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的浪漫:2022中国杂文精选 太阳鸟文学年选全新改版 二十五年,以文学见证时代,与读者共同经
  • 中国人的浪漫:2022中国杂文精选 太阳鸟文学年选全新改版 二十五年,以文学见证时代,与读者共同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人的浪漫:2022中国杂文精选 太阳鸟文学年选全新改版 二十五年,以文学见证时代,与读者共同经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5.59 4.4折 58 全新

库存3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阎晶明 主编,李建永 分卷主编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106683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2793630

上书时间2024-05-27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雷霆走精锐◎ 李建永一什么是杂文?杂文是诗的政论,政论的诗。首先具有诗性,然后政论才有意义。所谓诗性,强调的是美感与文学性;所谓政论,注重的是理性与逻辑性。诗性是杂文的根本属性。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即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观点。今天,以“兴观群怨”来概括、衡量杂文的特点和功能,仍然十分恰贴而准确。“兴”给人以联想与启发,“观”可以让人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人生,“群”使人“和而不流”“凝心聚力”(批评是为了团结,治病更是为了救人),“怨”则体现了杂文的本质精神——批判性。在所有的文体中,只有杂文是必须具有针对性、批判性、斗争性与战斗性的,这也是杂文的属性与规定性。故杂文家在操笔为文之始,就得面对论敌乃至“敌人”抑或“假想敌”。杂文不怕有杀气和杀伤力——就怕没有,而杂文家更无须吞吐嗫嚅忸怩支吾活像一个三孙子!杂文笔法,多与兵法相同。兵法讲,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俗话也说,话不毒,人不服。又说,恨病吃苦药。讽刺,是杂文创作最主要的笔法;讽刺,也是一剂“醒人”的良药。可以说,没有讽刺,也就无所谓杂文。讽刺与赞美,笼统地看,似乎都是个修辞的问题;然而,赞美容易使人“发晕”,讽刺却能使人清醒。讽刺是一面明镜,人们可以从中照见自己有缺憾的颜容。二时评是对时事所作的独特评判,但时评不是简单的“表态文章”。好时评应当是有见解、有深度、有美感、切中时弊的“酷评”,好时评自然也是好杂文。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叶,时评突然间蹿红,以致“萝卜快了不洗泥”。那时时评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给它总结了一句话,叫“千里眼与万金油”。所谓“千里眼”,是站得不高看得“远”,对自己周边的人和事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身边小有“头脸”者,亦不敢开罪,但对“外面世界”,都敢横挑鼻子竖挑眼。所谓“万金油”,就是什么都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无不通晓,对于每一个新出现的问题,不管有无研究,都敢踊跃“表态”——至于“态”之高下优劣倒在其次,关键是“表”,为了混个脸儿熟。不过愚以为,对于杂文家来说,“敢说”固然需要,然而“说得好”尤为重要。杂文属于文学范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艺术最忌讳简单重复。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浅白化简单性复制的杂文,我叫它“克隆杂文”。据科学家讲,克隆是以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复制。