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美文大观/周啸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美文大观/周啸天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5.66 4.1折 86 全新

库存4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啸天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32377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6元

货号1202892902

上书时间2024-06-28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苏洵子。仁

 

宗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因作

 

诗刺新法下御史狱,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

 

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

 

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谥文忠。作品有《东

 

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

 

等。苏东坡的魅力来自四个方面:一、在政治上,

 

苏东坡是一个原则性很强,不肯偷合取容的人;

 

二、在生活上,苏东坡是一个亲和力很强,富于

 

情调的人;三、在文艺上,苏东坡是一个天才,

 

一个无所不通的人;四、在事务上,苏东坡是一

 

个实干家,一个政绩卓著的人。分解如下。 

 

一 在政治上,苏东坡是一个原则性很强,不肯

 

偷合取容的人 

 

 

 

东坡青年时代在政治上颇具锐气,锐敏地感觉到宋

 

朝百年无事背后的危机,所谓“有治平之名无治平之实,

 

有可忧之势而无可忧之形”,“常患无财”,“常患无

 

兵”,“常患无吏”,认为在财政方面、国防方面、人

 

事方面,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从苏东坡在地方官任

 

上所表现的施政才能看,如果他担任执政大臣,一定是

 

非常务实、有所作为的。然而,不幸的是,他先后笼罩

 

在政治党争和两个大人物的阴影之中,始终未能走出阴影,

 

终身未能进入政权的核心。北宋朝廷的政治斗争,是新旧

 

党争。新党代表是王安石,旧党代表是司马光。苏东坡前

 

不合于王安石,后见嫉于司马光,所谓“既生瑜,何生亮”,

 

也是无奈。

 

 

 

 

 

 

 

 

 

 001

 

 

 

 

 

 

 

 

 

 

 

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主张颇具法家 政治色彩,为了对付来自北方的盘剥和威胁,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 书》中提出要以征诛(惩罚诛杀)的强制手段和激进措施推行改革, 相当超前。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有限的时代,想通过税收来增加财 政收入,必然制造矛盾,转嫁负担。王安石个性极强,史称“拗相公”。 连写诗都要和古人较劲:“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 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谢安墩二首》其一)梁代诗人 王籍《入若耶溪》诗云:“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安石偏反其 意而用之:“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钟山即事》)

 

苏东坡性虽随和,却绵里藏针,亦有个性。他主张通过渐进缓和 的办法来推行改革。陆游于《老学庵笔记》中载:“东坡《刑赏忠厚 之至论》用‘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圣俞为小试官,得之 以示欧阳公,公曰:‘此出何书?’圣俞曰:‘何须出处!’……及 揭榜,见东坡姓名,欧公曰:‘此郎必有所据,更恨吾辈不能记耳。’ 及谒谢,首问之,东坡亦对曰:‘何须出处!’与圣俞语合,公赏其 豪迈,太息不已。”

 

东坡与其弟于仁宗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后迭遭母、父之丧, 而两次暂时离开朝廷。神宗熙宁二年(1069)守父丧毕,即入京任职。 这时王安石变法开始了,由于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大,措施过于激进, 所以阻力很大。东坡有自己的见地。神宗召对,他答道:“求治不宜 太急,听言不宜太广,进人不可太锐。愿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 应之。”退朝后,又写下著名的《上神宗皇帝万言书》。王安石虽是 “宰相肚里能撑船”,后来与东坡私交不错,但政见不同。东坡因不 见容于新党,而请求外调,四年起,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和密州、徐 州、湖州的知州。他在到湖州谢表时写道:“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又有诗道:“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戏子由》)虽然暂时回避了直接的政争,却 暗中酝酿着文字之狱。

 

002 

 

