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物对对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好物对对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31 2.6折 3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骆亭伶 等 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21258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1201517327

上书时间2024-05-24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骆亭伶:把采访当成旅行的文字记者。觉得采访是忠实的聆听,写稿像角色扮演,在两者间捕捉光辉与幽暗的细节,人生的可苦可乐。
苏惠昭:资历自由撰稿人,文字散见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各媒体。靠着采访人物搜集精采生命故事并从中窃取人生智慧,滋养平凡平淡生活。
陈淑华:资历文字工作者。曾任《经典杂志》与《大地地理杂志》撰述及采访召集人。着有《岛屿的餐桌》、《彰化小食记》等。曾获金鼎奖、中时开卷美好生活书奖。
黄采薇:资历旅游记者,现为独立文字工作者,《旅读中国》等两岸媒体特约撰述。
黄丽如:资历旅游写手,任职于媒体。着有《酒途的告白》、《极南》、《醒来,在地球的一个角落》等。个人部落格:「享乐游牧民族」。
游惠玲:自由文字工作者,曾任《商业周刊》《alive》资历撰述。
沈岱桦:自由编辑、企划,也写一些字,喜欢从土地种出来的生活。给自己的学习是如何用有意思的编辑语言,让更多人关注生活风土,因此和插画家王春子独立出版刊物《风土痣》。
林宥任:资历杂志书籍项目摄影暨策展人。作品广见《乡间小路》、《亲子天下》等。个人摄影展:我爱猫(高雄驳二)、通往职人的道路(台北蘑菇)等。

目录

倾听生活与工艺的美好交会
香云纱
温柔坚持造就慢时尚
如此美好的生活
天然染
在使用中感受美好
顺着天赋跳舞
布衣
工艺让我想要好好生活
叛逆的布衣禅士
蔺草编
为台湾地区的工艺找出路
既是物之用,也是心之用
棉麻编织
单纯,才有丰富的可能
回归纯粹,巧手钩织美丽人生
刺绣
从传统出发,打造台味时尚
刺绣是我一生的事业
金工
把设计做大,让台湾地区变得更好
热情又坚定,捍卫手作精神
皮革
重新定义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破边,成就不规则的美
附录
与好物相遇

内容摘要
翻开骆亭伶著的《好物对对论.手感衣饰》,建筑设计者安郁茜生动地描述了洪丽芬的香云纱作品在工艺与时尚舞台的独特与很好,又从各种细节一一解说分析,甚至身体力行,亲自示范演绎香云纱服装的日常穿搭。工艺精神能够如此贴身感受,让人一读难忘。接着来到洪丽芬工作室,在充满创新与实验精神的工作场所里,名扬靠前的服装大师分享她如何在香云纱这块传统布料上提炼出新的工艺做法,加以创新运用在丝、棉、蕾丝等不同的材质上,再将东方的开阔线条融合西方的塑形裁剪,终于创作出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风格,成就Sophie HONG品牌的历程。她步步足迹娓娓道来,让人宛如亲历。

精彩内容
倾听生活与工艺的美好交会在全球化时代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工艺正逐渐朝着高度个性化、地域化与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传统工艺,并加入现代设计思维理念,从而引领生活新风潮,增进普通民众对于工艺美学的认知,提升大众的生活品味,是目前台湾地区工艺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台湾地区的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就希望能通过系列专书的出版,表达对台湾地区的工艺寻根热情的回应,期待从人物、技艺、历史演绎、地区特色、优质产物等不同角度出发,发掘背后动人的故事与不同的生命体验,并借由这些生活工艺品材美工巧的实际案例,分享创作职人与生活家的智慧经验,鼓励更多的民众认识“工艺的台湾地区”,发现原来在我们生长的各角落曾经发生或是持续发生的这些“手感经济”的轨迹。这次我们特别与远流出版公司合作,共同策划了《好物对对论:生活器物》与《好物对对论:手感衣饰》这组小书,以呼应柳宗悦关于“工艺之道”的论述:“只有实际在生活中使用的才是美的器物。”以有趣的对对论概念切入,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带出“物”之美,再从6 好物对对论:手感衣饰物的鉴赏,带到“创作现场”,见证工艺职人的创作过程。优秀的报道者化身为工艺鉴赏之旅的带路人,以好物为媒,以故事为饵,引领大家穿梭于各种美学现场,读者不但可从中见识到许多生活家精彩的用物观念,也可培养自我的品位,还可以一次领略多位台湾地区工艺创作职人的艺术信念与创作历程。可以说,这是一套贴近生活、活泼又有趣的工艺鉴赏入门书。打开《好物对对论:生活器物》,我们看到中国台湾地区器物研究家廖宝秀在她斜对着台北故宫博物院至德园的茶室窗前,用陈念舟设计的银壶泡茶待客。在扑鼻茶香中,啜着甘甜茶汤,一边细赏美器,一边听她聊起历代银器的历史,谈及与陈念舟相识的过程和鉴赏作品的细节,以及她独到的“器由心生”的美学见地……让人格外感受到文人相交的美好投契。接着来到银壶创作家陈念舟与夫人舞蹈家林丽珍的永和居所。空旷的木质地板一隅有着榻榻米茶席,创作家拿起桌几上的银壶一一细述,从造型创意,材料严择,到工序如何的繁复,以及蕴含其中的需反复斟酌的各项科学原理,都真正印证了廖宝秀所言:“美不只是欣赏,还必须与生活实地扣合,只有使用方便,美感底蕴深厚,才能令人反复摩挲品赏玩味。”翻开《好物对对论:手感衣饰》,建筑设计者安郁茜生动地描述了洪丽芬的香云纱作品在工艺与时尚舞台的独特与卓越,又从各种细节一一解说分析,甚至身体力行,亲自示范演绎香云纱服装的日常穿搭。工艺精神能够如此贴身感受,让人一读难忘。接着来到洪丽芬工作室,在充满创新与实验精神的工作场所里,名扬国际的服装大师分享她如何在香云纱这块传统布料上提炼出新的工艺做法,加以创新运用在丝、棉、蕾丝等不同的材质上,再将东方的开阔线条融合西方的塑形裁剪,终于创作出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风格,成就Sophie HONG 品牌的历程。她步步足迹娓娓道来,让人宛如亲历。7序 倾听生活与工艺的美好交会这两册书共涵盖十五种工艺领域,三十位名家达人的专访,除了生活家与工艺家的对对论,还有设计师与工艺师的对话,两代工艺创作人的经验分享、思想激荡,以及不同领域工艺创作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每一组故事都非常精彩。我们希望,通过倾听生活与工艺的美好交会经验,让大家愿意慢下脚步,静心经营生活,也许就从一只茶杯和一条手工染就的丝巾开始,关注珍惜台湾地区本土的工艺好物,同时支持鼓励背后默默用心耕耘的工艺创作人及整个产业链,这也将是台湾地区走出自己的美学风格,重新在世界找到立足点的重要力量所在。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主任许耿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