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朗族史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布朗族史话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62 3.8折 2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郗春嫒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86512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5元

货号1201301229

上书时间2024-07-05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郗春嫒,女,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法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学博士后。现就职于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教育与社区发展、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曾于2010年到美国杜大学政治科学系访学一年2012年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学一个月。近年来主持教育部课题、云南省社科规划课题、云南省教育厅课题、中央民族大学211研究项目、云南财经大学课题近10项,参与课题数项,公开发表文章20余篇。

目录

一 历史源流与人口分布
1.神话传说
2.史料记载
3.人口分布
二 生计方式与衣食住行
1.狩猎与采集
2.制茶与纺织
3.服饰与美食
4.民居与出行
三 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1.原始宗教
2.佛教信仰
3.节日庆典
4.日常礼俗
四 文学艺术与传承教育
1.民间文学
2.蜂桶鼓舞
3.布朗弹唱
4.传承教育
五 古迹胜景与风云人物
1.遗址文物
2.人文景观
3.历史人物
4.当代精英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内容摘要
布朗族是中国西南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其次散杂居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和云南省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思茅地区澜沧、墨江等县,在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属人口较少民族。
该民族有语言无文字,具有丰富的口传历史传统文化,从远古的兄妹成婚衍人类、汉代的哀牢人到今天的布朗人,从靠山吃山、狩猎采集、制茶织布到今天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从传统的“弹琴说爱”“击鼓传情”到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朗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郗春嫒主编的《布朗族史话/中国史话》用深入浅出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这一古老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及独特多彩的民族风情。

精彩内容
序 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居住着历史悠久、勤劳善良的布朗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布朗族总人口为136782人,属于人口较少民族(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规定,全国总人口30万以下民族属于人口较少民族)。我国的布朗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打洛、勐满、勐岗等乡镇,少量散居在双江、保山、施甸、昌宁、云县、镇康、永德、耿马、澜沧、墨江等市县,此外,景东、景谷、思茅、景洪、勐腊、南涧等市县的山区亦有少量分布。 布朗族的先民在先秦时为百濮的一支,汉晋时称濮,唐宋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布朗族自称“乌”,墨江、双江、云县、耿马等地的布朗族自称“阿瓦”或“瓦”,澜沧县文东乡的布朗族自称“翁拱”,镇康、景东的布朗族自称“乌”或“乌人”,思茅的布朗族自称“本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尔瓦两种方言。除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族语和汉语及其他杂居民族的语言。布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多数人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许多地区尚保留原始宗教,崇拜祖先图腾。 我国的布朗族多居住在滇西南澜沧江和怒江中下游两侧低纬度高海拔的半山区。一般分布在北纬25°以南的北回归线附近,处于海拔1500~2300米的山岳地带。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影响,气候随地势高低呈垂直变化,兼具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多种气候类型,而在同一地区高山河谷之间又形成独特的“立体气候”。 布朗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生长条件。在原始森林里生长着云杉、松、柏、香樟树、桉树等优质木材树种以及紫胶虫寄主植物、橡胶、各种竹类、柑橘类等经济林木;盛产野三七、龙胆草、麝香、鹿茸、贝母、何首乌、灵芝、三棵针、仙鹤草、茯苓等珍贵药用植物;雷九菌、灵芝菌等食用菌和胡椒、砂仁、草果等药材香料植物也是布朗族地区的特产。充足的雨量、温热的气候,使布朗族地区盛产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各种水果,如芒果、菠萝蜜、芭蕉、绣球果、香瓜、番石榴、番木瓜等,此外,还有橄榄、多依、鸡嗉子果等野生水果。布朗族山区的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铜、铁、煤、云母、大理石等。在莽莽的原始森林里栖息着金钱豹、云豹、绿孔雀、白鹇、原鸡、白腹锦鸡、红腹锦鸡、蜂猴、犀鸟等珍禽异兽。其中属于云南省一类保护动物的就有蜂猴、金钱豹、云豹、犀鸟等。 布朗族以种植旱稻、水稻、玉米、小麦为主,豆类、荞、土豆、芋头次之;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甘蔗、烟叶、麻类及各种蔬菜。自古以来,茶叶就是布朗族先民栽培的著名物产,布朗族所居之地是云南大叶种茶叶的主产区。时至今日,布朗族地区仍是“普洱茶”“勐库茶”的主要原料产地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布朗族地区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大体可分为两类地区:西双版纳勐海布朗山、西定和巴达一带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残余;临沧和思茅地区受汉族和其他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民族的影响,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布朗族地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布朗族人逐步开垦水田,兴修水利,变刀耕火种为精耕细作,变垦新弃旧为固定轮作,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布朗族地区的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普遍建立了小学,设立了卫生所及其他公共设施,群众的健康状况大为改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