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罢相,新旧党争逐渐演变为宗派的 倾轧和报复。神宗元丰二年(1079)东坡刚到湖州,御史台即搜集其 讽刺新法的诗句,并予逮捕,这就是所谓“乌台(御史台)诗案”。 当时追取之暴,据说是“东坡方视事,数吏直入厅事, (zuó)其袂曰: ‘御史中丞召。’东坡错愕而起,即步出郡署门。家人号泣出随之, 郡人为涕泣”(《萍洲可谈》)。东坡这时想到的,是真宗朝处士杨 朴被征召时,其妻所赠诗曰:“更无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见《东坡志林》)东坡在狱 中,由长子苏迈探监送饭。父子相约,平时送肉和菜,倘有消息不妙 时,就改送鱼。一次苏迈因事不能前往,由亲戚代送,不知所约,送 了鱼去,弄得东坡虚惊一场。神宗无意重处之,结果关了 130 天,处 分下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专为受处分的官员设置的虚衔), 交当地管制。

 

明冯梦龙编著的《警世通言》中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小说, 虽然是无稽之谈,却形象、曲折地反映了王安石和苏东坡之间恩恩怨 怨的关系。

 

宋神宗死,年仅 10 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临朝称制,用司马 光为相,废除新法,史称“哲宗元祐更化”。东坡亦应召回朝中,为 中书舍人兼侍读。宣仁太后很敬重他,尝宫中召对。东坡与司马光的 政见也不一致,当时朝官拉帮结派,有洛党(程颐为首)、朔党(司 马光为首)、蜀党(苏东坡为首)之分。东坡不赞成对新法作全盘否 定,主张“较量利害,参用所长”,并和司马光就免役法的存废问题, 展开激烈的论争,被旧党中人视为“王安石第二”。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苏东坡作为一代大文豪,诗词文俱佳,他的作品在他在世时就已驰名遐迩,广为传颂。《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美文大观》特邀国内知名诗词研究专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周啸天精心编选。作为以古体诗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人,周啸天编选的东坡诗词点评精准到位,对本书收录的东坡书法作品亦有精当评介,加之还间有历代大家对苏东坡诗词的评论资料,对读者更方便、更准确地理解和欣赏东坡诗词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周啸天,号欣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中心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所获其他奖项有《诗刊》首届诗词奖**名、第五届华夏诗词奖**名、2015诗词中国杰出贡献奖。



目录

 

 

 

 

 

 

 

 

 

 

 

 

 

 

 

 

 

 

 

002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 一首寄之 004

和子由渑池怀旧 005

王维吴道子画 007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 009

石苍舒醉墨堂 011

游金山寺 013

戏子由 016

傅尧俞济源草堂 017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02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录三) 021

望海楼晚景五首(录三) 023

夜泛西湖 024

吴中田妇叹 025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027

 

 

 

 

 

 

 

 

 

 

 

 

 

 

 

 

 

 

 

 

 

 

 

 

 

 

 

 

 

001

 

 

 

 

 

 

 

 

 

陌上花 030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录一) 063

     

新城道中二首 030

   

 

   

初到黄州 064

     

於潜女 033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

     

於潜僧绿筠轩 034

   

 

   

也 065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 036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

     

有美堂暴雨 036

   

 

   

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066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首(录二) 039

   

 

   

红梅三首(录一) 067

     

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 040

   

 

   

寒食雨二首 069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040

   

鱼蛮子 076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 042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077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录一) 046

   

 

   

南堂五首(录一) 078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录三) 047

   

 

   

洗儿戏作 078

     

祭常山回小猎 049

   

 

   

琴诗 079

     

寄黎眉州 050

   

 

   

东坡 080

     

和孔密州五绝(录一) 051

   

 

   

和秦太虚梅花 081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录一)

   

051

   

海棠 083

     

韩 马十四匹 052

   

 

   

别黄州 084

     

读孟郊诗二首 053

   

 

   

题西林壁 085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054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 谢,且遗二古铜剑 

     

百步洪二首(录一) 056

   

 

   

087

     

大风留金山两日 060

   

 

   

