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代士人生活掠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历代士人生活掠影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43 4.9折 42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毕宝魁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42048

出版时间2016-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1324349

上书时间2024-05-24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毕宝魁,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辽宁省唐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论语精评真解》、《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奸谋·奸行·奸祸》(该书在台湾地区出版时改名为《中国十八大奸臣》)、《东北古代文学概览》、《移祚兵枭——朱温》、《新注花间集》、《唐诗三百首译注评》、《宋词三百首译注评》、《官场倾陷》、《王维传》、《李商隐传》、《韩孟诗派研究》、《李清照》等。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其著作22本,美国哈佛大学东方学院燕京图书馆收藏其著作11本。

目录
孔子教学生涯始末
孔子弟子数量与年龄结构
子路之死
经济学家和外交家子贡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
庄子的生存智慧
中国第一个律师——名家邓析
墨翟智斗鲁班
战国士人大表演
指挥楚汉如旋蓬的郦食其
第一个提出“逆取顺守”的士人
一言兴邦的盖公
洛阳才子贾谊
壁里藏书的伏生
和野猪搏斗的辕固生
善于权变的叔孙通
辉煌盛世的歌手——司马相如
发愤著书的太史公
东汉前期两名隐士的生活样态
领导的两位大名士
东汉后期士人的鲜血
“竹林七贤”名称之由来
穷途而哭与青白眼
疾恶如仇的嵇康
清谈、饮酒与放诞
奢靡狂与吝啬鬼
怕老婆的士人
贾谧与“二十四友”
“心远地自偏”的诗化人生
隋代大儒王通与他的弟弟
盛唐三大诗人王维、李白、杜甫比较谈
唐代士人的道教情缘
唐代士人的佛教情缘
从柳宗元的婚姻状态看唐代士人的婚恋观
唐代士人与妓女
唐代士人的饮酒与赌博
唐代士人著文赚钱
锐意变法的改革家王安石
长于史学的司马光
苏轼的家庭与婚恋
蒙古建国初期的文明教师——耶律楚材
为拯救灾民而献身的张养浩
浩气永存的“东林党人”
士人一生最荣耀的时刻
考中状元的主客观因素
宝塔尖上的士人
新版后记

内容摘要
毕宝魁所著的《中国历代士人生活掠影》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写来,以正史为主,兼采野史稗乘,笔记小说,诗词文赋,既概述士人的精神风貌,又记载他们的生活样态;既有某一时代士人群体的总体描绘,又详述了个别士人的具体形态,将严谨的学术研究成果包裹在有趣的阐释和叙述中。知识准确可靠,可作为学术著作来阅读引证;而语言生动简明,趣味性强,又能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吸收丰富的知识。

