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清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清流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63 2.9折 49.8 全新

库存1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兆骞 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53273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1433294

上书时间2024-06-21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汪兆骞,196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1979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历任编辑、编审、《当代》副主编兼《文学故事报》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记忆飘逝》《当代很好小说选析》《张骞传》《侃爷王朔》《春明门内客》等小说、评论集、散文、传记等。 主编过的文集包括:“金蔷薇散文名家新作文库”(新华出版社,刘心武、张炜、蒋子龙、铁凝、张抗抗等名家);“中国当代文学大家随笔文丛”(中国海关出版社,蒋子龙、张贤亮、张抗抗、刘心武、邵燕祥、柯云路等名家);“当代有名作家美文书系”(中国文史出版社,莫言、蒋子龙、周大新、柯云路、肖复兴等名家)。

目录
第一章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为谁万里御风行”——胡适以非官方身份出访欧美五十一天,作五十六次演说
“燕山柳色太凄迷”——躲在苦雨斋观望的周作人
“云何色殷红”——弘一大师“为护法故,不怕炮弹”
“让诗人的声音像高射炮一样”——郭沫若、田汉参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
第二章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
“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胡适就任中国驻美大使首战告捷
“中国的甘地”梁漱溟赴延安访
“为全节概而免祸累”——陈寅恪在香港宁死不事倭督和汪伪
周扬、冯雪峰、徐懋庸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第三章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一生真伪有谁知”——方圆、冰炭集于一身的周作人
“忽而普罗,忽而民主,忽而民族”——写得一手漂亮小说的变节文人张资平
“孤岛”中的张爱玲、苏青和邵洵美
第四章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
巴金说,“其实我并不理解他”——抗日战争中的茅盾
“聊报国家于万一”——张恨水改写抗战小说
“血若停流定是灰”——老舍别妇抛雏,走上抗战征程
现在是一切对外的时候——“对政治一向有兴趣”的文人梁实秋
第五章民国三十年(1941年)
《长河》是抗战文学精彩的收获之一——沈从文在西南联大
“我想就是‘不苟’二字”——从日记中看“不苟”的爱国文人吴宓
被史学家忽略的文学批评家——因毛公鼎改变人生的叶公超
文学批评的一股理性冷峻之风——施蛰存的文艺批评
“君看白发诵经者,半是宫中歌舞人”——尺长白髯飘飞的冯友兰
第六章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
“搞到不让他吃公粮”——萧军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萧红从荒原走向世界
“坐近一点嘛,明年不要再写《三八节有感》”——丁玲是座谈会重要人物
王实味、吴奚如的冤案
受邀请而不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狂人”高长虹
“一手攥笔杆,一手握驴鞭”的作家——赵树理的小说是《讲话》后的重要收获
第七章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
“一腔热血,爱国不敢后人”——郑振铎在沦陷的上海抢救珍贵典籍
“敢言敢怒见精神”——雄视阔步于各种压迫下的马寅初
“白者嫌其已赤,赤者嫌其太白”——郁达夫的抗战生涯
“相濡以沫沫成海”——珍视友谊并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年代留下几个真实镜头的叶圣陶、李劼人等

内容摘要
汪兆骞著的《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系民国大师们的集体传记系列之四。
本书沿袭《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民国清流3:大师们的中兴时代》的风格,承接前三部的历史阶段(1917年至1936年),呈现出1937年至1945年八年抗战时期悲壮而惨烈的文化景观。
七七事变之后,国难当头,民国知识分子自觉站在统一战线的大旗下,演绎了一部壮烈激越的抗战史诗。无论是在国统区、解放区,还是在沦陷区,抑或上海的“孤岛”,“民族”“救亡”的主流都激起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让抗战时期的文化思想界少见统一。胡适、郁达夫、老舍、沈从文、梁漱溟、茅盾、张恨水、闻一多、郑振铎、马寅初、陈寅恪、吴宓、赵树理、丁玲、萧军等,做着他们认为文人应当做的事情,在抗日救国的路上披肝沥胆,以各自的姿态,演绎着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与担当。
作者不囿于故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书写被遮蔽的历史,刻画真实生动而丰富的人物命运,立体式地彰显了民国大师们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