“克隆杂文”完全符合这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复制。“克隆杂文”满篇复制着古人如何说,洋人如何说,“我的朋友”如何说,就是没有自己如何说。二是无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性格即杂文。而“克隆杂文”却彻底地模糊了性别与性格,既看不出是男人还是女人写的,也看不出是张三或者李四作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三是繁殖。“克隆杂文”既复制他人,也复制自己,交叉感染,互相“克隆”,故繁殖起来特别快。材料丰盈、手段娴熟的“克隆杂文家”,一天即可制作好几篇。不过,“克隆杂文”不能算杂文,严格地讲,它离“文字垃圾”更近一些。我用老杜名句“雷霆走精锐”来概括杂文的特点,是因为“雷霆”代表力度,“精锐”代表美感,力度是思想的力度、批判的力度,美感是精金之美、阳刚之美——不管是思想也好、批判也罢,都需要借助美的形式来实现,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关键的是一个“走”字,它是从“雷霆”抵达“精锐”的必由之路,既融汇了作者的思想、激情、胆识和才学,也包含着选材、立论、开掘、创新以及“天机云锦用在我”“意匠惨淡经营中”的整个创作过程。的确,美是力量,批判是力量,思想也是力量;好杂文是批判的武器,是思想的雕塑,是立论的美文。三古人尝言,大文章源出“五经”。杂文,虽然看上去块头小了点,但却是“浓缩了的精华”,完全可以配得上“大文章”三个字。那么,追根溯源,杂文出自哪里?西汉扬雄《法言?寡见》主张“说理者莫辩乎《春秋》”,故侧重“立论”的杂文当源自《春秋》吧。司马迁讲过:“《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说得直白一点,《易》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即从本质联系到现象;而《春秋》则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即从现象联系到本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很多经典的杂文,不正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联系到本质的吗?譬如,鲁迅的《二丑艺术》、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艾青的《画鸟的猎人》、黄裳的《雄谈》、萧乾的《“上”人回家》,等等。一个健康的社会,须有哲学的牵引,历史的反思,文化的批判。杂文是社会“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因而杂文要敢于直面世象,发出真声。真是艺术的生命,也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好的杂文,必然蕴含着深刻而独到的思想和见解。而且,好的杂文,辛辣,幽默,形象,概括,精炼,耐读,有张力,有血性,令人常读常新,永不餍足。好杂文不仅今天可以读,今年可以读,而且十年二十年甚至数百年以后,仍然可以读出味道以及成色来。好杂文是一件艺术品。四接手选编《2022中国杂文精选》这项重任,自知能力有限,只好以勤来补拙,尽管时间较为仓促,然亦尽心尽力。本集在编辑体例上,第一辑相对集中于青年话题和热点问题,这一部分从文体上偏重于时评,但属于既“敢说”又“说得好”的时评;第二辑体量较大,注重于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之类,其中不少篇什,观点新颖,知识丰赡,颇值得品赏;最后一辑侧重于理性思辨、侧重于形而上思考,同时又富于知性之美、思想之美,乃思与诗深度融合类杂文。总而言之,无论是“敢说”又“说得好”的时评,还是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以及思与诗深度融合的杂文,都是议中有叙,叙中有议,观点鲜明,思想高蹈,鞭恶扬善,向上向美的好杂文。由于《2022中国杂文精选》是年选,所选文章时域限于一年之内,故所谓“精选”只是年内之选。然而,令编者欣喜的是,虽属年选,亦不失为精选。希望读者能够喜欢。