次荆公韵四绝(录一) 089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

002 副使,复用前韵二首 062

金山梦中作 089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录一) 090

 

003

 

 

 

 

 

 

 

 

 

 

 

 

书林逋诗后 091

登州海市 094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录一) 095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录一) 097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录一) 098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098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103

赠刘景文 105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录一) 106

淮上早发 107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108

荔支叹 108

食荔支二首(录一) 110

纵笔 111

纵笔三首(录一) 112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录 一) 112

汲江煎茶 113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录一) 114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17

自题金山画像 119

 

 

004

词 选

 

 

少年游 润州作 122

虞美人 湖山信是东南美 123

南乡子 送述古 124

江神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25

江神子 猎词 128

蝶恋花 密州上元 129

望江南 暮春 131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132

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135

浣溪沙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137

永遇乐 明月如霜 142

西江月 平山堂 143

南乡子 集句 144

浣溪沙 送梅庭老赴潞州学官 146

满江红 汉江西来 147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148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150

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 152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154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155

 

 

 

 

 

 

 

 

 

 

 

 

 

 

 

 

 

 

 

 

 

 

 

 

 

 

 

 

 

 

 

 

 

 

 

 

 

 

 

 

 

 

 

005

 

 

 

 

 

 

 

 

 

 

 

 

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 156

洞仙歌 冰肌玉骨 157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60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163

满庭芳 三十三年 164

水调歌头 快哉亭作 166

鹧鸪天 东坡谪黄州时作此词,真本藏林子敬家 168

满庭芳 归去来兮 170

定风波 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171

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 174

贺新郎 夏景 175

如梦令 有寄 176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177

木兰花令 霜余已失长淮阔 178

蝶恋花 春景 179

临江仙 一别都门三改火 182

青玉案 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 183

减字木兰花 立春 185

文 选

 

 

黠鼠赋 188

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 189

上梅直讲书 193

南行前集叙 195

留侯论 197

喜雨亭记 201

凌虚台记 205

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208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210

题赵 屏风与可竹 210

亡妻王氏墓志铭 211

跋文与可墨竹 213

祭欧阳文忠公文 214

记欧阳公论文 216 超然台记 217

日喻 220

放鹤亭记 222

文与可画 谷偃竹记 225

 

 

 

006

 

 

 

 

 

 

 

 

 

 

画水记 229

与章子厚 233

与范子丰 233

二红饭 235

方山子传 236

赤壁赋 238

后赤壁赋 244

书临皋亭 246

书清泉寺词 247

书渊明诗 248

记承天夜游 249

与李公择 252

记游定惠院 253

石钟山记 255

猪肉颂 259

书黄子思诗集后 260

书吴道子画后 262

范文正公文集叙 263

记石塔长老答问 266

李若之布气 267

刘沈认屐 269

潮州韩文公庙碑 270

008 书《孟德传》后 273

书若逵所书经后 274

记游松风亭 275

记游白水岩 276

与参寥子 277

书《东皋子传》后 278

书《归去来辞》赠契顺 280

记岭南竹 284

与王庠 285

与程秀才 287

试笔自书 288

书上元夜游 289

与元老侄孙 290

书柳子厚《牛赋》后 292

书舟中作字 293

与谢民师推官书 294 附录 宋史 苏轼传 297

 

 

 

 

 

 

 

 

 

 

 

 

 

 

 

 

 

 

 

 

 

 

 

 

 

 

 

 

 

 

 

 

 

 

 

 

 

 

 

 

 

 

 

009

 


【前言】

主编推荐

在政治上,苏东坡是一个原则性很强,不肯偷合取容的人
在生活上,苏东坡是一个亲和力很强,极有情调的人
在文艺上,苏东坡是一个天才,一个无所不通的人
在事务上,苏东坡是一个实干家,一个政绩卓著的人
从“老夫聊发少年狂”到“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从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于苏东坡的作品中寻找他的生命印迹。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