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3版)
  •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3版)
  •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3版)
  •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3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4.84 5.0折 89 全新

库存155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宝红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18775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201839051

上书时间2024-12-03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BOOKAUTHOR

目录
推荐序  这是一本干活儿的人写的书前言  我想写本什么样的书作者简介第一篇  供应链的全局观    / 1供应链管理与“盲人摸象”    / 3采购和供应管理    / 9物流管理:从A点到B点    / 13运营管理:千遍万遍不走样    / 15供应链管理的几个“小亲戚”    / 17从美国三大协会说供应链管理的演变    / 19供应管理协会(ISM)    / 20运营管理协会(APICS)    / 21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士协会(CSCMP)    / 23供应链的根本是协作,那为什么不协作    / 26【小贴士】  供应链管理的“儒家”与“法家”    / 33【案例】  找替换供应商时,技术与质量不积极    / 36集成供应链:为什么集成不起来    / 37【小贴士】  三个层面的供应链集成    / 43供应链是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    / 45【小贴士】  电商兴起是资金流、信息流改善的结果    / 51【案例】  40天引擎计划与三流集成    / 54供应链战略:合适的产品配合适的供应链    / 60【案例】  供应链的推拉结合与戴尔的直销模式    / 66供应链设计:产品、信息和资金流的优化    / 72【案例】  海尔的生产外包与模块化    / 73【案例】  专门支持新品开发的供应链    / 78【案例】  备件的专用仓库    / 79复杂度是供应链的大敌:从汽车和飞机谈起    / 82【小贴士】  复杂度不同,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不同    / 86【小贴士】  汽车整车厂如何应对复杂度    / 89控制复杂度,提高供应链的规模效益    / 92【小贴士】  复杂度控制要有所作为    / 96【案例】  摩托罗拉的100多种手机电池    / 99【小贴士】  寻求复杂问题的简单解决方案    / 105供应链:大并不是伟大    / 109控制牛鞭效应,降低供应链的波动    / 114牛鞭效应成因1:多重需求预测    / 119牛鞭效应成因2:批量生产、采购    / 120牛鞭效应成因3:价格浮动和促销    / 121牛鞭效应成因4:理性预期    / 122牛鞭效应解决方案1:跨行    / 125牛鞭效应解决方案2:外包    / 127牛鞭效应解决方案3:信息共享    / 129专注供应链库存,遏制“打不死的妖怪”    / 134库存运动没法降库存    / 136缩短周转周期,降低周转库存    / 139控制不确定因素,降低安全库存    / 145【案例】  渠道压货,人为导入需求波动    / 147管理需求,管好供应链库存    / 150跨越供应链降本三台阶,把成本降下来    / 153【小贴士】  你不能忽视交易的成本    / 160【小贴士】  为什么公共采购的价格高    / 164【小贴士】  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对接:建筑业vs.汽车制造    / 173美国汽车供应链:最后一块银圆的游戏    / 177从通用汽车说“猎人模式”与“牧人模式”    / 182【小贴士】  牧人和猎人    / 187第二篇  管好供应商,才能管好供应链    / 192为什么要管理供应商    / 193供应链全球化,要求更好地管理供应商    / 196供应商管理是保持、提高供应商绩效的关键    / 199多权分立,供应商成了“公共草地”    / 203【案例】  董事长半夜批订单    / 208【小贴士】  采购腐败,光有分权还不够    / 211有订单处理流程,没有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流程    / 214【小贴士】  流程的标准化困难吗    / 216一直在找新供应商,供应商的“口子”收不起来    / 217【小贴士】  你得有个战略    / 224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组织、流程和系统    / 227供应商分类:区别对待,重点管理    / 231【小贴士】  管理资源聚焦哪些供应商    / 237【案例】  战略供应商怎么管:高科技公司为例    / 241【小贴士】  海外大供应商是战略供应商    / 247【小贴士】  新生意给什么供应商    / 253【案例】  某公司的供应商分类体系    / 254供应商评估:历史绩效与质量、生产和物料管理体系    / 259【小贴士】  你得尊重供应商评估表格上的问题    / 264【小贴士】  有没有完美的供应商    / 268【小贴士】  指标权重怎么分    / 272供应商选择:与关键供应商建立长期关系    / 275【案例】  美国电信的双供应商战略    / 284【案例】  “一品两点”的一地鸡毛  (作者:黄雪川)    / 292【小贴士】  开二供成了公司政治的延续    / 295【小贴士】  一品一点要求强有力的供应商管理    / 298【小贴士】  多点寻源什么时候应该用    / 299【案例】  长期协议签约流程:以某高科技企业为例    / 302供应商绩效管理:维持绩效,更上一层楼    / 307【案例】  某房地产商的月评分标准    / 310【小贴士】  合理的价格是什么,要不要二次议价    / 317【小贴士】  成本算那么清又能怎么样    / 320【小贴士】  不快乐的质量人    / 326【小贴士】  吉利的3824质量改进法    / 328【案例】  缺了一只纸箱    / 333【案例】  你对这个供应商有多满意    / 339为什么按时交货率是70%    / 359【案例】  死猪不怕开水烫    / 359【案例】  公司合并一团糟    / 361【案例】  不统计就没法管理    / 362价格值多少钱    /

