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收藏变局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7.82
5.6折
¥
4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郭晓林 著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09013045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1801113
上书时间2024-11-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四川绵阳人,清华大学EMBA,美国赫斯莱茵大学MBA。资深收藏家,企业家收藏网创办人,卡酷尚集团、珍稀奇文化创始人,阿里巴巴创业神灯计划十大创始人之一,同时兼任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清华博商同学会、深圳四川商会绵阳市总商会、深圳绵阳商会、三台县在外人才联谊会等多个商协会副会长及以上职务。著有《商界理想国》《商界理想国Ⅱ》(中信出版社)等。
目录
第一部分 古今收藏
第一章 收藏的过去与今天
收藏雅趣
收藏的意义
商贾名人的收藏爱好
第二章 收藏的现在与未来
中华文物的流失
传承与创新
第二部分 收藏鉴别
第三章 收藏的分类
大众收藏主流
人民币收藏
红色收藏
书画收藏
瓷器收藏
第四章 收藏界的骗局和防骗之道
物以稀为贵
收藏界骗局多
互联网收藏新骗局
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
防骗之道
层出不穷的藏品伪造技术
收藏品鉴赏进阶三步走
第三部分 企业家收藏的黄金时代
第五章 企业家应具备收藏意识
企业家收藏生态链
文化产业是企业的软实力
企业将成为重要购买力
收藏行为为企业知名度背书
第六章 高端玩家
一夜暴富不是梦
名人收藏
第四部分 收藏的悖论和变革
第七章 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和知识素养
将收藏泛娱乐化
收藏知识的重要性
收藏三大要点
网络学习的利与弊
迎合自媒体时代
收藏类APP
第八章 收藏者的四大生存法则
利益法则是生存法则的动力
文化法则是收藏法则的核心
诚信法则是收藏法则的根基
法律法则是收藏法则的底线
第五部分 信息时代下的收藏业
第九章 收藏业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引爆收藏产业
互联网平台的悄然兴起
收藏业发展趋势
收藏领域遇到的问题
收藏业的新思路
第十章 打造收藏生态圈
收藏品鉴定技术与平台
海外淘宝渐流行
收藏品消费陷阱
收藏品承运风险
打造收藏生态圈
第十一章 IP时代的缩影
艺术品IP运营
收藏与文化相得益彰
第六部分 收藏之跨界与融合
第十二章 跨界的收藏业
收藏主题公园
收藏虚拟数字化博物馆
收藏旅游
收藏私人定制
收藏衍生品
第十三章 企业收藏发展趋势
收藏时代的“丝绸之路
商业生态圈
内容摘要
为人类创造价值的收藏哲学企业家通过收藏改变未来的六堂课《互联网收藏变局》是一部关于互联网+收藏投资的通俗读物。作者分别从国家、企业、个人等维度,多方面探讨收藏的起源、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收藏的真相和格局呈现出来,对关注收藏的企业家和个人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全书分十三章,所述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和文化意识觉醒,以及对收藏者投资,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主编推荐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中国艺术市场专家季涛;靠前有名古代书画收藏家朱邵良,联袂推荐!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 罗伯健 亲笔作序!
精彩内容
从秦汉到唐代的书法家,即便有名如王羲之,当时人关注的也只是他所写的字,很少关注书法作品背后的人。
唐宋以来,社会对书法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大家开始谈论书法背后的“文”和“人”,出现了“先文而后墨”、归本于人的现象,书法一旦把重点转移到强调“文”和“人”,书法本身韵技术就被淡化了,所谓学者书法和名人书法也就产生了。这个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
所以,如果把中国书法分成两个阶段的话,应该以唐代为界,唐代以前的书法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唐代以后的书法,已经成为名和人的附庸。名人书法和学者书法在当代是并存的,前者强调“人”,后者强调“文”,强调的重点都不是书法本身,这与纯粹的书法艺术是有别的。
收藏价值与艺术价值不是一回事。一些名人书法作品的收藏点可能不在艺术价值上,而是在文献或史料价值上。收藏书法作品时要是不想被骗,首先必须对中国传统书法有所了解,即使你不写字,也要多看字,对整个书法体系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其次,收藏书法作品必须看原作。印刷品和原作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只有看原作才会有直观、正确的认识。但现在很多收藏者并没有做这方面的功课,若单纯靠听故事、听头衔来做收藏,肯定上当。
唐朝李世民和李隆基的书画收藏风靡一时。宋徽宗本人就是一个书画天才,颇痴迷书画收藏,为此专门设置了“宣和装”的装裱样式,编定了《宣和书谱》与《宣和画谱》,为后世留下了很多书画珍宝。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收藏达到了封建时期的高峰,尤其是乾隆时期的书画《石渠宝笈》《秘殿珠林》,是中国古代收藏目前浓墨重彩的一笔。
收藏品本非活物,左右它们的从来就是人,而左右人的却是局势和环境,因此收藏品也就随着时局跌宕开始消逝和出现。在一次次的消逝和出现之后,收藏品也开始升值或贬值。尤其是朝代的更迭,对于收藏品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因此古今中外的收藏品变得越来越少。幸好有喜欢收藏的帝王和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了一些损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涌现出来,日积月累,书画文物不断增多。特别在1949年之后,各大博物馆的收藏品达到了靠前的规模。
除了政府的力量之外,还有私人收藏家。以前,私人收藏家主要是以士大夫、文人墨客为主,他们有品位、有才学、懂生活、爱生活,经济实力强,收藏了很多作品。随着朝代的更迭,他们的藏品又被官府重新汇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又重新流了回来,这也成了收藏品的有利补充。
收藏历来是一件充满趣味的事情,比如说翡翠的收藏。
时至今日,翡翠为许多中国人所喜爱,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翡翠并不是中国的产物,而是舶来品,出现在中国不过三百多年。明末清初,翡翠是以贡品的身份进入中国的,后由于慈禧太后靠前喜爱,常常佩戴或把玩,在当时刮起了一股翡翠风。曾有个外国人向她朝贡一颗漂亮的钻石,慈禧太后摆手说道:“一边儿去。”她不稀罕钻石火彩。但如果有人向她进献小件翡翠,她便会大方赏赐进献者。以上可看出她对翡翠的喜爱不一般。
P4-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