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树人:从故事到课程 大夏书系
  • 立德树人:从故事到课程 大夏书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立德树人:从故事到课程 大夏书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78 4.4折 49.8 全新

库存2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燎原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33953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2796116

上书时间2024-05-27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谱写言语生命的诗意
2007年,我调任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本书简称“晋江一中”)校长。晋江,即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总结、提炼出来的“晋江经验”的发源地,隶属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世界遗产城市、别称刺桐城的泉州。
晋江一中创办于1952年,地处市区的石鼓山。来到这里之前,我先后在乡镇学校金山中学、侨声中学当校长。这次调任,可谓“进城赶考”。当时,学校处于历史低谷,亟待开启新征程,重写石鼓志。
8月14日,我发表了就职演说,提出“看起点、比进步、论贡献”的评价原则,引导教师正确、客观地评价与自我评价,提振办学士气,激发奋斗精神。由是,2007年成为“士气提升年”。
2008年,是“制度建设年”。基于新的社会大势和教育大局,我们确立了“学生第一”为晋江一中的办学理念,以重建学校文化,培育核心力量。我主持制定了《教师教学绩效考核方案》等规章,推行教师发展性激励评价机制;主持推出《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手册》等规章,以“优点单”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培养学习、成长信心。这一年,我应邀到华东师范大学讲学。我以“撬动学生成长的杠杆”为题,阐述了自己的教育实践与思考,并参与了相关的对话活动。
2009年,是“质量提升年”。我们以复办初中为契机,转变观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课程结构改革,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内强素质,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以德立校,结合“书香校园”建设和“文化故事”系列活动,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0年,是“系统治校年”。我担任校长之后的首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取得重大突破;晋江市副市长夜访学校,对我们的办学成效予以充分肯定。这一年,我厘清、提炼、确立了一套“治校话语系统”:一是学生发展话语系统,即“三会三自”“三会三高”;二是教师教学话语系统,即“三问三解”“三进三出”;三是学校建设话语系统,即“五校五园”。一系列明晰的概念和通俗易懂的话语,贯通了师生生活,关联了教育教学,获得了广泛认同,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并不断创生新的概念、新的话语。我的教育梦想也由此而更加清晰。
2011年,是“教育品牌年”。我们提出培养“负责任、有作为”的现代公民之目标,进一步细化“学生第一”的内涵,实施“五项管理”机制。“五项管理”即心态管理、目标管理、行动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积极创建“省德育先进学校”,深化素质教育,确保教学质量走在同类学校前列;提升办学品位,彰显“一中”特色,打造“一中”品牌,努力把晋江一中打造成特色学校和品牌学校。
2012年,是“校庆文化年”。为迎接建校60周年,校友、校董捐赠5000万元;校园“九大工程”改造投入1.3亿元,改建6万多平方米,扩容近40亩,三大校门分别命名为“北大门”“清华门”“南开门”。发掘、梳理、整合“石鼓文化”,创办“石鼓讲坛”和“石鼓小报”,为教师创造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阵地;集思广益,组织命名“石鼓十景”,丰富校园景观的教育内涵并使之体系化;编辑出版文化故事丛书“石鼓山的故事”共6册,强化文化认同,凝结共同记忆。
2013年,是“联合办学年”。晋江一中和晋江市华侨中学组成教育联盟,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管理模式。两校齐心协力,整合资源,问题教学推动,教研活动互动,团队活动启动,各个合作项目不断深化,办学成效广受赞誉。
2014年,是“书屋活动年”。当年“世界读书日”前夕,我们从大教育观出发,以大语文观为坐标,发起了“设立家庭书屋”的倡议,并做好顶层设计,具体落实“十个一”,即一间书屋、一个书架、一张书桌、一盏台灯、一批藏书、一种命名、一句格言、一篇故事、一次读书讨论会、一场主题读书交流会。“十个一”涉及学生个人、学生家庭、班级、学校等各个层面,聚力“书香学子”,联动“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会”,在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内容、新活力的同时,也服务于社区家风建设和城市文化建设。
2015年,是“学科哲学年”。基于对学科品质和教学质量的追求,我们开始探索、实践“学科哲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强调学科思维,追问学科本质,培养复活学科知识的能力和贯通不同学科的知识网络的能力,学会跨学科学习,形成一定的学科思维方法和学科素养。