内容摘要
本书分三篇。第壹篇讲供应链管理,希望给读者一个全面的轮廓,特别是那些新到供应链领域的人。第二篇会缩小范围,聚焦供应商管理,因为大约70%的供应链增值活动发生在供应商处,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第三篇会详细探讨采购管理,因为供应商是采购的供应商,而采购直接决定了能否选好、管好供应商,从而决定供应链的绩效。

主编推荐
EDITORRECOMMEND

精彩内容
我想写本什么样的书2005年,我开始写“供应链管理专栏”(www.scm-blog.com),到现在已经有14个年头了。我先后写了600多篇文章,长短不一,讲的都是些供应链实践中的事。“供应链管理专栏”成长为备受欢迎的专业网站,如果你百度或谷歌“供应链管理”的话,这个网站会在第一页出现。对于一个没有做过任何推广的网站,这接近是千百万读者频繁访问的结果。不时有人问,这些文章什么时候结集出版?于是我对其中一些文章深化、润色,原想构建成一本结构严谨的书,但经过几年努力后,还是觉得维持较松散的结构更好。一方面,这些文章都是独立成篇,强行打散重组,反倒牵强;另一方面,实践本身就是由一个个碎片组成的,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能反映这点,也更适合匆忙、没有大块时间的职业人阅读。2012年,《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1版面世了,读者的反响异常热烈,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畅销书。但我知道,第1版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大多案例都是北美的,虽说道理相通,但总觉得没有本土案例更接地气。于是,2015年,本书推出第2版,加入了很多本土案例,结构上也更加成熟。感谢读者的厚爱,第2版继续领跑畅销榜,很多人都是在这本书上看到我的微信/电话联系上我的,特别是那些初次进入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读者。转眼三四年过去了。这期间,我服务了成百家企业,推出了200多次培训,广泛接触了各行各业,对企业的普遍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意识到,企业走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它们现在做什么,怎么做,都是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就是说,很多企业行为,比如供应链管理,不管看上去有多么不合理,都是基于企业现有能力的理性选择—一个人干傻事,可能是这个人的意愿问题;一群人都干傻事,后面肯定有能力短板。要改变行为,就得改变能力;而要改变能力,就得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更深层次的诱因,理解企业为什么要这么做。于是我就开始写第3版,更加聚焦“为什么”,以便更好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比如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协作,那为什么企业与企业、职能与职能、人与人之间不协作?怎么才能够促进协作?每家企业的供应商都有一大堆,但为什么一直在找新供应商?为什么老供应商做不到,新供应商就能?而新供应商一旦成了老供应商,就又做不到了?供应商越多,采购额就越分散。怎样才能整合供应商,增加规模效益,增强对其的管控力?再比如在很多企业,供应商相关的贪腐是个大问题。采购七权八权分立,采购员一年一换,董事长深更半夜签订单,但为什么贪腐还是制不住?贪腐是因为企业管理能力不够,没法有效约束员工行为,表面上是行为问题,其实是能力问题。那该如何提高能力,改变员工行为呢?这都是些根深蒂固的老问题,困扰企业多年,花费了巨大的资源,还是没有解决。我们对这些老问题如此之熟悉,以至于想当然地认为理解这些问题。其实不然。正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所以我们没法更好地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于是就一遍又一遍地尝试老方法,希望出现新结果。你知道,老方法自然会产生老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太阳底下无新事,困扰我们的都是些老问题。想想看,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跟三年前、五年前有什么本质区别。没有。放在供应链管理上,困扰我们的还是成本做不低,速度做不快;客户要的我们没有,我们有的客户不要。而我们的解决方案呢,则一直停留在“更努力”上,在老方法的基础上更卖力。比如以前每天催货三次,现在五次;以前每三个月跟供应商砍一次价,现在每月砍一次价;以前晚上加班到8点,现在到10点。而真正的解决方案呢,却在于“不同”,即改变做法。