箭之遥的农家去借了桌子、条凳来,再把祭品一样一样地从竹箩里拿出来,放在桌上,什么全鸡呀,猪头呀,粽子、甜麦塌饼等放了满满一桌。点上蜡烛,然后让丰家上坟的人依次去拜揖,自己却拎着纸元宝到坟头一边去烧。祭扫完后,茂生大伯背着桌子去还那人家,顺便拎上一串粽子,作为酬谢。此时,丰子恺和姐姐、父亲等也有点累了,便坐在一起,大姐丰瀛、二姐丰游陪父亲说话,三姐丰满从旁边蚕豆地里折回一根蚕豆梗,正方形的蚕豆梗被丰满的巧手一弄,做成一支笛,自己轻轻一吹,竟发出很动听的音乐,惹得大家都笑起来。丰?露出赞许的目光,丰子恺则嚷着要吹。姐姐丰满笑道:“慈玉,不要吵,我再做一支给你。”一会儿,姐姐做好了一支蚕豆梗笛给了他。丰子恺吹了吹,果然能发出很好听的声音,满意地笑了。
杨庄坟前有一个池潭,一泓碧波,平静如镜,坟边的那棵苍松倒映在池里,很好好看。丰镆笑着对儿女们说:“你们看这池潭和松树像什么?”
大家嘻嘻哈哈地乱说了一通,没有结论。过了一会儿,丰?慢悠悠地说:“这叫‘美人照镜’。”说罢又慢慢地说出了自己之所以定这个名称的道理。P48-5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