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3.26
4.9折
¥
88
全新
仅1件
作者 王杰 主编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 9787511727688
出版时间 2015-09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定价 88元
货号 1201245164
上书时间 2024-12-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兼中文系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学与文化理论研究所所长,《马思主义美学研究》主编。社会兼职包括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靠前、二、三届委员,教育部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学科组专家,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台湾《戏剧评论》期刊编委等。 目录 卷首语 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 李·巴克森德尔、斯蒂芬·莫拉夫斯基: 历史语境、审美经验与人的创造力(安宁译)——《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第1卷前言及绪论 麦克唐纳·达利: 马克思主义美学简史(石甜、张谡译) 列夫·克列夫特: 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资本主义与艺术(胡素莲、石甜译) 席格: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当代美学原理的建构 向丽: 审美制度与自由治理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理论 杨和平、熊元义: 当代文艺批评家的任务 刘华初: 试论唯物史观视阈下的文论范式转换 赵崇璧: 重复诗学:记忆与回忆 赵建军: 文学的文化逻辑与思想、价值创构——唐君毅文学意识探论 许娇娜: 审美化时代关于文艺审美性的思考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章辉: 乔治·卡瑞的美学思想 赵臻: 论文学意识形态论争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 王进: 文化唯物主义视角下的文学趣味与审美教育——评特里·伊格尔顿文学教材新作《如何读解文学》 甄红菊: 大众文化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斯图亚特·霍尔的大众文化观评析 王惠萍: 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评析——兼论中国文化身份的构建 付飞亮: 克林思·布鲁克斯与马克思主义 韩振江: 齐泽克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学术访谈 杜书瀛、李世涛: 蔡仪先生的美学理论与人生态度——杜书瀛先生美学访谈录 审美人类学研究 孙文刚: 近五十年来西方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观察 张玉: 鹿: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元素——从文学人类学“N级编码”理论看中国的鹿文化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审美批评 王磊: 文艺评论的价值基点在哪里?——为陆贵山教授80寿诞而作 石长平: 美学的发展与哲学基础的建设——兼论阎国忠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美学》 张灵: 《生死疲劳》的思想意蕴 金丹元、李霞: 对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再度兴起的思考——从《平凡的世界》的热播谈起 孙士聪: 后现代主义与文学理论范式的转换——读《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思潮论稿》 英文目录 英文摘要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须知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格式 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公告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本以马思主义美学为中心,兼及东西方美学和美学史研究的学术期刊,刊物始终处在马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很前沿。该期刊拥有一支不错别的靠前、靠前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很近更整合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马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与上海交大人文学院以及其他高校的研究力量,将为推动马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本期收入很重要的两篇文章是译自《马思主义美学文档》的力作,《马思主义美学文档》(Documents on Marxist Aesthetics)是由西方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发起的一项对马思主义美学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出版和研究的数据库建设项目。通过阅读这两篇文章,读者可以了解到该刊所能达到的水准。另外,期刊还设有多维视野下的马思主义美学研究、西方美学理论研究、中国马思主义美学史研究、马思主义美学与当代审美批评等栏目,收入的文章内容丰富,涉及电影、小说和绘画不同领域,力图对当代马思主义美学做出深刻解读。 精彩内容 卷首语 多年的办刊实践,对我们来说,一个较有成效的做法是把办刊与办会紧密结合。这些年来我们先后举办了四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它们的主题分别是“中英审美现代性的差异”“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未来”“宗教与现代美学”。这些主题承载着丰富的时代信息,既是当今时代发展所牵动的精神的和意识形态的深层次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所义不容辞要给以回答的时代难题。论坛取得的近期新成果大多成为刊物优选的优质稿源,由此确保了刊物始终处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最前沿;同时反过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作为一个团结、凝聚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力量的公共平台,一次次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不仅使学术问题不断深入,而且有效地推动了一个超越国界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壮大。对于一本专业的学术期刊而言,再没有什么比服务于这个学术共同体更大的使命了。明年下半年秋高气爽的季节,以“乌托邦的力量: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为主题的“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又将在上海交大举行,我们相信,这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学术共同体的又一次交流、展现的盛会,为此,编辑部从现在起就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毫无疑问,这样的紧张也为我们的编辑工作带来很多的灵感。 