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作"理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2.07
5.4折
¥
78
全新
仅1件
作者徐志伟;王行坤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22261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575687
上书时间2024-12-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徐志伟,1976年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为厦门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美国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访问学者、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王行坤,1984年生,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为美国杜克大学文学系访问学者,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文化理论与批判理论研究。
目录
导言 消灭“劳动”还是走向“后工作” 王行坤
第一辑 懒惰权与反工作伦理
懒惰权[法]保尔·拉法格
有效工作与无效劳碌 [英]威廉·莫里斯
闲散颂 [英]兰·罗素
废除工作[美]鲍勃·布莱克
第二辑 劳动与闲暇:来自人类学的启示
原始经济中的劳动观[英]卡尔·波兰尼
原初丰裕社会[美]马歇尔·萨林斯
不富足也丰裕[英]詹姆斯·苏兹曼
论“狗屁工作”:工作的咆哮[美]大卫·格雷伯
第三辑 拒绝工作:意大利自治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拒绝的策略[意]马里奥·特龙蒂
统治与破坏[意]安东尼奥·奈格里
马克思主义、生产主义与拒绝工作 [美]凯西·威克斯
第四辑 基本收入与后工作的未来
有保障收入在心理上的影响[德]埃里希·弗洛姆
后工作宣言[关]阿罗诺维茨等
有保障的收入,或者收入与劳动的分离[美]迈克尔·哈特
超越工薪制社会[法]安德烈·高兹
工作之后[美]詹姆斯·利文斯顿
致谢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了西方学术界关于“后工作”研究的16篇代表性成果,分为四辑:第一辑为“懒惰权与反工作伦理”;第二辑为“劳动与闲暇:来自人类学的启示”;第三辑为“拒绝工作:意大利自主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四辑为“基本收入与后工作的未来”。 后工作理论是在西方在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学者们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弊端,萌生出的对未来文明的一种思考。本书基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结合人类学对原始社会的研究,以及意大利自治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呈现了西方“后工作”研究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脉络,对有助于人和生产力解放的工作进行了论证和畅想。针对西方社会种种与工作有关的畸形现象——机器生产、人工智能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冲击,劳动时长的持续上升和工资的相对停滞,优选范围内劳动力的竞争,跨国公司以转移生产线为威胁要求补贴和税收减免,对劳动的不正常狂热,将贫穷归根于懒惰的偏见,大规模失业和不充分就业,具有迷惑性的零工经济——本书对资本主义工作制度展开了批判,对理想的未来工作模式进行了想象,呼吁以创造性的、自由的工作取代异化的、无意义的劳动。
主编推荐
本书收录了西方学术界关于“后工作”研究的16篇代表性成果。“后工作”理论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下异化劳动的弊端,萌生出的对未来文明的一种思考。西方目前的工作机制导致“很多人无所事事,其他更多的人做无用功,并且强迫真正有益的劳动力从事最繁重的过度工作”,造成了劳动力的大量浪费,无益于个人发展和公共利益。针对西方社会种种与工作有关的畸形现象——机器生产、人工智能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冲击,劳动时长的持续上升和工资的相对停滞,优选范围内劳动力的竞争,跨国公司以转移生产线为威胁要求补贴和税收减免,对劳动的不正常狂热,将贫穷归根于懒惰的偏见,大规模失业和不充分就业,具有迷惑性的零工经济——本书对资本主义工作制度展开了批判,对理想的未来工作模式进行了畅想,呼吁以创造性的、自由的工作取代异化的、无意义的劳动。
精彩内容
后工作理论:工作的终结? 自阿尔法围棋于2016年打败李世石之后,关于人工智能威胁的讨论甚嚣尘上。其中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就是就业问题。此后,人工智能、自动化以及机器人技术的任何一点突破都会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什么样的工作又要被取代,彻底的“技术性失业”迫在眉睫,人类的“报废”似乎无可避免。对此有人欢喜有人愁。 对“工作终结”持乐观态度的人认为工作本身就是“糟糕的事情”,原因有三:(1)我们生活中破坏自由的宰制(freedom under-mining-domination)就来自工作;(2)工作场所中的裂痕越来越大(如正式员工和派遣员工之间),且工作越来越不稳定;(3)工作“殖民”了我们的精神空间。因此,我们应该欢呼工作的终结,拥抱人类的报废。通过人类对机器的利用,我们可以“塑造更好的未来。