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戏曲纵横谈/典藏文库/中国语言文学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戏曲纵横谈/典藏文库/中国语言文学文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3.31 5.7折 76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国钦 著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6068842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6元

货号1202126387

上书时间2024-11-1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吴国钦,1938年生,广东汕头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主攻方向为中国戏曲史、宋元明清文学。出版专著4种,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前言
  ——中国戏曲的写意本质及其娱乐功能
上编  中国戏曲史漫话
  1.先秦的优伶
  2.汉代百戏
  ——我国戏剧的摇篮
  3.最早的剧目:《东海黄公》
  4.相和歌辞与民间小戏
  5.愧儒戏
  6.面具、化装与脸谱
  7.参军戏
  ——古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
  8.唐代“大面”戏:《兰陵王》
  9.优秀的民间戏曲:《踏摇娘》
  10.唐明皇是戏曲的祖师爷吗
  11.梨园与教坊
  12.“杂戏人弄孔子”
  13.嘲弄“三教”的名演员李可及
  14.猴戏
  15.皇帝兼演员的“李天下”
  16.瓦舍的出现和戏剧的发展
  17.影戏是电影的祖先吗
  18.《三十六昏》的故事
  19.政治斗争与唐宋戏剧
  20.“杂剧”的来龙去脉
  21.我国戏剧角色行当的形成
  22.什么叫诸宫调
  23.南戏
  24.今存最古老的剧本:《张协状元》
  25.从《赵贞女》到《琵琶记》
  26.《琵琶记》的评价问题
  27.“荆、刘、拜、杀”
  28.勾栏
  29.书会与才人
  30.四折一楔子
  31.旦本与末本
  32.元杂剧的题材
  33.关汉卿笔下的妇女形象
  34.关剧中的反面人物
  35.“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窦娥冤》
  36.痛陈民苦的《五侯宴》
  37.《鲁斋郎》与元代的社会现实
  38.关汉卿与莎士比亚
  39.从《莺莺传》到《西厢记》
  40.“《西厢记》天下夺魁
  41.《汉宫秋》和有关王昭君的戏曲
  42.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
  43.解衣磅礴、正气凛然的《赵氏孤儿》
  44.“戏妻”何荒唐,主题至严肃
  ——《秋胡戏妻》琐谈
  45.叫人发噱绝倒的《看钱奴》
  46.元代神话戏的“双壁”
  47.妙不可言的《渔樵记》说白
  48.《陈州柒米》和包公戏
  49.《青楼集》和元代戏曲女艺人
  50.第一部戏曲论著:《录鬼簿》
  51.元杂剧中的水浒戏
  52.三国戏
  53.明代戏曲形式的演进
  54.禁戏的律令
  55.八股戏《五伦全备记》和《香囊记》
  56.明中后期剧坛的繁荣
  57.魏良辅创造了昆腔吗
  58.西施的爱情和《浣纱记》的格调
  59.嘉靖年间的“现代剧”:《鸣凤记》
  60.“光芒夜半惊鬼神”
  ——徐渭的剧作
  61.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62.《牡丹亭》与妇女铁闻
  63.折子戏《春香闹学》
  64.戏曲史上临川派和吴江派的论争
  65.沈焉的贡献
  66.从《红梅记》说到鬼戏
  67.《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大悲剧:《娇红记》
  68.明代杂剧巡礼
  69.明代戏曲评论家的论争
  70.专搞“误会”“巧合”的阮大饿
  71.明末艺人马伶“深入生活”
  72.李玉、朱素臣和清初苏州派戏曲家
  73.反映市民暴动的《清忠谱》
  74.《十五贯》的原本:《双熊梦》
  75.《一捧雪》《未央天》和明清的“义仆戏
  76.《梁祝》,悲剧乎?喜剧耶
  77.蛇精怎样变成美丽善良的姑娘
  ——《白蛇传》的演化
  78.李渔谈编剧
  79.李渔的创作和他的理论为什么对不上号
  80.“七分同情、三分批判”的《长生殿》
  81.柔情似水、烈骨如霜的李香君
  82.从《吟风阁杂剧》说到戏曲案头化
  83.《红楼梦戏曲集》
  84.焦循慧眼识“花部”
  85.《梨园原》关于身段、艺病的论述
  86.清代宫廷的戏剧演出
  87.《缀白裘》里精彩的短剧
  88.四大徽班和京剧的形成
  89.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90.程式
  91.《打渔杀家》的思想艺术
  92.晚清的戏曲
  93.我国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史》
  94.从新老“三鼎甲”到梅兰芳
  95.关于男扮女、女演男
  96.戏曲的服装与道具
  97.绚丽多彩的地方戏曲艺术
  98.少数民族的戏剧
  99.我国戏曲表演体系属表现派还是体验派
  100.中国戏曲史的分期
下编  《西厢记》艺术谈
  1.一部风靡了七百年的杰作
  2.化腐朽为神奇
  3.老谱翻出新声改编产生巨著
  4.“倾国倾城貌”的美人该怎样描画
  5.不要通过放大镜或哈哈镜去观察人物
  6.崔莺莺是“离经叛道的反封建形象”吗
  7.看一看二十三岁不曾娶妻的傻角
  8.老夫人并非青面猕牙之辈
  9.光彩照人的红娘
  10.从郑恒谈到戏曲反面形象的塑造
  11.“脚踏地轴摇,手扳天关撼”的惠明
  12.匠心独运的戏剧冲突
  13.鸿篇巨制、浑然天成的艺术结构
  14.戏剧是处理场面的艺术
  15.“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
  ——精彩戏剧动作举偶
  16.发扬戏曲编剧艺术的优势
  17.抒情喜剧的典范
  18.喜剧,你的名字叫作“笑”
  19.“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20.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戏剧高潮管见
  21.见情见性如其口出
  ——《西厢记》语言艺术之一
  22.绮词丽语俯拾即是
  ——《西厢记》语言艺术之二
  23.口语俗谚以及叠字词的奇功妙效
  ——《西厢记》语言艺术之三
  24.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
  ——析《闹简》
  25.《拷红》为何久演不衰
  26.长亭送别令人心折
  27.也谈大团圆结局
  28.《西厢记》与元杂剧其他爱情戏之比较
  29.王实甫与关汉卿
  30.一份被遗忘了的古典戏曲理论遗产
  ——《 

内容摘要
    本书分上下编,上编为《中国戏曲史漫话》,下编为《《西厢记》艺术谈》。上编用100个小题目,简要地勾勒中国戏曲产生、发展的轨迹,阐述戏曲剧种、戏曲形式嬗变的来龙去脉,评论戏曲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对与表演有关的舞美、戏衣、化装、脸谱等予以介绍,显其隐奥,示其流变。下编以审美的眼光评赏中国戏曲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西厢记》,对其人物、情节、场面、语言等一一月旦品评,笔调灵动。本书文笔流畅、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兼具学术与文学欣赏价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