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6.24
5.9折
¥
78
全新
仅1件
作者卢茂君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37594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173877
上书时间2024-11-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绪论1
章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认知(一)8
节“新时期文学”概念认知10
一、从“以后的文学”到“‘以后’的摸索时期”10
二、从“以后(后)的文学”到“今天的中国文学”11
三、“新时期文学”与“新时期十年”12
第二节1977-1989年的总体认知15
一、“以后”的摸索时期:1977-1981年15
(一)平反时期:1977-1978年15
(二)思想解放期:1979-1980年17
(三)“自由化”收紧期:1981年20
二、四个阶段的认知:1982-1989年22
(一)反思文学:1982-1984年23
(二)实验小说:1985-1988年24
(三)报告文学、纪实文学:1988-1989年28
三、“新时期文学十年”的视点29
第三节从形式到实质的认知31
一、新旧语言交织31
二、从人道主义到人道主义文学32
(一)人道主义根基32
(二)革命文学到人民文学,再到人道主义文学34
三、自我反省视点35
第二章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认知(二)39
节创作群体的认知39
一、新时期文学拉幕人刘心武39
(一)具有“哥伦布竖鸡蛋”意义的《班主任》40
(二)1990年代的创作突破42
(三)与《苦恼的青春》和《记忆》,以及《分界线》和《夏》的比较44
二、女性作家群体崛起46
(一)谌容的《人到中年》48
(二)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无字》49
(三)张抗抗《夏》中的青春52
(四)茹志鹃之女王安忆53
三、中国文学界的代表作家王蒙56
第二节创作题材的认知62
一、农村的变与不变62
二、突破爱和性的禁区63
(一)爱的禁区63
(二)性的突破64
三、社会百态探索67
第三节认知视角的转变71
一、从社会信息到文本价值71
二、从俯视到平视76
第三章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79
节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方法79
一、翻译学的研究方法79
(一)考据学式的翻译方法80
(二)集体共同研读翻译的形式81
二、史料思维的研究方法83
三、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国际性跨文学共同研究85
第二节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特点90
一、密切关注,及时反馈90
(一)同时期研究中国的传统90
(二)对《人民文学》等刊物的关注91
二、全面介绍,重点研究95
(一)研究领域广:从微型小说到SF小说,再到轻小说95
(二)关注中国特色文学领域:从电影文学到话剧,以及其他艺术形式100
(三)研究地域广:从中国大陆到中国台湾,再到中国香港109
(四)关注面广:从中国本土作家到海外华裔作家109
三、共享中国文学现场109
第四章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传播途径和面临的问题112
节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传播途径112
一、传统途径112
二、互联网时代的传播116
第二节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传播的困境118
一、出版销售问题118
二、翻译所面临的问题118
(一)语言和文化方面118
(二)中国小说发展方面120
三、边缘地带的译者121
第五章中国新时期文学东渡摆渡人(1)123
节日本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学者群体123
第二节第三代学者领军人物藤井省三128
一、中国学界从热到冷再回温的藤井研究128
二、藤井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和观点131
三、藤井关注中国现代文学的视角133
第三节中国“乡村文学”概念的提出者加藤三由纪136
第六章中国新时期文学东渡摆渡人(2)140
节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探索者坂井洋史140
一、为巴金辩护140
二、为中国摇滚乐正身144
三、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史研究方法的认识145
第二节从中国现代文学到东亚文化的研究者千野拓政148
一、史料思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148
二、比较文学研究视域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50
三、置身中国当下文学发生现场151
第三节中国新时期文学日本代言人饭塚容154
一、小说翻译研究成就154
二、戏剧翻译研究成就157
三、传播中介161
结论164
参考文献169
后记174
内容摘要
本书对日本学界“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概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考证,并考察了日本学者“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学研究范畴,通过梳理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群体发展脉络,提出日本学界已形成第四代学者群体的观点,指出四十余年日本学者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认知视角已发生变化,很为显著的变化是从通过文学作品获取中国社会信息到真正关注中国同时期文学的文本价值。此外,本书对日本学者“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特点予以重点分析,总结提出其研究方法为翻译学的方法、史料思维的研究方法,以及从实证研究入手运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影响分析方法并逐渐从靠前化视野上升到靠前性跨文化共同研究的方法。其方法具有实践意义,值得中国学者借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