2016年,是“哲学治校年”。我们在“学科哲学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哲学治校”,即以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优化、提升学校管理,聚焦“六校”(改革创新示范校、学科哲学样板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学生实践活动先进校、信息技术示范校、教育管理联盟校)建设,形成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校立方”。五年后的2021年,以“哲学治校”为主题和主线的拙著《建一所有哲学追求的学校》,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7年和2018年,是“示范评估年”。我们坚定了“哲学治校”办学理念,提升了管理效益;优化了“学科哲学”实施机制,促进了教学相长。2017年12月,学校以“99 3”的全省最高分通过了“示范高中建设校”的评估验收。
2018年2月,承办福建省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培训班活动;5月,迎来教育 部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评估组的调研。科研成果“高中学科哲学建设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先后获得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延续历年来的优良表现,2018年高考,总平均分居晋江市第一,提升率居同类校第一;文理科600分以上合计81人(考生683人),占晋江市的25%,其中,一名学生取得了泉州市理科第一名的佳绩。这一年,我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师月刊》上,发表了自认为比较重要的文章《建一所有哲学追求的学校》。
2019年是“校亲助力发展年”,2020年是“线上线下夺标年”,2021年是“文明校园创建年”,它们既呼应着不同的年度发展主题,又延续着“学生第一”、立德树人的时代命题。这几年,学校高考质量继续稳居泉州市前列:2019年,725名考生中,600分以上87人,本一上线率突破70%(71.8%);6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2020年,698名考生中,有222名被“双一流”院校录取。2021年,成绩同样喜人,665名考生中,600分以上139人,212人被“双一流”院校录取,其中3人进入清华、北大,2人被香港大学录取,另有2人分别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纽约大学录取。
一年一“年”,并非各自为政,而是相互贯通,逐步拓展、深化、提升,让立德树人之树愈来愈枝繁叶茂。仿若水到渠则成,就像春暖花即开,于我们而言,高考成绩正是这棵教育之树结出来的果实。果实很饱满,很甜蜜,叶间、枝头更有无数风光。所以我觉得,教育力即生命力,反之亦然。
2022年,我们迎来建校70周年的日子,于是,“鼓春校庆提质年”成为新的年度主旋律:“鼓春”是70周年庆典的主题,“鼓春”即鼓舞春之期许、鼓动春之想象、鼓劲春之播种、鼓乐春之飞翔;“提质”是70周年庆典的目标,是新一轮发展的基础,是优化现有资源、凝聚更多力量的动能。又一批学子,为学校贡献了“成长大礼包”。这一年,700人参加高考,学校取得了历史性的“大丰收”:物理方向有5人进入省前100名,历史方向有4人进入省前50名,合计9人,位居全省第五;186人超600分,特控线上线率物理方向84.77%、历史方向69.23%;包括进入清华、北大的7人在内,共有313人被“双一流”院校录取。
学校是什么?学校除了是师生学习、成长的场所,还是校园里每一个人知识共享、精神互惠、生命交往的地方。什么是学校?学校因为拥有家庭、社区所无法替代的能量场和专业性力量而成为学校。学校贡献什么?学校作为教育(学术、文明)共同体,让社会福祉变得更加完整、公平、可持续。
近几年,晋江一中先后获得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教育 部教育信息化试点校等15 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晋江一中、华侨中学、中远学校联合办学成效显著,“一中联盟”已然形成,各种立德树人的经验、方法、工具不断涌现,日益丰富,得到《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福建教育》《泉州晚报》《晋江经济报》等各级各类媒体的持续关注。
先哲柏拉图说:“……只有科学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地管理自我,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去开创新的人生。”于我而言,这是很好的提醒和激励。我任职晋江一中,已经15年。这是我的教育之路上非同寻常的15年:我的教育理想,有了更肥沃的扎根的土壤和更有力的实现的抓手;我的教育经验,有了进一步的总结、提炼,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逻辑框架和话语体系;尤其是,我的教育人生,因为得以和一中的同事们相伴成长,得以和一批批的一中学子共筑未来,得以和世界各地的一中校亲们同心圆梦,而更具意义,更有勃勃生机。
不管是出版的专著,还是发表的文章,我都曾以“建一所有哲学追求的学校”为题。在办学理念上,它由“学生第一”概览;在课堂教学上,它由“学科哲学”落实;在学校活动中,它由“文化故事”叙说。这些年,我的教育理想就在其中展开,我的教育经验就在其中凝聚,我的教育人生就在其中显明。
初心不变,使命长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担当愈来愈明确、坚定。不管是发展中的问题、改革中的困惑,还是解决问题后的成果结晶、走出困惑后的思想升华,都会转化为前行路上的新路标、新动力。我将不懈追求,不负岁月,以爱为笔,以智慧为墨,更好地擘画石鼓图,书写石鼓志。

