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份到契约 何兆武谈哲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7.16
5.7折
¥
48
全新
库存11件
作者何兆武 著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ISBN9787548615866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999683
上书时间2024-12-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何兆武,1921年9月生于北京,原籍湖南岳阳,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年至1946年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研究生。1956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历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译有《社会契约论》《思想录》《历史理性批判文集》《西方哲学史》等,著有《历史理性批判论集》《历史理性的重建》《中西文化交流史论》《西方哲学精神》《苇草集》等,另有口述著作《上学记》。
目录
Ⅰ 自述
001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
021 从身份到契约——梅因《古代法》读后感
038 激进与保守 革命与改良——读柏克《法国革命论》
046 帕斯卡与《思想录》
075 “普遍的历史观念”是怎样成为可能的——重评康德的历史哲学
107 批判的哲学与哲学的批判
117 一条通向康德体系的新路——读《论优美感与崇高感》
138 重读康德
149 关于康德的第四批判
162 康德也懂历史吗?
180 盖伦和他的《科技时代的心灵》
187 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评序
191 论王国维的哲学思想
249 历史与理论
257 编后
内容摘要
《从身份到契约——何兆武谈哲学》是“何兆武思想文化随笔”系列中的一种,为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家、翻译家何兆武先生多年来关于哲学的文章集合。 何兆武先生是西方历史哲学领域的翻译大家,他在哲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也不亚于其翻译成就。从卢梭到柏克,从帕斯卡到康德,从贝克尔到王国维……何兆武先生为我们梳理了一份世界近现代哲学的思维“地图”,通过将近现代主要哲学家的思想与社会相参照,指出哲学对于社会、对于科技、对于政治、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精彩内容
《论科学与艺术》是18世纪中叶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卢梭写的一本薄书,这其实是一篇文章,他从三个方面涉及近代化的一个根本问题,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的道德并没有好处,并不是说科学技术进步了,人类的道德就更高尚更纯洁了。文章中的一些结论大概是不对的,但是他提出的一些问题非常有价值,就是近代科学的进步怎么样才能够配合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卢梭所处的时代
卢梭生于1712年,1778年去世。他所生活的1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世纪。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人类在地球表面上出现至少有几百万年,但是人类的文明史,也就是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仅仅只有5000年左右。这5000年的文明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叫作传统的文明史,就是从5000年以前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到500年前,即公元1500年左右。这段历史的特点是农业文明。我们知道,有了农业才可以定居,有了定居才可能有文明。农业社会是简单的再生产,所以可以设想古代的农民生活大概几百年也不会有显著的变化(假使天下太平)。
最近500年的历史从根本上有了不同,最显著的不同表现在物质上。这500年的文明可以说是一个近代化的过程。近代化的过程也是现代化的过程。近代化和现代化,在英文里是一个词:modernization。它跟古代传统文明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物质上,它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文明社会。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所以我们的生活年年不同,甚至天天不同。这种变化速度是以前的文明无法比拟的,因为它的生产是扩大再生产。随着物质生活的扩大再生产,人类的思想、文化、精神面貌,相应地也要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用古代几千年不变的那一套文化或者思想,或者社会生活,或者风俗习惯,来适应今天的社会——按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上层建筑总要适合经济基础——物质基础已经改变了,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当然也在不断随之改变。
人类有很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它的文明,但不是所有文明的发展都是同步的。每个民族的文明都是从没有文字到有文字的时候才开始的。可是一旦开始,众多文明的进步却各不相同,其中第一个迈入近代化的是西方社会。有几件大事可以作为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第一件大事,就是地理大发现。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1498年达?伽马发现了印度洋航路;1519—1521年,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从此形成了真正的全球历史。过去各民族的历史基本上都是独立的,每个民族都在发展它自己的文明。比如说,中国的文明和西方的文明,不能说绝对没有接触,但是接触非常少,相互间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影响。可是,今天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地点发生什么事,都会马上影响到另外一个地点。所以今天的世界越来越一体化,这应该说是从地理大发现开始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1517年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它标志着人类的精神从中世纪走入了近代。传统社会是一个守旧的社会,它的生活基本上是年年重复的,所以它的思想必然倾向于守旧,也是年年重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信仰主义者。但是近代的社会是日新月异的,近代的思想也是不断地翻新、不断地创新的。近代化的另一个标志,就是在思想上要突破传统主义。西方旧的传统是什么?就是基督教的信仰。马丁?路德的改革虽然不可能彻底——他并不否定上帝的存在,并不否定耶稣基督的存在,但是他否定了罗马天主教,罗马天主教是耶稣基督在地上的代表,他否定宗教的权威,否定信仰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思想上的大解放。
