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热泵技术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6.93
6.3折
¥
59
全新
仅1件
作者吴延鹏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10105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1202053651
上书时间2024-12-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第0章绪论1
0.1制冷与热泵的定义1
0.2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1
0.3热泵技术的发展历程2
0.4制冷方法3
0.5国内外制冷与热泵行业相关的学会(协会)简介8
0.6制冷与热泵技术的新进展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8
章制冷与热泵工质11
1.1制冷剂的种类及性能11
1.1.1制冷剂的种类及编号方法11
1.1.2对制冷剂的要求及常用制冷剂的性能13
1.2CFCs及HCFCs的淘汰与替代16
1.3载冷剂18
1.3.1对载冷剂物理化学性质的要求18
1.3.2载冷剂分类18
1.4蓄冷介质20
1.5润滑油21
1.6制冷剂-吸收剂工质对22
第2章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循环25
2.1理想制冷(热泵)循环——逆卡诺循环25
2.2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理论循环27
2.2.1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27
2.2.2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及热力计算30
2.2.3液体过冷、蒸气过热及回热循环31
2.3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循环33
2.3.1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33
2.3.2一次节流、不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34
2.3.3二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35
2.3.4二次节流、不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36
2.3.5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中间压力的确定37
2.4复叠式制冷循环38
2.5CO2跨临界制冷(热泵)循环40
2.5.1CO2制冷循环的分类及其特点41
2.5.2CO2跨临界循环的热力计算42
2.5.3CO2跨临界循环的应用43
2.6实际制冷(热泵)循环44
2.6.1实际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44
2.6.2实际循环的性能46
第3章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机组54
3.1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压缩机54
3.1.1制冷(热泵)压缩机的分类54
3.1.2活塞式压缩机55
3.1.3螺杆式压缩机57
3.1.4涡旋式压缩机59
3.1.5滚动转子式压缩机61
3.1.6离心式压缩机62
3.2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换热设备65
3.2.1蒸发器65
3.2.2冷凝器71
3.3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节流机构及辅助设备73
3.3.1节流机构73
3.3.2辅助设备79
3.4制冷(热泵)机组81
3.4.1制冷(热泵)机组的分类82
3.4.2空气源热泵84
3.4.3地源热泵89
3.4.4空气调节机组94
3.5制冷(热泵)机组的能效及性能评价指标96
3.5.1制冷(热泵)机组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96
3.5.2制冷(热泵)机组的工况和性能指标98
3.6制冷(热泵)机组的测试方法101
第4章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110
4.1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组成110
4.2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设计110
4.2.1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原则110
4.2.2制冷剂管道的材质111
4.2.3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111
4.2.4R717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112
4.2.5制冷剂管道直径的选择113
4.2.6制冷剂管道的安装114
4.3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自动控制115
4.3.1制冷(热泵)系统自动控制的主要环节115
4.3.2制冷(热泵)系统自动控制的实施117
4.4制冷(热泵)机组的经济运行118
第5章吸收式制冷(热泵)122
5.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理论循环122
5.1.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122
5.1.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理论循环124
5.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特点及其主要性能参数128
5.2.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及其特点128
5.2.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32
5.3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135
5.3.1吸收式热泵的能量、温度转换135
5.3.2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136
5.3.3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138
5.3.4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特点139
5.4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结构特点及附属措施140
5.4.1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结构特点140
5.4.2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主要附加措施和制冷量衰减141
5.5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设计选型及机房布置143
5.5.1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设计选型143
5.5.2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机房布置146
5.6吸收式热泵在能量回收中的利用154
5.6.1工业企业的余热回收利用154
5.6.2热电厂的余热回收利用155
5.6.3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155
5.7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经济运行156
第6章小型冷库设计的基础知识161
6.1冷库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162
6.1.1冷库温、湿度要求162
6.1.2冷库建筑围护结构的设置164
6.1.3冷库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165
6.2冷库制冷系统设计及设备选择167
6.2.1冷库制冷系统的组成167
6.2.2冷库的冷负荷计算167
6.2.3制冷系统的选择171
6.2.4冷库制冷系统设备选型171
6.2.5装配式冷库的选型176
6.3气调储藏177
6.4氨制冷冷库的安全运行178
6.4.1近年的氨制冷系统安全事故及其原因分析179
6.4.2热氨融霜的原理及操作过程179
6.4.3系统的改进措施181
第7章蓄能技术及其应用186
7.1蓄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186
7.1.1蓄冷技术的基本原理186
7.1.2蓄冷系统的基本运行方式186
7.1.3蓄冷技术的应用场合187
7.1.4蓄冷技术的分类187
7.2水蓄冷188
7.2.1水蓄冷系统的组成188
7.2.2水蓄冷空调的特点190
7.3冰蓄冷191
7.3.1冰蓄冷系统的形式191
7.3.2冰蓄冷系统的特点193
7.4蓄冷系统的设计步骤及内容195
7.4.1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步骤195
7.4.2蓄冷负荷的确定196
7.4.3蓄冰装置容量的确定196
7.4.4蓄冷系统的控制197
7.5蓄热系统的类型、系统组成及设置要求198
7.5.1蓄热系统的分类198
7.5.2电锅炉蓄热系统198
7.5.3蓄热系统的设置要求和运行保养199
7.5.4电锅炉容量及蓄热设备的确定199
7.6蓄冷(蓄热)与制冷机(热泵)耦合技术200
7.6.1蓄冷-热泵耦合系统构成及工作流程200
7.6.2蓄冷-热泵耦合系统的特点201
第8章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207
8.1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的概念207
8.2采用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的意义208
8.3冷热电三联供的使用条件209
8.4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09
8.5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设计211
8.5.1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设计原则211
8.5.2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211
参考文献215
附录217
附图223
内容摘要
《制冷与热泵技术》是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制冷与热泵技术”课程本科生教材,也是按照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大纲要求编写的考试辅导教材。《制冷与热泵技术》共分为8章,主要针对建筑用制冷与热泵技术进行介绍,包括制冷与热泵工质、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循环、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机组、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吸收式制冷(热泵)、小型冷库设计的基础知识、蓄能技术及其应用、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制冷与热泵技术》按48学时组织内容编写,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每章均配有本章小结、习题和研究型专题,便于不同需求的学生选用。《制冷与热泵技术》既可以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和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的辅导教材,也可以作为本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还可以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