精彩内容
“士人”是“士”的现代称谓。“士”是中国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个特殊阶层,随着历史的演进,“士”的内涵也不断产生变化。
“士”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出现的。究竟在什么时代才有“士”不好确定,但从文献资料看,在殷商时便有类似士之职能的人。进入周朝,士已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比较活跃的一个阶层。开始时,士的属性是贵族的最低等级,他们虽没有自己领地,但有从主人那里得到的一定的田地,可以过比较体面的生活。
《左传·昭公七年》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四,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2048页上)非常清楚地道出了士在当时社会等级中所处的位置。十个等级中,前四个是贵族,后六个是奴隶,士正是贵族中的最末一位。
《国语·晋语四》中说:“大夫食邑,士食田”,说的是士在经济生活中的等级,即大夫有自己的采邑,士有自己的田地。采邑包括上面的人和一切资源,田只是土地,但已足以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
春秋时期,作为贵族和庶民之间等级的士,日益获得独立的品质。他们一部分人有自己的土地田园,一部分人成为卿大夫的家臣,基本靠俸禄生活。如果我们宏观来看待当时人们在社会中之地位和谋生手段的话,似乎可以这样看:贵族中的上层靠权利吃饭,奴隶靠力气吃饭,士靠本事吃饭。
所谓的本事从大的角度来划分,可分“文”“武”两个方面,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便是武士,而孔子则属于文士。为了获取职业和地位,获取更高的俸禄,士人们便纷纷求学,学习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孔子能够开始进行私人教育的社会原因。
这样,士阶层的文化修养逐渐提升。到了春秋战国之交,即孔子生活后期,士的身份便悄悄由末等贵族转化为知识阶层。人们不再考虑该人的贵族身份,只看其社会角色。这时对于士之身份的要求,对于所谓知识的要求,也很宽泛,包括各种知识和技能。
孔子和弟子们多次谈论士的问题。子贡曾经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作士,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贡又问:“敢问其次?”孔子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子贡再问:“敢问其次。”孔子再答:“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毕宝魁著《论语镜铨》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年5月版318页)
曾子对士提出严格要求,他说:“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同前187页)概括说,有知识,有才能,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者便可称为士。最后一点最主要,即一定要有关心天下,关心时局,关心百姓的仁者情怀,否则,知识再多也不可以称作士。这当是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士的基本认识。
社会等级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处在奴隶地位的人只要获取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技能便可以摘掉奴隶的枷锁而进入士的行列。于是,士的队伍逐渐扩大起来。到战国时期,由于一些有眼光、有势力的大贵族纷纷网罗士人,即所谓的养士,著名的战国四公子每人养士都在三千以上,比其稍晚的吕不韦也有门客三千多人。其他贵族也各自有自己的“士”,这样,士便成为当时最具有活力的自由职业者。
苏东坡在《战国任侠论》文中描述春秋战国养士风气时说: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稽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东坡文钞上》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5168页)
可以看出,春秋战国之间的士,正在由末等贵族向知识阶层过渡,是最有活力的群体,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尤其是政治舞台上,奔波于诸侯家国之间,穿梭于贵族豪门之际,摇唇鼓舌,鸡鸣狗盗,到处都有他们活动的身影。仿佛是麻将中的会,可以充当任何角色,有他便好和牌。
周赧王五十七年(前258),以赵国首都邯郸为主要舞台,以魏国首都大梁、楚国首都寿春、秦国首都咸阳为分会场,以秦兵攻打邯郸为主要线索,以士为主角,曾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大戏,不用作任何的虚构和夸张,只要能够真实再现当时的历史事件,便一定会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士的内涵又发生变化,基本上成为儒生的代名词。以后的历史,基本上是儒学统治的历史,故士人的头衔基本上属于儒家学派的学者们。魏晋南北朝时有所改变,随着儒家学说一统天下局面的被打破,道家思想兴盛起来,佛教也趁机而入,借助玄学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界被专讲清谈的玄学家们所垄断,出现了正始名士、竹林名士等,这些人无疑都是地地道道的士人,我们的笔触当然也要指向他们。
隋唐时代,士人的范围则更加缩小,专指那些哲学社会科学者及文人。如果划定范围的话,基本是指科举出身的人和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以后的历史时期里,范围基本如此。
《士人生活掠影》是我非常喜欢的选题,十分感谢王凯旋君将这样好的选题交我来写。全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写来,对于士人心态、生活状态丰富多彩时期则多用笔墨,反之从简。既要考虑士人的精神风貌,也要顾及士人的生活样态,并将宏观眼光与微观细描结合起来,将某一时代的总体风貌和个别士人的具体形态结合起来,既见树木,也见森林。并考虑读者的阅读兴趣,尽量采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严谨的学术研究成果包裹在有趣的阐释和叙述中。即努力做到:知识准确可靠,完全可以作为学术著作来阅读引证;语言生动简明,趣味性较强,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准确丰富的文化知识。
本书之材料,以正史为主,兼采野史稗乘,笔记小说,诗词文赋。在写作先秦时期的士人时,我几乎重新阅读一遍《诸子集成》。《论语》、《庄子》等自不必说,《吕氏春秋》、《颜氏家训》、《新语》等不被重视之书吾也未轻易放过。
当我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仿佛在与一位位先哲对话,在聆听先哲们的睿智的演说,在与他们探讨问题,经常会心会意,虽未“欣然忘食”,亦常常沉浸在深深的思索中,似乎有许多新的感悟,心情为之愉悦,精神为之解脱。对于各家思想的得与失,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然后再把这些体会融会到叙述阐释中,以此求得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即将完成此书时,适逢东北大学负责素质教育课程的同志请我在下学期为其讲授中文方面的素质教育课,我在本校也曾开设过多次跨学科素质教育选修课、跨校跨学科素质教育选修课,于是便萌生一个想法,即开设中国古代士人心态与生活方面的选修课,使学生了解古代士人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积极入世,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可贵精神。
孔子汲汲奔波于列国间传播道义的足迹,墨子以高明技艺击退假设敌进攻而保卫宋国的义举,鲁仲连义不帝秦不受一金拂袖而去的高风亮节,伏生冒着杀头危险把《尚书》藏在夹壁墙时那惴惴不安的身影,辕固生为保卫儒家地位不肯屈从于太后,宁可以古稀高龄去搏斗野猪的豪情,阮籍对于污浊尘世的白眼,嵇康对于炙手可热之权贵钟会的斜视,陶渊明对于龌龊官场投去那高傲的一瞥,东汉党人的浩然正气,东林党人的疾恶如仇,都张扬着中国古代士人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与邪恶进行果决斗争的高贵品格。其人格的魅力永远感动激励着后世稍有良知的国人,是一笔价值无限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永远珍视之,保护之,传播之,继承之,发扬之,光大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