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金融(第5版)
  • 国际金融(第5版)
  • 国际金融(第5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际金融(第5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5.78 6.1折 59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侯高岚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647454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1203121754

上书时间2024-05-22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侯高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2003年加入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1项、沈阳市政府“两化融合”项目、北京市通州区规划项目。独立撰写论文40多篇,5篇被CSSCI收录。发表两部专著,第二部专著获得北京市文献出版资助。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以及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做访问学者。

目录
绪论

上篇国际金融基础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外汇

第二节汇率

第三节汇率的经济分析

专栏美国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实践

本章复习

第二章汇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购买力平价说

专栏关于“一价定律”的真实性

第二节利率平价说

第三节国际收支说

第四节资产市场说

专栏国际资本流动及全球基金

本章复习

第三章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

第二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账户

专栏世界经常账户余额为何不为零

第三节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专栏美国“双赤字”的进一步解释

第四节国际收支调节

第五节我国的国际收支

专栏从长期看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变迁

本章复习

第四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一节弹性分析法

第二节吸收分析法

第三节货币分析法

本章复习

中篇国际金融管理

第五章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第二节国际金本位体系

第三节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四节牙买加体系

专栏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

第五节国际协调的区域实践: 欧洲货币一体化

本章复习

第六章国际储备

第一节国际储备的概念、构成及作用

专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储备比较

第二节国际储备管理

第三节我国的国际储备问题

专栏新冠疫情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

本章复习

第七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第一节汇率制度

第二节外汇管制

第三节货币自由兑换问题

第四节中国的外汇管理

专栏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经验总结和前景展望

本章复习

第八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

第二节开放经济下的政策搭配

第三节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效果

本章复习

下篇国际金融实务

第九章外汇市场与业务

第一节外汇市场

第二节即期外汇业务

第三节远期外汇业务

第四节掉期交易

第五节外汇期货业务

第六节外汇期权业务

本章复习

第十章外汇风险防范

第一节外汇风险概述

第二节交易风险

第三节会计风险

第四节经营风险

第五节我国的外汇风险防范

本章复习

第十一章国际金融市场

第一节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国际资金市场

第三节欧洲货币市场

第四节亚洲货币市场

第五节国际金融市场创新

本章复习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国际金融(第5版)/21世纪经济管理新形态教材·金融学系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国际金融基础”,主要介绍国际金融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汇率与国际收支;中篇为“国际金融管理”,以开放经济为背景,从国内经济视角介绍一国货币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及国际储备管理,从国际视角介绍国际货币体系;下篇为“国际金融实务”,主要介绍外汇业务与风险防范、国际金融市场。各章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方便学生的学习。

《国际金融(第5版)/21世纪经济管理新形态教材·金融学系列》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相关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自学考试人员、专业工作人员及研究人员自学和查阅使用。

主编推荐
第5版仍保持原书的框架,但对个别章节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全书分为“国际金融基础”“国际金融管理”和“国际金融实务”上、中、下三篇,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国际金融基础篇”以齐头并进的方式介绍外汇和国际收支这两个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为学生进行后面的学习夯实基础。这不同于许多国际金融教材围绕外汇和汇率一条线画到底,然后再画另一条主线(国际收支)的编写方式。
总的来看,本书以概念解析为主的“国际金融基础”开篇,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相对宏观的国际金融管理作为中篇,最后以微观视角为主的国际金融实务作为下篇。外汇与国际收支两个基本概念齐头并进、不留疑点;政府与企业两个主体不偏不倚、依次细述;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交替使用、观察清晰。我们力求做到专业性和通用性统一、理论与实务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共享,去繁就简、从容驾驭,使全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具有学术性和研究性,又不失普及性和通俗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