第三件大事,是1500年左右出现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开始时本来是学术思想的运动,但是后来就变成了不仅是个学术思想的运动,还是一个文化思想上的运动。用梁启超的话来说,是以复古求解放。复古运动是指恢复希腊古代的文明。古希腊文明跟中世纪基督教的文明有显著的不同。第一,古希腊文明重视自然科学,而中世纪是信仰的时代,鄙薄自然科学。第二,古希腊文明是非常重视现实生活的,而宗教社会鄙薄现实生活,认为现实生活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是近代科学的出现。每一个民族都有它传统的科学,但是那个科学和我们严格意义上的近代科学是不同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近代科学和古代科学有所不同,古代的科学是猜测的、偶发的、天才的直觉。而近代科学则是有系统、有步骤、有方法、有目的地去追求一个真理。古代的科学结果和近代的科学结果也不一样,近代的科学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进步,可是古代的科学偶尔有了发现以后,又中断了。
举个最鲜明的例子,比如说古希腊有一个哲学家也是科学家——古代哲学就是科学,科学就是哲学——叫作阿瑞斯塔科斯,就提出来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是很早很早的时候。中世纪时,人们的认识是地心说,认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就把那个学说给否定了。一直到了哥白尼,才又重新提出日心说。近代科学开始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不过当时并没有很严谨的科学证明。一直到后来,过了一个世纪,比哥白尼晚100年出现了两位科学家,第一位就是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定律;第二位稍微晚一点就是伽利略,伽利略毕生从事实验科学,为实验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个基础上,一直到牛顿,到17世纪,最后总结了一套被称为经典或古典的科学体系。17世纪以后,在牛顿学说的基础上,出现了近代的工业。近代工业,最简单地说,就是牛顿原理的应用。
18世纪开始工业革命,从而改变了人类生产的整个面貌。工业社会跟传统农业社会最大的不同是扩大再生产,是日新月异的。工业社会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人类的思想、社会秩序、风俗习惯都会随之改变。近代社会的转型到19世纪完成了。19世纪以后,也就是近代化的过程完成后,西方就开始了现代化。今天又有人说现代化的过程已经完成了,于是又出现了后现代主义。
西方的近代化始于15世纪,完成于19世纪。这时,所有其余的文明的近代化都还没有开始,包括中国。中国知道牛顿原理是什么时候?是19世纪60年代,离我们现在不过100多年。那个时候,在北京有个同文馆,同文馆设有算学馆,相当于今天的数学系。算学课的总教习是浙江人李善兰,当时中国最杰出的数学家。李善兰第一个把牛顿体系介绍给中国。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中国真正迈入近代化的第一步是在19世纪60年代,这时西方近代化已经完成了。
在这里,我们回顾一下西方的历史背景。在古代,西方有希腊文明和随后的罗马文明,辉煌了有1000年左右。但是到了公元5世纪的时候,罗马帝国灭亡了。当时的日耳曼人——也是今天很多欧洲民族的祖先,那时他们还是野蛮人,侵入了罗马帝国。他们入侵以后,历史就进入了中世纪。到了15世纪以后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西方社会的眼界大大地扩大了。从文化领域来说,它首先出现在意大利,随后传播到北欧、德国、法国。随着地理大发现,同时也由于地中海被土耳其人截断了,经济和商业的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因此意大利的一些城邦就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西欧的一些国家,特别是英国、法国、荷兰。这几个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发展工商业、海外殖民,其中英国、法国是最先进的。用中国话说,这就叫“地气”转移了。
17、18世纪以后,有两个因素使得西欧的国家变得特别重要了。一个因素是经济因素。因为地理大发现以后,开辟了一个世界市场,谁占据这个最优越的地理位置谁的经济就发达,而英国和法国恰好就掌握了大西洋的航线,所以它们的经济就最发达。随着经济的发达,必然出现文化的发达。这是经济上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个政治上的原因。马克思讲过,一切神权的斗争归根结底都是世俗利益的斗争。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以后,欧洲出现了各宗各派的宗教改革。这些宗教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代表不同的利益。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他们有什么样的利益,反映在思想上,就有什么样的教派。过去,西欧各国信仰天主教,即服从罗马教皇,其中心在罗马,在梵蒂冈。宗教改革以后,各国的国王成为宗教领袖,实际上教权被王权控制了。这种宗教的独立或半独立有利于它的王权的统一。本来这些国家都是封建的落后国家,有点像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有好几十个国家,形成了很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有传统的贵族;但是另外一方面,有新型的、在法国叫作第三等级(第一等级是宗教贵族,第二等级是世俗贵族)的工商业者的市民阶层,因为生产的需要,他们掌握了知识和财富。这些不同的等级在政治上是不平等的,其中以第三等级的实力最强、人数最多,他们必然要求政治上的权利。这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了王权,建立了共和制度,这是欧洲大陆上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它开辟了人类近代文明史的新面貌。过去的王权专制的政治形态不适合近代化的需要,所以制度一定要改,改成符合近代化需要的政治形态,或者说政治机器,而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就完成了这个任务。我上面说的就是近代化进程的一个主要线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