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超越人类极限,并且通过赛博化(cyborgization)过程更接近于导致我们报废的机器”。丹纳赫(John Danaher)畅想人类不再受到必然性的约束,与机器合体,畅游于虚拟现实中。 持悲观态度的作者则更为现实,断言没有工作的人将成为“无用阶级”。例如,在赫拉利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无用的人即便什么都不做,整个社会也有能力去供养他们,让他们活下去。但是“人总得做点什么,否则肯定会无聊到发疯”。 还有就是更为谨慎的态度:人类的报废即大规模失业对人类来说是一场灾难,因为,从物质上来说,人类需要收入;从心理上来说,人类需要工作所提供的身份感和社会关联(如承认)等,因此需要某种形式的全民基本收入来作为生活的支撑。对于基本收入的金额和目标,不同的立场有着不同的看法。 无论这些论述的具体取向如何,它们的前提——工作即将因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而消失——本身存在问题。就全球范围来说,对劳动的需求的确有所减少,这也符合人们的主观感受(工作越来越难找且越来越不稳定,收入不增反减),但是原因不在技术进步,而在于经济的停滞。以制造业为例,正如贝纳那夫(Aaron Benanav)以详实的数据所表明的,对劳动力需求的降低并非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明显提高——事实上,主要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是在下降的——而是因为产出的增长速度下降得更快,这才导致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的降低。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生产中的作用被高估了。 但这并不代表技术对我们的工作威胁不大。“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当下境况的关键不在于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失业,而在于不断加剧的不充分就业(under employment)问题。”这里的不充分就业可以理解为非正规的、缺乏福利和保障的不稳定工作。这些工作绝大部分处于所谓的服务业,它们大都被视为缺乏技术含量的低端职业,工资自然也处于较低水平。换言之,问题不在于技术性失业,而在于低品质就业。例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种各样平台的出现,企业抛弃了传统的雇佣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分派任务(如亚马逊的土耳其机器人)。这样企业不需要与劳动者缔结任何劳动关系,它们只需要发布任务,然后等待合适的人来竞争获取并完成任务。这种新时代的计件工资形式一般被称为零工经济(gig economy)。这种工作形式看起来很美好,好像劳动者可以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像个企业家那样经营自己的事业。但是参与零工经济的主要是中下层劳动者,他们的生活岌岌可危,每天只能战战兢兢地等待并且竞争企业平台所派发的任务,而不可能掌握自己的时间。因为他们不是企业的员工,也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福利。另外,还有饭店、酒店以及家政护理等行业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劳工,这些就业属于典型的低品质就业,工资低,工会化程度低,缺乏福利和保障。但这些恰好是就业的增长点。在经合组织国家中,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新增就业中60%都是非正规性的。至于发展中国家,不稳定的非正规就业一直就是常态。 以美国为例。事实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美国疫情爆发的这段时间内,其失业率一直保持下降趋势。截至2019年10月,美国失业率为3.5%,为1969年以来最低水平,在2020年3月之前始终保持在4%之下的水平。所谓的“大失业”看来是假警报。但这并不就代表美国经济形式一片大好,起码对普通人来说并非如此。尽管失业率创历史新低,但是相较于生产力的增长,劳动者的工资并未见涨,低薪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比例升高。在对2012—2016年美国劳动力的统计数据显示,18—64岁的劳动人口中,有五千三百多万(超过44%)的劳动者属于低薪劳动者。其中一半多(56%)处于黄金工作年龄段(25—50岁),这个群体一般都在养育孩子(43%)……一半多一点的人是家庭的唯一或主要收入人员。这些劳动者的前景也并不美好:在一年之内,70%的低薪劳动者保持原样,6%的劳动者换到了其他低薪岗位,只有5%的劳动者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失业率虽然降低了,但是由收入所决定的工作品质在下降。 另外,从技术本身来说,人工智能远没有达到取代人类的地步。正如有论者指出的,对后奇点时代的构想通常涉及两种情景:机器超越人类,人类将面临尊严风险和道德风险;机器取代人类,生存风险成为更严重的问题。但根据人工智能哲学中的相关讨论,除非AI研究取得革命性进展,否则我们绝无可能进入后奇点时代,机器既不大可能会超越人类,更不大可能会取代人类。目前来看,这种革命性进展还很渺茫。 如此看来,无论是憧憬还是忧虑,没有工作的“后工作”未来似乎不会到来。但这并不代表关于后工作未来的论述就毫无意义。这些论述的背后其实反映了现代人对于工作态度的二律背反:工作本身是好的,充分就业是好的,所以后工作未来是可怕的;工作本身是坏的,因此不用工作的后工作未来是美好的。无论如何,这些论述没有认识到,未来工作的性质也可以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与我们现有观念中的工作活动截然不同。我们必须走出这种二律背反,思考另一种意义上的“后工作”未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