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7.49 3.4折 79.8 全新

库存1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士青 等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94245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8元

货号1203113523

上书时间2024-06-01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士青,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华中科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法理学教研室主任、法理学学科负责人,研究方向集中在人权与法治理论以及科技法基础理论等方面;系湖北省“首届十大中青年法学家”之一,兼任湖北省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发表独撰、合撰论文90多篇,出版独撰学术著作8部、独撰教材3部、参编国家精品课程教材1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和其他各类项目13项,获得湖北省第五届和第六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中国法治论坛优秀论文奖、华中地区优秀教材奖、学校教学质量奖、中部崛起法治论坛优秀论文奖、湖北省人大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目录
导论(1)

一、研究缘起(1)

二、研究现状概览(4)

三、基于法治主义进路开展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6)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8)

五、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9)

第一章 国家统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

一、国家统一的法律之维(12)

二、维护国家统一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

三、以“一国两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国家统一(34)

四、完善《反分裂国家法》,依法打击分裂国家行为(44)

五、本章小结(51)

第二章 民族和谐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2)

一、民族和谐的理论渊源(52)

二、中华民族和谐是近现代中国人的殷切期盼——以规范性文件为分析范例(58)

三、实现中华民族共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诉求(63)

四、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促进中华民族和谐(68)

五、本章小结(80)

第三章 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2)

一、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理论诠释(83)

二、中华文化的基本形态与主要特征(89)

三、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内容(97)

四、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基本路径(103)

五、本章小结(109)

第四章 共享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11)

一、从共享发展到各民族共享发展(111)

二、各民族共享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119)

三、各民族共享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不平衡(129)

四、各民族共享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134)

五、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以夯实各民族共享发展的根基(138)

六、本章小结(151)

第五章 良法善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52)

一、良法善治是法治观念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发展(153)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良法善治为基石(164)

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良法善治的宪法依据(174)

四、明确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良法善治的具体路径(182)

五、本章小结(196)

结语(198)

参考文献(200)

后记(206)

内容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书是华中科技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研究” 的结项成果。本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运用概念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进行研究,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价值依据和实践路径。

主编推荐
本书是作者承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研究” (2020WKZX003)的结项成果。本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运用概念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进行研究,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价值依据和实践路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