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 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年) 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 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年) 上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8.99 5.0折 118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费正清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113201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118元

货号1202300442

上书时间2024-06-28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有名历史学家,美国很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外交官、政策顾问。主要代表著作有1948年初版并经多次修订的《美国与中国》,与英国历史学家崔瑞德共同主编的多卷本《剑桥中国史》,与赖肖尔合著的《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以及临终前交付出版的《中国新史》。

目录
部分中国没做好与西方打交道的准备

章中国对西方的回应

1842-1854年间的历史语境

中国社会的特质及其对西方的回应

中国对西方人的“夷人”观念

对欧洲国家认知的混乱

真正交流的匮乏

有关“夷”的知识

王朝衰落与西方入侵的互动

第二章朝贡与贸易增长

“夷狄”在中华帝国里的角色

朝贡制度的理论依据

朝贡礼仪

朝贡制度的功能

朝贡贸易

贸易令朝贡黯然失色

第三章清朝政策与广州体系

满洲在中国的地位

满人早期的外交政策

清朝广州政策的背景

广州体系的演变

官方收益与中央政策

第二部分个条约的签订:1842-1843年

第四章鸦片和广州体系的崩溃

东印度公司的衰落

私营贸易的起源

鸦片贸易的兴起

中国沿海的鸦片

中国官员的纵容

内部视角下的早期沿海贸易

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精神

第五章鸦片战争:1840-1842年

中国的禁烟运动

英国在危机中的表现

林则徐和威廉·渣甸的对抗

第六章满人外交与1842年《南京条约》

1842年清廷的恐惧

议和的决定

钦差大臣耆英

开启和谈之路

和谈中的满汉一方

条约协定的缺憾

第七章耆英的妥协政策

耆英的责任感

友好政策的实施

第八章1843年条约的签订

协定关税与过境税的博弈

关税谈判

《通商章程》

1843年《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香港的商业地位

英国的航行牌照

香港的华人

条约税则的实施

第九章1843年鸦片问题的解决

英国鸦片贸易的建立

双边监管原则

霍普船长的鲁莽行动

中国的反应

璞鼎查的计划与安排

鸦片问题的非官方解决

第三部分条约履行1843-1845年

第十章通商口岸和英国领事

通商口岸居住区

英国的领事馆职员

语言问题

领事人员和他们的健康

通讯及经费

英国领事的对华策略

第十一章中国接触西方后的应对

新的“夷务专家”

林则徐、魏源的外交政策

对西方宗教的审视

中国的战后防御计划

耆英的随员

上海的“夷务”问题

“最惠国原则”:中美、中法条约

第十二章条约在新通商口岸的应用问题

领事馆问题

条约适用问题

牙行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的影响

对外国人游历和狩猎的限制

英国对其他国家侨民的控制问题

英国对英籍华人的控制

早期的苦力贸易

作为英国人随从的广东人

第十三章鸦片问题的实际解决

英国在通商口岸对鸦片贸易的打击

贸易的双重体系

香港与鸦片接驳点

清朝的禁烟政策

1847年的金门湾劫掠

第十四章广州体系的重组

条约体系下的行商与粤海关监督

关税与粤海关监督

清朝海关对通商口岸的管理

配额制的运转

内容摘要
本书首先考察了传统中国的外交模式“朝贡体系”及其在广州的应用。接下来讨论了鸦片战争以及批不平等条约的适用过程。1845年至1851年间,新的条约体系遭遇挫折,清朝方面竭力条约中承认的特权,而外国人也在尽力为他们获得额外的好处。1850年至1854年间,上海的状况极为混乱。随着外国海关税务司的很终确立,条约体系开始复苏。本书并未沿用当时流行的帝国主义观点,指出1842年至1860年间的新条约体系意味着清朝开始接受与外国人“共享治权”的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通商口岸和外国海关税务司成为中西“共治”的合作者。

主编推荐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作者利用中国、日本和西方的文献资料,为我们拼接出近代历史很复杂的图景之一。费正清的这一研究,比其他任何能想到的著作都要具体。他详细阐释了西方和中国不同的传统,如何促成了1860年通商口岸的很终形成。在过去,这一题目只能从西方文献中寻求答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