 

陈燎原
记于晋江石鼓山,时2022年国庆期间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晋江的经济社会发展被视为继深圳模式、苏南模式等之后的一个奇迹,被命名为“晋江经验”,它不仅是晋江的经验,也是福建省、我国东南沿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和成果。作为“晋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晋江教育经验”愈来愈受关注。本书聚焦晋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晋江一中的“故事教育学”,分为“立德树人与文化故事”“文化故事的教育涟漪”“素养梯度与文化故事”“立德树人视野下的抗疫课程”四辑。



作者简介

陈燎原,生于1969年,福建晋江人,中学特级教师。晋江市教育 局党组成员,晋江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晋江市华侨中学校长,福建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第十三届福建省人民政府特约督学,福建省“十三五”中学名校长。曾获评省优秀教师、省中小学优秀校长、全国高中骨干校长,获省“五一”劳动奖章。提出“学生第一”办学理念,首倡实践“学科哲学”,所主持的“高中‘学科哲学’建设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等课题获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著有《建一所有哲学追求的学校》一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


【媒体评论】

学校是什么?学校除了是师生学习、成长的场所,还是校园里每一个人知识共享、精神互惠、生命交往的地方。什么是学校?学校因为拥有家庭、社区所无法替代的能量场和专业性力量而成为学校。学校贡献什么?学校作为教育(学术、文明)共同体,让社会福祉变得更加完整、公平、可持续。(陈燎原)



目录

第一辑 立德树人与文化故事
晋江一中的文化故事,根植于真实的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校园生活,有丰富的细节和深刻的情思。文字记录之,口头讲述之,多媒体展示之,是为“文”;具有感染人、启发人、教化人的特点和功能,是为“化”——故称之为“文化故事”。
文化故事的内涵与价值 /003
为什么是文化故事 /003
从文化故事到故事文化 /006
讲文化故事,促校风建设 /010
文化故事为什么可以育人 /015
文化故事在立德树人中的展开 /022
有教育梦想就有好故事 /022
我们不一样 /034

第二辑 文化故事的教育涟漪
十多年来,晋江一中人人讲述文化故事,时时分享文化故事。一阵阵文化故事的涟漪,荡漾于晋江一中优美的教育之水面,并参与到晋江教育发展和“晋江经验”的汹涌大潮中。
赞赏:教职工文化故事 /043
行走在路上的教研 /043
石鼓山上的胡子大哥 /045
绿叶的故事 /046
咱的老头 /048
石鼓山上的大“师” /050
讲述:学生文化故事 /054
每日两讲 /054
“国旗下讲话” /060
母校:校亲文化故事 /065
利郎:从中国走向世界
——记晋江一中首届校董会发起人王冬星 /065
“安踏体育”上市操盘手
——记晋江一中首届校董会发起人赖世贤 /068
一路成长,感谢有你 /071
用心·爱心·细心 /072
晋江一中校车服务专线 /073
学科:课堂文化故事 /076
语文:苏轼快吃粗涩面条 /076
数学:更多的“期望” /078
政治:电车难题 /080
历史:英国的国王和首相 /084
地理:小岩浆的童话 /086
生物:发现促胰液素 /089
音乐:为什么命名为《二泉映月》 /093
管理:校务委员文化故事 /096
整个高三复习备考的“根”在学校 /096
我和祝正勇老师 /098
“我们已经好久没有营业了” /100
五项管理 /101
2018,高中毕业典礼 /103
没有小事,都是大事 /105
一个空座位 /106
最后一位 /108
一节洗脸课 /109

第三辑 素养梯度与文化故事
晋江一中将素养梯度目标的实施与文化故事进行课程整合,建立素养梯度目标达成的评价体系,引导和鼓励学生书写素养梯度目标达成过程中的文化故事,记录自己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节点和主要事件。
素养梯度目标的意义与实施 /115
素养梯度目标的内容阐释 /115
素养梯度目标的课程体系 /117
素养梯度目标的实践活动 /118
素养梯度目标的文化故事 /121
初一 热情与态度:书房的故事,家风的故事 /121
初二 目标与守则:班风的故事,学风的故事 /124
初三 涵养与眼量:大楼的故事,素养的故事 /127
高一 人格与修养:榜样的故事,晋江人的故事 /129
高二 抱负与价值观:价值观的故事,学科的故事 /132
高三 信仰与情操:信仰的故事,石鼓山的故事 /135

第四辑 立德树人视野下的抗疫课程
“防控绷住劲,教学精准劲。”晋江一中严格遵循立德树人的目标与任务要求,精选优质资源,精心编制课程,努力将新冠肺炎疫情对办学、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稳住学生的学习质量这个基本盘,既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又保证线下线上教学的有序衔接。
居家创美 /141
课程方案 疫情期间,创造美好的家庭生活 /141
成果例举1 书山有路,食海无涯 /143
成果例举2 非常时期的我 /145
天佑中华 /147
课程方案 疫情未退…… /147
成果例举1 最美的隔离——给战疫妈妈的信 /150
成果例举2 延迟开学,不延迟我的成长 /154
白云祭 /155
课程方案 清明云上祭 /155
成果例举1 那开满山头的刺桐花 /157
成果例举2 我心清明 /158
劳动工具 /160
课程方案 我与工具 /160
成果例举1 我当小茶农 /162
成果例举2 文火慢炖一辈子 /164
学党史·访家史 /166
课程方案 叩响历史的回声 /166
成果例举1 璀璨的铀花 /168
成果例举2 我不是王融生 /170
成果例举3 我的外公 /173
圆圆的中秋 /176
课程方案 创意度中秋 /176
成果例举1 串戏 /177
成果例举2 新“六一居士” /182
成果例举3 学生,亦是匠人 /185


【前言】

主编推荐

探索名校教育管理

1. 晋江一中校长陈燎原全新力作。
2. 从立德树人的角度,集中呈现十多年来,在讲述和创造学校故事、教师故事、学生故事、家长故事、校友故事等方面的理念、策略、方法,回答为什么“故事”是一种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
3. 多视角呈现,阐述全面,讲述生动,情感真挚。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