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住 集合住宅与居住模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集·住 集合住宅与居住模式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0.11 5.9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理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52275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2198147

上书时间2024-05-26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壹 集合住宅

1 集合住宅的源起与分类

1.1 集合住宅的源起

1.2 集合住宅的分类

1.3 “住宅”与“集合”

2 集合住宅——日本

2.1 住宅类型

2.2 同润会集合住宅

2.3 集住供给与分类

2.4 军舰岛

3 现代集合住宅的产生

3.1 集住开端

3.2 早期集合住宅的几种类型

4 现代集合住宅的普及与发展

4.1 现代集合住宅的萌芽

4.2 建筑师的探索

4.3 现代集合住宅的传播

4.3.1 集合住宅的形式

4.3.2 德国

4.3.3 法国

4.3.4 英国

4.3.5 意大利

4.3.6 奥地利

4.3.7 荷兰

4.3.8 美国

4.4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贡献

4.5 国际组织的作用

4.6 现代集合住宅的变化

贰 集住的乌托邦

1 乌托邦源起

2 集住衍变

2.1 “合作居住”的居住模式

2.2 “合作居住”的特点

2.3 “合作居住”的空间布局

2.4 “合作居住”的发展

3 合作建房——日本

3.1 日本“合作居住”的源起

3.2 日本合作建房的类型

3.3 日本合作建房的特点

3.4 日本合作建房的案例

4 集住中国

5 中国合作建房

叁 集住的突围

1 类型聚焦

1.1 聚焦的方向

1.2 中国的集住实践

1.2.1 城市的扩张

1.2.2 住区的开发

1.2.3 住区的营造

2 模式转变

后记

内容摘要
集合住宅仍然是当今时代中的主流住宅建设类型,集住群居也依然是当下的主流居住模式。然而在集合住宅批量化建设的背景下,在建设制度、建造方式、开发形式、居住类型、社会关系等诸多要素的影响下,集合住宅的建设模式很难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受到城市化突飞猛进增长的持续影响,集合住宅的建设量已经成为衡量能否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满足量化产出、迎合城市化进程为依托的城市集合住宅建设势必就会带来诸如:住宅设计形式单一化、住宅市场供给方式的垄断化、因邻里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所带来的住户之间关系的冷漠化以及住房空置率过高等问题。伴随着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与讨论,笔者也对这样的集住模式提出了一些疑问:这样的居住模式真的能接近满足人们对于居住这一特殊功能的需求吗?会不会有适合新时代发展的新型居住模式呢?如果有,什么样的居住模式既能满足新时代居住者们的生活需求,又能颠覆现有复制式的居住单元模式呢?人口基数如此之大的城市化潮流中,怎样才能突破现有居住条件而尝试新的集合住宅建造模式呢?趋于饱和的城市集合住宅建设是否真的可能完**型居住模式的转变?面对这些疑惑,对于新型居住建设模式以及住宅建筑设计方式的可行性问题应该从何入手才能找到未知的答案?在湖南省关山镇“关山偃月”的设计建造项目中,尝试了以居民合作参与为主的集合住宅建造模式,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对集合住宅的设计与建造给予了新的定义。通过设计实践,获得了一些对于新型集合住宅居住和建设模式的感悟,并开始对合作居住展开研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