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国家小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清国家小祀"三皇先医"仪式用乐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27.99 5.4折 5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著 者:常江涛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87552316131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1201937004

上书时间2024-05-15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常江涛,男,1983年生,河北石家庄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音乐家协会民族器乐艺术委员会理事。主要致力于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等报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参与编写《新中国北京文艺60年:1949―2009(音乐卷)》《河北地方音乐赏析》《河北艺术史?音乐卷》等著作。曾获第四届“人音社杯”高校学生音乐书评征文二等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科研之星”奖、河北省文化厅第五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成果评奖一等奖、教育部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河北省第五届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曾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很好毕业生等。

目录
总序  项阳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二、前人研究成果:“礼制”“乐制”双视角的结合与分离
  三、目的与意义:国家礼制与民间礼俗用乐互动规律探讨
  四、理念与方法:以历史民族音乐学与国家制度为核心
章  明清国家吉礼仪式用乐整体意义
  节  明清国家吉礼重要性及其建构
    一、国家吉礼重要性: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二、明清国家祀典的建构
    三、明清国家祀典等级性与小祀意义
    四、官方祀典神祗选取标准与方式
  第二节  国家吉礼的外化核心:仪式
    一、国家吉礼与仪式
    二、明清国家吉礼仪式的类型与基本程序(仪注)
  第三节  明清吉礼仪式与用乐
    一、吉礼仪式与用乐关系:礼乐相须以为用
    二、吉礼仪式用乐之多类型与多层次性
  第四节  明清国家吉礼仪式及用乐执行机构与参与人员
    一、京师宫廷吉礼仪式及用乐执行机构
    二、地方官府吉礼仪式及周乐执行机构
  小结
第二章  “三皇先医”进入国家祀典历程
  节  元代及之前“三皇先医”祭祀情况
    一、元代以前:医药信仰的萌芽与发展
    二、元代:国家医药神祗祭祀制度的正式确立(中祀)
  第二节  明清国家“三皇先医”祭礼情况
    一、明代:国家医药神祗祭祀制度的曲折发展(中祀、小祀)
    二、清代:国家医药神祗祭祀制度的承继延续(群祀)
  小结
第三章  明清国家“三皇先医”祭礼仪式及用乐
  节  明初:中祀医药神祭礼仪式及用乐
    一、明初三皇祭礼仪式与用乐关系
    二、明初三皇祭礼仪式用乐形态
  第二节  明中后期至清代:小祀医药神祭礼仪式及用乐
    一、明中后期:医药神祭礼仪式及用乐基本情况
    二、清代:医药神祭礼仪式用乐
    三、明清小祀之医药神祭礼仪式用乐形态分析
  第三节  明清地方官府医药神祭礼仪式及用乐
    一、地方官祀医药神仪式及用乐
    二、地方官祀医药神场合用乐
  小结
第四章  从国家吉礼仪式用乐到民间礼俗仪式用乐
  节  “三皇先医”:从国家吉礼到市井吉礼
    一、1911―1949:官方、民间祭祀信仰情况
    二、国家吉礼转化为市井吉礼之原因
  第二节  先医祭礼仪式及用乐的民间接衍
    一、先医祭礼仪式的民间接衍
    二、先医祭礼仪式用乐的民间接衍
  小结
第五章  当下“三皇先医”等小祀神祗祭礼仪式用乐考察
  节  沙河市辛寨村“三皇祭典”
    一、庙会概况
    二、人员组织情况
    三、祭祀仪式程序
    四、祭祀仪式用乐:官方一道教一民间用乐之相通性
  第二节  赵县范庄“龙牌会”三皇祭祀
    一、庙会概况
    二、祭祀仪式程序
    三、祭祀仪式用乐:乐籍?音乐班社?仪仗?戏曲
    四、场合用乐:献戏之酬谢功能
    五、个人群体信仰诉求:宣卷
  第三节  大城县西留各庄村碧霞庙会
    一、庙会概况
    二、碧霞宫庙宇建制与组织机构
    三、祭祀仪式用乐:道教乐社
    四、场合用乐:献戏之教化功能
  第四节  井陉县秀林镇北秀林村“马火会”
    一、庙会概况
    二、祭祀仪式程序
    三、庙会音声:唢呐班社、献戏
    四、马神祭祀:官方神庙在被民间接受过程中的取舍问题
  第五节  反思:笔芯与笔杆、音乐与礼俗
小结
结语
附录
  一、明代“三皇先医”祀典体系一览表
  二、清代吉礼仪式及用乐情况表
  三、清代群祀《庆神欢》乐章(乾隆七年定)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国家吉礼小祀仪式用乐,是中国礼乐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是探讨古代国家礼乐文化的重点,也是辨析当下民间传统礼俗音乐文化内涵的关键。本书以明清国家吉礼小祀之三皇先医为切入点,一方面把握小祀之全国”通祀”性质及官/民共同参与性,并结合京师宫廷、各级地方官府教坊机构体系之全国化存在,以及其中在籍官属乐人为主承应小祀祭礼仪式用乐(鼓吹细乐)和场合用乐(戏曲、歌舞等)等情状;另一方面,在把握礼制--仪式--用乐三者关系基础上,通过将历目前三皇先医仪式及用乐与当下民间祭祀用乐进行对比互证,深入探究封建制度解体后,国家礼制仪式用乐转化为民间礼俗仪式用乐的原因、条件和过程等问题,并以此进一步辨析在国家制度性传播影响之下,官方、宗教(佛道)、民间三者之间的用乐关系,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呈现出的”整体一致性,区域丰富性”情状的深层原因。

主编推荐
本书为“礼俗之间--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丛书”系列之一,以明清国家吉礼小祀之三皇先医为切入点,一方面,把握小祀之全国“通祀”性质及官/民共同参与性,并结合京师宫廷、各级地方官府教坊机构体系之全国化存在,以及其中在籍官属乐人为主承应小祀祭礼仪式用乐(鼓吹细乐)和场合用乐(戏曲、歌舞等)等情状。另一方面,在把握礼制--仪式--用乐三者关系基础上,通过将历目前三皇先医仪式及用乐与当下民间祭祀用乐进行对比互证,深入探究封建制度解体后,国家礼制仪式用乐转化为民间礼俗仪式用乐的原因、条件和过程等问题,并以此进一步辨析在国家制度性传播影响之下,官方、宗教(佛道)、民间三者之间的用乐关系,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呈现出的"整体一致性,区域丰富性"情状的深层原因。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