【书摘与插画】

年轻人的“油腻感”从何而来◎ 刘巍巍“萝莉脸,魔鬼心”“年龄不大,套路不少”……过去常被用于形容中年群体的“油腻感”一词,近年来逐渐向低龄人群扩展。甚至一些○○后也开始吐槽,不少同龄人已经变得“油里油气”。部分青年八面玲珑、世故老到的“油腻”背后,是面对社会竞争压力的主动妥协,还是精致利己主义下的自我迷失?“油腻危机”跨越年龄、跨越性别“爱搬弄是非的人,即使年纪轻轻也会生出一张油腻嘴脸。”江苏南京一位资深媒体人说,“在午餐时间或者上班无聊的空当,总有那么几位同事在论人是非,谁谁谁是关系户、谁谁谁工资奖金多少、谁对谁态度暧昧……嘴碎,爱打探别人家长里短,像个大‘油田’。”一些老成世故的年轻人,亦被蒙上油腻的阴影。白领“悄咪咪”说,单位一位刚步出校门的大学生,“叼着小烟、背着油头,讲话老练粗放,领导一个眼神,马上会意,领导一个话头,立刻马屁送上,流露出浓浓的社会人气息”还有一种讨好型人格群体,无论别人让他做什么事,他都说“行、好”,随便答应别人要求,私底下却又怨气很大、抱怨不止。这种不敢拒绝、不敢得罪人的态度,同样散发着油腻感。“你跟她刚认识,就叫你‘亲爱的’,还会很自然地跟你手挽手,这种突如其来的热情让人害怕。”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韩雯静说。人的油腻感与年龄没有必然的联系。当下,世故的社交套路呈现低龄化趋势,以讨好别人作为自己处事立场而萌生油腻倾向的年轻人与日俱增。他们智商高、反应快、善于表演、懂得配合,利用社交达到自己的目的。身在江湖,身不“油”己?“油腻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难以准确界定,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形象上由饮食过量、应酬变多、形体发福导致的外在油腻;另一种是内在油腻,因性格、价值观引起,看起来滑头、精明、世故。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些年轻人身上挥之不去的“油腻感”?对利益的精确算计,是走向油腻的开端。行事前先权衡能否为自己带来利益,如果有好处,会想尽一切办法占有,包括运用华丽的言语、阿谀奉承及其他不同寻常的手段;在得到利益后,则会千方百计地掩饰或者用漂亮的外衣去包装。“他们利用自己的高情商、高智商,寻找着社会秩序中存在的漏洞,用高超的人际手段以最小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走捷径达到目的。”韩雯静说,久而久之,功利虚伪的假自我凝固成一个油腻的外壳。虚荣,是酝酿油腻的催化剂。一些年轻人在虚荣心的操纵下,失去了当初清纯通透的模样,身上开始散发出庸俗市侩的气息,比如看似“凡尔赛”的晒房、晒车、晒包、炫富、“炫父”等,凡事皆要得到最好的方才罢休。苏州一位外企高管潘捷认为,生活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虚荣心,我们要控制好它,不能任其滋长。当一个人眼里只有自己时,眼神会变得浑浊,目光会变得贪婪,行为会变得油腻。当然,这种虚荣的催化剂与社会的价值导向偏差有着密切关联:如果自身的价值,不得不依附于一些外在条件才能被看见,年轻人自然会学着使用这种狭隘的评价方式,并将之推而广之。简约在手,油腻赶走处心积虑、步步为营,累的是自己的心,失掉的是生命所赐予的纯粹与可爱。有人说,人最好的状态是,脸上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三五岁,心理比实际年龄成熟三五岁。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人,内心越是丰富;反之内心空虚,才要装出一脸世故。很多看起来云淡风轻、不油腻的人,并不是傻白甜,而是内心丰盈干净,没必要装模作样地讨好别人。知世故而不世故、懂世故而不沾染世故,是一种成熟而高级的善良。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保守干净的语言和安静的微笑,不搬弄是非,不论断别人,会自带一种最难得、最朴实的通透感和高贵感。不要停止学习、阅读和成长。保持阅读习惯和好奇心的人,会越来越脱俗,越来越优雅。再青春靓丽的外表,如果没有内在智慧和底蕴的支撑,很容易让人乏味;没有精神世界的人,只能从家长里短中找寄托,在琐碎的庸常里刷存在感。时尚界常会提及一个万能公式——Less is More,同样适用于社会交往中,意即“简约在手,油腻赶走”。如果自身不擅长社交,也不必如临大敌,那就在生活中把人际圈子变小、变简单,在工作成绩、精神修养上往上提,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纯粹的状态。



 
 
 
 

商品简介

《中国人的浪漫:2022中国杂文精选》是太阳鸟文学年选系列丛书中的一种。已连续出版25年的太阳鸟文学年选历经市场考验,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与好评。为适应图书市场的变化,同时也考虑到丛书选文风格多样化的需求,2022年选本从主编到书名都做了较大调整。《2022中国杂文精选》选取包括俞敏洪的《高考,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骆玉明的《大坏蛋和小坏蛋》、林少华《文言文有用还是没用》、林贤治《沉默也是一种声音》等近80篇2022年发表于各重要文学刊物上的杂文作品,既关注青年话题与热点问题,也注重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之类的话题,海纳百川,包罗万象。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与研究。著有《独白与对话》《我愿小说气势如虹》《鲁迅还在》《鲁迅与陈西滢》《须仰视才见——从鲁迅到五四》《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这样的鲁迅》等十余种。编选出版《鲁迅箴言新编》《鲁迅演讲集》等。曾获冯牧文学奖、花地文学榜金奖等。

