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史料集(宁波商人研究丛书)
  • 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史料集(宁波商人研究丛书)
  • 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史料集(宁波商人研究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史料集(宁波商人研究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1.56 4.2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竺士性 编著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32659715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2792359

上书时间2024-05-27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总序一
近代上海的宁波商帮崛起之逻辑
近代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经济中心,更是一个移民城市,曾被称为“客帮垄断的舞台”。在上海的众多移民中,宁波移民群体占有最为引人注目的地位,也可以说是最成功的移民群体。首先宁波移民中商帮群体数量庞大,清末已达40余万,20世纪20年代后几达百万之谱,b产生了众多的著名工商经济界人物,其中有不少的所谓“大王”,如“五金大王”叶澄衷、“火柴大王”刘鸿生、“医药大王”项松茂等,在各自行业中都成为顶尖的头面人物。在代表上海工商业者利益的团体组织中,宁波人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1902年成立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此后历经改组为上海商务总会和上海市总商会,从创立开始到1929年总商会被改组的27年间,共换届18次,其中宁波籍的严信厚、李厚佑、周金箴、朱葆三、宋汉章、虞洽卿、傅筱庵7人共14次当选总理(会长),总任职年限达23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段时期内,上海20多个客籍商帮人数总和中,宁波帮人数占到七成,广东帮约占一成,其他各帮合占两成。近代宁波商人之所以能在上海崛起与成功,三大因素为其他商帮不突出或不具备。首先是宁波商帮在上海建立了强大的以地缘、血缘和业缘为中心的同乡组织,能够有效地发挥组织、动员和有成效的活动,这些活动反过来进一步使得宁波商帮成员更加团结,也更有活力和实力。其次是在经济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了金融的力量和作用,使金融成为工商企业的有力后盾,彼此间又相互渗透和互助共同发展。第三是依靠上海位居中西交汇的地利之变,充分发挥引进、吸收进而创新的经济后发优势,在自身成功的同时也推动了上海和中国的发展。这些因素的综合和相互影响相互推动,是宁波商人在近代上海取得明显成功的前提和保障。以下分而述之。


【书摘与插画】

 
 
 
 

商品简介

本书收集整理了抗日战争期间由爱国实业家竺梅先夫妇创办的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的相关史料,全书共分三编,包括报刊资料、档案文献、院童追忆,真实还原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竺梅先夫妇为挽救、培育战争灾童付出的辛苦和努力,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全书资料翔实,与回忆文章一一印证,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的参考资料,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竺士性,上海市人,祖籍宁波奉化,中共党员,计算机工程师。上海造纸公司总师室、总经理办公室计算机室主任,上海开伦造纸印刷集团公司党政办公室主管工程师,兼中华职业工商进修学院计算机教研室主任。
其祖父竺梅先是中国现代民族造纸工业的先驱人物和著名实业家。叔叔竺培国为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而英勇牺牲,被追授为“爱民模范”,革命烈士.伯伯竺培风是中美空军混合联队(前身即飞虎队)的抗战飞行员。退休后致力于搜集整理祖父竺梅先及家族英烈的事迹资料,在《新民周刊》《档案春秋》《党史纵横》《上海滩》《炎黄春秋》《联合时报》等国内外十多份刊物上发表了追忆文章,2018年撰写出版了《匹夫虽微,兴亡有责——竺梅先传》一书。



目录

 总序一 / 朱荫贵 …………………………………………1
总序二 / 李 瑊 …………………………………………1
编著说明 …………………………………………………1
上编 报刊资料
创办至入院(1938年)……………………………………………………… 3
 中外绅商发起创设国际灾童收容所 …………………………………… 3
 中外绅商发起创办国际灾童教养院 …………………………………… 5
 筹备国际灾童教养院 …………………………………………………… 7
 横溪泰清寺设立国际难童教养院 ……………………………………… 8
 灾童教养院 设驻沪办事处 难童可往登记 ………………………… 8
 国际灾童教养院 在沪招难童 ………………………………………… 9
 国际灾童教养院在奉化泰清寺成立 …………………………………… 9
 谋福轮载难童驶甬 …………………………………………………… 10
 谋福轮今日开甬 装载货物并运送难童 …………………………… 11
 谋福轮经特准 昨载灾童直放宁波 ………………………………… 12
 谋福轮驶甬 专载灾童 ……………………………………………… 12
 沪灾童三百余人昨搭谋福轮抵甬 …………………………………… 13
 第二批灾童即将迁甬教养 …………………………………………… 14
 国际二批灾童即将出发 ……………………………………………… 15
 第二批国际灾童昨验体格竣事 月底遣送赴甬管教 ……………… 15
 国际灾童教养院二批难童赴浙 ……………………………………… 16
 国际灾童二批出发展期 ……………………………………………… 17
下略


【前言】

主编推荐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爱国实业家竺梅先毅然融入了中国人民抗战的洪流。上海沦陷后,他目睹“菜色鹑衣,伶仃载道”的灾童,创办了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竺梅先夫妇把养育六百灾童,当作自己要责无旁贷地完成的时代赋予的使命。教养院教养兼施,实行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院童们将教养院当作温馨的大家庭,视竺梅先夫妇为再生父母。在战火纷飞、生命无常的岁月,为了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复兴,竺梅先夫妇以“坚守不渝,未尝变易”的信念和执着,呕心沥血,毁家纾难,实践了“匹夫虽微,兴亡有责,绵力所及,倾倒不辞”的誓言。
竺梅先夫妇拯救养育的六百灾童,历经人生历程,没有人辜负“下之使其立身,上之乃能报国”的期望,他们以在教养院铸就的健康向上的思想品行,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为抗击侵略者冲锋陷阵,为国家、为社会效劳,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导和骨干。2014年7月7日,有两位老战士和习近平主席一起,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那位新四军老战士焦润坤就是六百灾童之一。
编著者将收集到的国际灾童教养院档案史料,原始资料和海峡两岸昔日院童代表的回忆文章,汇编成本书,以帮助读者了解那段历史的真相。在对每一份资料内容进行了探究和查证的基础上,编著者附上了解读,既是对资料内容的理解,也便于阅读者审视。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