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7.03
4.9折
¥
35
全新
仅1件
作者杨柏灿 文小平 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01512
出版时间2010-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11519425
上书时间2024-11-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方药学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第一节 产地
第二节 采集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 炮制目的
第二节 炮制方法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一节 四气
第二节 五味
第三节 升降沉浮
第四节 归经
第五节 毒性
第五章 方药的应用
第一节 七情配伍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三节 方药禁忌
第四节 常用剂型
一、传统剂型
二、现代剂型
第五节 方药剂量与用法
一、剂量
二、用法
……
内容摘要
方药学是研究方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运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由中药学和方剂学两门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课程所组成。本课程适用于包括康复、护理、营养、卫生管理、运动医学、药学等专业的学生,应安排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之后进行教学。
本教材分上篇总论,中篇各论,下篇康复、营养(药膳)方药及方药护理,以及索引,共四部分。
精彩内容
第一章方药学的起源及发展
(一)原始社会
中药、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人类社会产生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实践过程。早在原始社会,先人们为了生存,在当时恶劣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下,用最原始的方式开展维持生命的活动,如通过采集植物、狩猎动物等获取食物,并从中了解到了一些植物、动物的作用以及对人体的影响等。经过无数次的试验、观察、实践,逐步积累形成了简单的药物知识。在这漫长的过程当中,最早发现和应用的无疑是植物学,以后逐步发展到动物药和矿物药。随着药用知识的积累,药物的应用也由单味发展为复方。所以,方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
(二)先秦时期
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使有关药物和方剂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用文字记载。该时期,无论是中药学还是方剂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药物品种大大增加,在先秦文献
中,已涉及药物的品种记载,如《诗经》300余种,《山海经》120多种。在药物应用上,由单味药发展为两味以上的复方,在剂型的应用上也开始出现汤液、药酒等。该时期,还诞生了不少反映当时中医学、方药学成就的专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五十二病方》和《黄帝内经》。
《五十二病方》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现存最早的方书。该书记载了52类疾病,283首方,240余味药。既包括草、谷、菜、木、果的植物药,兽、禽、鱼、虫的动物药,雄黄、水银的矿物药,及有关药物的采集、收藏方法等中药内容,也包括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眼等各科疾病的治疗,这些内容反映了西汉以前方药学的发展概况。该书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两汉时期,是一本综合性理论专著。其内容不仅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也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如组方原则与分类方法等。书中记载了13首方,有丸、散、膏、丹、酒、汤等多种剂型,有些至今仍被沿用。
因此可以认为,中药学、方剂学在先秦时期已初步形成。
(三)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加,极大地促进了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发展。许多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药物不断输入内地,如西红花、麝香等,极大地丰富了中药的品种。该时期方药学的主要贡献在于诞生了两本在整个中医
药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专著,即《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具体的成书年代尚有争议,趋于一致的看法是该书的成书时间不晚于公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