比如管好需求,做好计划,紧急需求就少,就用不着每天跟供应商催货;对接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设计优化了,成本就会低,就用不着每个月跟供应商砍一次价;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程度提高了,琐碎杂务更多地由信息系统来做,这样就不用每天加班到深夜,而且把资源投入到投资回报更高的地方,比如需求管理。不能光“更努力”,还要“不一样”,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才是解决老问题的关键。这也是始终贯穿本书的一条主线,即从不同角度来审视那些司空见惯的问题,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才能更好地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改变方法论,最终通过改变能力来改变行为,并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结果。在书中,我们会有多处谈到这些。这是本很厚的书,很多内容,原先散布在几百篇相互独立的文章中,要糅合到一起,可真不容易。我揉了好几遍,增减删改了五稿,但还是没法揉到我希望的地步。东西太多,就如和了一大盆面,一边揉,一边发,越揉越多。我想特别说明的是,这书有点厚,绝不是我在凑字数—我最不缺的就是字数。上一版28万字,这一版扩充到46万字,最终精简到37万字。内容多,一方面是我没有精力“揉匀”,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我还在学习,还有新东西写进去。如同上升期的企业,我还是以做加法为主,因为我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还没有成熟。这一版写了1年时间。我想我做了优选的努力,剩下的就只有祈求读者原谅了。比如有些内容会在不同地方重复,有时候是因为重要,需要重复;有时候是因为我没能够揉匀,只好请见谅。你能发现那些“没揉匀”的地方,表明你在认真读,恭喜你。当然,你还可能找到更多不完美的地方,可以随便取笑我,如果能让你高兴,至少感觉更好,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更大啦。对于本书,我还有几点要补充:第一,这本书不为宣传所谓的西方优选供应链管理。我不认为供应链是什么新东西、新思想,有人类的时候就有供应链。我也不认为供应链管理起源于西方,有人类的地方就有供应链管理。在北美,很多供应链管理思想其实起源于日本管理方式。看上去西方供应链做得好,无非是他们执行更得力,更肯吃苦,不比我们更相信有捷径可走而已。第二,这本书不宣传走捷径。很多商业问题,总会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但想走捷径,不劳而获,结果往往是原地打转,问题照旧。该出的汗总得出,该付出的总得付出。商业界的优选童话莫过于相信不劳而获,优选悲剧就是相信有点石成金的捷径。一切商业问题都有一个fix,但很少有一个quick fix。第三,这本书也不为宣传很好实践。商业问题错综复杂,很好实践是特定情况下的救命药,但不是万能药,不会放之四海皆准。离开了特定环境,很好实践往往不再很好,误导甚至多过帮助,救命药反倒可能成了毒药。当然,也不应全盘否定很好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仅此而已。古代的有些名医,特别忌讳留下“验方”。这验方就是很好实践,是针对特定的人、特定的病,在特定的情况下起作用的药方,有很多的前提条件,有的可以描述,但更多的没法描述。这些名医不留验方,就是担心后世不加选择地采用,制造更多的问题。很好实践往往是局外人理想化的结果:先射出箭,好事者就围绕射中的地方画圆圈,说这就是靶心。这种“很好实践”大都是局部的,与全局割裂开来,因为没有人能够了解全局,了解真相。编撰“很好实践”的人不了解真相,看“很好实践”的人就更加不了解了,于是我们的风险就是以讹传讹。这本书讲的都是些零星的东西。就如药典讲的是基本药材一样,这本书讲的是供应链管理中的基本实践。作为读者,你的任务是理解每一种基本实践的“药性”,结合企业的具体环境,开出具体的“药方”来。我没法给你“药方”,因为我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这本书着眼实干,注重解决基本面的问题。基本面的问题解决了,细节处理好了,再配以合适的绩效机制,业务成果自然就有了。这貌似常识,但常识非常行。魔鬼藏在细节中。魔鬼也藏在常识中。该发生的总会发生。你没法忽略细节、忽视常识,否则注定没法建立一流的供应链。这本书的定位是填补学者与实践者之间的空白。学者往往没有实践经验,写的东西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实践者则要么欠缺理论基础,要么没时间、没兴趣写文章。我想自己正好介于中间,接受过系统的商学院教育,又在严酷的工业界历练十多年,熟悉东西方的管理文化和实践,有兴趣,愿花时间,这不,写一本书,给实践者或者热衷实践的人看。刘宝红|Bob Liu“供应链管理专栏”创始人|西斯国际执行总监www.scm-blog.com?|?bob.liu@scm-blog.com1 (510) 456 5568(美国)|?136 5127 1450(中国,微信同)2018年10月7日于硅谷

媒体评论
MEDIUMCRITICISM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