分卷主编李建永,笔名南牧马,杂文家,散文家,民俗文化学者。山西山阴人氏,现居北京,从业媒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杂文、散文及文化随笔集《说江湖》《说风流》《母亲词典》《中国杂文·李建永集》《我从〈大地〉走来》《园有棘——李建永杂文自选集》等。



目录

第一辑003 网络时代的小孩们 秦文君007 恐婚,一种悠久的文学传统 苗 炜014 读懂“‘○○后’整顿职场”这个“梗” 逯海涛017 年轻人的“油腻感”从何而来 刘巍巍021 精致露营,玩腻了没? 贾静晗024 压岁钱与“财商教育” 然 玉027 年纪轻轻,说话怎么“乙里乙气” 白简简030 不必太在意朋友圈里的“晒” 蒋 萌033 “二舅”为什么能治愈我们 徐 晨036 “摸鱼”理论 青 丝039 这样的评语,在如今的《家校联系册》上恐怕很难看到了 郁 土042 多一些“现实主义”,少一些“现实题材”标榜 韩浩月045 高考,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俞敏洪049 好好说话,也是一种服务水平 杨 悦051 “薅羊毛”也要守规矩 维 辰053 “真香”与“塌房” 阿 蒙055 做自我的雕刻师 舒辉波059 钱有什么用? 张建云061 环视教材的正面、侧面和背面 丁以绣第二辑067 就差一点点儿 蒋子龙071 断簪与侘寂 桂 涛073 你了解自己吗? 刘荒田076 废话训练 吴玲瑶079 扯淡碑前说“扯淡” 王瑞来083 蛇蝎与鲜花 尤 今086 瓦伦达心态与蝜蝂之累 齐世明089 虚幻的美味 李国文093 脆弱的朝珠 肖复兴096 曹操的两位夫人 张 婕101 更要善读“无字”之书 秦德君104 大坏蛋和小坏蛋 骆玉明109 油炸鬼的头面以及其他 胡竹峰112 《围城》中的“酿醋术” 韩石山115 外祖母的智慧 郁喆隽117 贾岛的“剑客”精神 陈大新120 氍毹之恨 王俊良123 难解“杯中味” 司马牛125 “穷”与“达”与“隐” 顾 农128 无聊的“细节” 司马心130 特权与侥幸心理 张 希132 体肥与心肥 满 观134 鲁仲连之识 郑殿兴137 淡可解浓 关 巍139 渡人?渡己 张燕峰141 如此“挑剔”为哪般 赵 畅144 向前走和走在前 石 兵146 “帽子谈” 方 闵148 以貌取人,圣人也有遗憾 于国鹏154 谁道“未老莫还乡” 汤世杰158 信用的三维立体动能 刘云生161 略说志业、事业与职业 胡晓明167 一次失败的阅读表演 郭祯田170 名片碎碎念 查理森174 中秋应节戏的变迁 陈 均178 王敦的唾壶 曲建文181 煎字服 高自发183 芦苇的勇气——读书三题 李 荣194 找准定位 陈启银197 越笨越聪明 王 伟200 服饰与城市的相互塑造 沈嘉禄203 钱锺书读中西“对牛弹琴” 杨建民206 在古诗词中知人论世 方笑一208 寒号虫 戴美帝210 方正尺度 吴海涛第三辑215 中国人的浪漫 韩少功221 说不尽的阿Q 陈漱渝224 又一次人文主义的觉醒 张锦枝229 说尊严 云 德234 远看鲁迅 蒋元明236 风的声音 孙道荣240 向善而行,权衡与选择的智慧 朱国平243 文言文有用还是没用 林少华246 沉默也是一种声音 林贤治250 “三不负”主义 唐翼明254 惑与祸——读《狼三则》所想到的 陈章联257 好文章,大抵是逼出来的 卞毓方260 书法与骨气 钱德年264 名与实 陈 锋269 读书的方法论 喻 军


【前言】

主编推荐

二十五年的坚持与努力,“太阳鸟”文学年选丛书以文学见证时代,通过编选者的视角,以更发人深思的方式表现生活,与读者共同经历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平凡和不平凡,以它纯正的、沉稳的文学姿态,累积成了一个数千万字的小型文库,留存下时代变迁中文学作品的印痕。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