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常识做教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回归常识做教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48 3.9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储朝晖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65500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201588760

上书时间2024-10-04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储朝晖,安徽岳西人。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暨学校史志分会理事长、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教育史研究》副主编,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专家委员会委员。
著有《中国教育再造》《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教育改革行知录》《中国幼儿教育忧思与行动》《中国教育六十年纪事与启思》《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等,主编《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0~6岁儿童养育专家全知道》《小学心灵教育教师用书》《中学心灵教育教师用书》等。

目录
序 面对教育的不完美
第一辑 最不能丢的是教育良知
教育如何令人“放心”
教育应补上敬畏生命这一堂课
及时兑现教师工资是政府的义务
教师“被慈善”说明什么
简政是师生减负的前提
破解择校热,应打破利益共同体
“替考事件”暴露惩治乏力法治缺位
消除教育腐败应依法治教
“红牌专业”产生的内在机理值得警惕
逃回“北上广”
地震后的三点建议
救灾是一种社会重建
免费教育和义务教育不能混为一谈
让法治阳光普照校园
第二辑 坚守教育的底线
比上学路更堵的是僵化的思想观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必须尊重人
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科学发展
惩戒之矛不得触及学生权利之盾
禁止老师参与奥数是迎风扬帆
男女平等,不等于无差别
封杀奥赛同样是非理性的
普通高中化债需厘清政府学校责权
“弑师案”显示师生心理距离达到警戒线
学校规模适度是责任的底线
教育经费管理存在多项问题,回应质疑制度亟须建立
频繁装修戳中教育经费投入漏洞
专业权力空虚致论文买卖有机可乘
需要从源头上消除代写论文的需求
第三辑 叩问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恶化
“入公热”只会推高“入园难”
公平是对所有人都有利的安全机制
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改善途径
走出教育公平的观念误区
择校费争议当止于公开可循的程序
规范教师补充利于教育均衡
多些实地调查,多些实质公平
稳定小升初,实现教育均衡的新起点
大城市就近入学成果还需再巩固
多校划片有利于教育均衡
就近入学条件不能层层加码
探索教育目标公平,实现人人教育平等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满足需求
义务教育公平的矛盾分析
教育均衡还要通过民意考核
“零择校”不是教育公平与均衡的终点
第四辑 教育需要情怀,更需要责任
培养公民是教育的重要责任
做人是最基本的教育
城市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关键在于取消“择校费”
每个人都有对教育的责任
应叫停校际不均衡而非个性化教学
教育问责也须落到实处
教育局长专业化是个真问题
该做且能做的事一刻也不能等
就读地高考应抓住关键系统推进
考务工作亟须还原专业主导
陶行知建设好政府的一次努力
全纳教育理念的适用与运作
追问灾区重建学校质量
第五辑 怎样破解乡村教育难题
乡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希望工程不断成长才有希望
改变乡村教育不能只打教师主意
解贫困地区师资荒可“特事特办”
保障尊严是给乡村教师的zui美礼物
重振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走简政之道
乡村学校建在村民心上才不会“空”
农村小规模学校亟须改善和发展
更好满足农村对教育的真实需求
第六辑 没有安全,教育无从谈起
对学生春游应摒弃“鸵鸟”思维
中国校车与美国校车有何不同
呵护学生安全出行不应止于警车护送
教师介绍学生打工蕴含高风险
学生信息安全隐患不是“小漏洞”
“演习变灾祸”暴露安全教育经验严重不足
想去野外冒险,请先评估风险
防范校园性侵须严格执法
如何使青少年免受网络欺凌?
保护儿童亟须提升父母监护能力
孤独症儿童教育保障体系亟待建立
“校车现象”敲击着教育的定势思维
加强校园安保并非长久之计
责任心是学生生命安全保障的基石
后记

内容摘要
储朝晖著的《回归常识做教育》围绕“教育良心”,从教育公平、教育底线、教育良知、教育责任、乡村教育、教育安全等六个方面,精选了教育名家储朝晖近十年在各主流教育媒体发表的教育观察、思考与锐评,既叩问教育现状,针砭时弊,又富有建言,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本书对于警醒教育从业者的教育良知,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序面对教育的不完美1981年秋天第一次知道陶行知,到屯溪的延安路看了他的生平事迹展览,便被他吸引了,此后写了首自勉打油诗:八一秋风撩醒思,志立教育造新世;抛却身边半根草,人类优教度此时。由此确定了自己“教育是我的职业,研究是我的生命,把教育办得更好是我的人生目标”的人生定位。自1983年开始作教育与社会调查,30多年来对教育实地调查、实践、思考,积累了太多的心里话。其实这些话或许都是常识,但没有这些经历和体验的人尚不知道这些常识。于是现实中的教育被各方面的压力挤得类似腌菜粑,既不好看,也不好吃,总是酸溜溜的,甚至对人的健康成长发展还有不小的伤害,但人们不得不把它放在嘴里嚼个不停,甚至还要被迫咽下去。到了知天命之年,这些心中的常识常被一些媒体约稿掏出来,但都比较零碎。多位出版人都跟我说:你何不将它们结集出版?可一直忙这忙那没时间做这件事。直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再敦促,才有这个“教育评辨”系列的集子出来。书中所收文章是最近十年来各媒体约写的稿子。这些文稿确实是我就所思考的问题写成,事先没有设计整体框架,但与教育的实际问题紧密扣合。将该系列取名“评辨”是由于所收文章基本采用了评论辨析的文体和表述方式,对现实教育各个方面有批判、鞭挞的意蕴,也有讲理、分析的成分。总体上我觉得中国教育经过近70年的“齐步走”,走得人们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独自去走路了,不会一个人依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迈开步子;近一二十年又以同一个起跑线为标准,让不少人产生“起跑线上的恐慌”,所有的人都想挤进同一个跑道赛跑。从遵从人的成长发展规律看,齐步走和所有人在一条跑道上跑步都不对。“散步”才是治愈中国诸多教育病的良方。因为散步是自由、自主地随意走,每人确定自己的目标,不按规定的路线和路程,自己选择时机和路程长短,这样每个人才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中国教育当下需要的正是每个人自主地迈出自己的脚步,以自己适合的速度、方式,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目标,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如何走,这样才能从根子上解决教育的各种问题。这个系列对每位教育当事人是清醒剂,从不同角度和路径构成解决教育问题的整体对策体系。中国当下的教育问题,就好比是一枚硬币,或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多面体,它的一面是各级政府,另一面是参与教育的民众,还有一面是媒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其中起着联络、反馈以及其他各种作用。当人们对政府的某些做法不满时,可以找到政府这些做法的民众基础、媒体的盲视、社会组织的无能;而当人们审视教育上的不当行为时,发现它又与体制以及政府的某些政策和做法相关,与政府管理者的素质相关,也与社会各方面的见识和发展水平相关。表面看来这些问题好像无解,其实这个解有多个方面,多个主体。这个系列就是基于这样的假定去从多个方面求解中国教育问题。每一位读者,每一个与教育相关的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选择、表达、参与改变当下不完美的教育,也都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和思考改变教育,改变自己的生活,乃至改变社会。如果这个社会有更多的人这样想,并身体力行地去做,那么教育和我们的生活就会一天天地好起来。储朝晖2017年于北京

媒体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