在本期的稿子中,我们首先向读者隆重推荐两篇译自《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的力作,它们是由李?巴克森德尔与斯蒂芬?莫拉夫斯基合作的《历史语境、审美经验与人的创造力——〈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第1卷前言及绪论》和麦克唐纳?达利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简史》。《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Documents on Marxist Aesthetics),是由西方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发起的一项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出版和研究的数据库建设项目,上述三位作者正是这一项目的核心人物。到目前为止,虽然这项计划只出版了12卷中的两卷,而且在总体的计划中也没有包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内容,但是我们仍然认为,整个计划对于日渐不被重视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期这两篇文章的刊播,也包含着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进入读者的视线并给以必要关注的用意,读者或能从他们文章的深度和力度,一窥《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所能达到的水准。李?巴克森德尔与斯蒂芬?莫拉夫斯基一文,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第1卷的前言与绪论,高屋建瓴地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源头,即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观作了整体性阐述,着眼于真实可靠的大量文献,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的艺术与经济、生产、阶级的关系、倾向性写作、艺术现象的语境与内驱力、个体的人的创造力、精神与物质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异化、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美学是否体系化等问题。文章进而对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审美趣味上的差异,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苏维埃或社会主义美学观念的区别,作了别开生面的论述,颇有启示意义;麦克唐纳?达利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简史》则从马克思主义有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经典理论出发,梳理了百年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简言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史,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的发展为根本标志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各派各谱系的区分,也正是从这些基本原理上分出轩轾。 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期“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理论”栏编发了五篇文章。杨和平、熊元义《当代文艺批评家的任务》一文,是中国文艺批评家对于刚刚译成中文并出版的伊格尔顿《批评家的任务》一书的近期新回应。针对伊格尔顿在书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文艺批评家的首要任务是参加大众的文化解放事业,文章指出,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在理论上超越狭隘的自我表现论和躲避崇高论,以人民大众的一员,创作出气魄宏大、图景广阔、具有真正深度的大作品。刘华初《试论唯物史观视阈下的文论范式转换》一文,有鉴于当前文论界热衷于追随西方理论、失去自我主体性的现实困境,提出要用唯物史观来梳理各种不同范式,实现合理的转换,从而寻找到实现当代中国文论创新和突破的方法与路径。这一思考路向值得肯定,至于怎样从整体性理解达到合理转换,尚有待实践的回答。 本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栏内容丰富,涉及面也较广。除了一如既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热门人物的研究,如对阿尔都塞、伊格尔顿、斯图亚特?霍尔、霍米?巴巴的研究外,还推出了两篇对乔治?卡瑞和克林思?布鲁克斯的研究。后两位在目前国内还不算热门,甚至少为人知,但在西方社会却甚有影响。章辉的《乔治?卡瑞的美学思想》抓住乔治?卡瑞美学理论关于电影、解释、虚构三方面的论述,清晰地梳理了他的理论来源和创新之处。文章同时也看到,这位当代有名的分析学派美学家,他对电影文本和电影接受的分析,对解释的界定,对虚构问题的探索所推动的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国美学基本理论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付飞亮的《克林思?布鲁克斯与马克思主义》则以丰富的资料和详尽论证,纠正了目前国内学界一部分人认为克林思?布鲁克斯反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误解,也不乏新见。 “学术访谈”一直是本刊的一个特色栏目。访谈的形式活泼生动,不同于学术论文的坚硬、刻板,再加上口语化的因素,一下拉近了读者与访主的距离。本刊前几年在访谈上作了很多努力,受到读者的欢迎。本期的访主是有名文艺理论家杜书瀛先生。杜先生作为有名美学家蔡仪先生的开门弟子,他在访谈中详细回顾了蔡仪的学术经历。他认为,蔡仪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最激进、最优选的美学家,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系统、完整体系的第一位构想者和实施者。访谈中涉及蔡仪先生学术和生活的许多细节,为人们认识和了解蔡仪先生,进而理解中国现代美学史提供了很珍贵的资料。 最后,本期“审美人类学研究”栏的两篇文章也有看点。作者是两位80后的年轻博士。孙文刚《近五十年来西方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观察》一文对审美人类学正式创立至今的50年学术史作了总体的盘点与评估,其中不仅涉及大量有价值的资料,而且对50年审美人类学发展归纳出三大特点和三大学术问题,虽然这不能成为定论,但能促使人们的进一步思考。张玉的《鹿: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元素——从文学人类学“N级编码”理论看中国的鹿文化》一文,以中国传统中的鹿文化为研究对象,指出“鹿”的意象是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元素。作者重视方法的运用,全文贯穿了方法实验的意识。这对刚刚走上学术道路的年轻人来说确很必要,但过于强烈的实验意识,有时也会削弱对对象本身的关注。读着上述年轻人的文章,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同样鲜明,从中我们更感受到一股令人欣喜的学术生气和元气,这正是我们学术的希望所在,正因此,愿更多的年轻人给我们来稿,共同来参与。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编辑部 2015年6月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