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园识小录(精)/知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梨园识小录(精)/知趣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1.92 3.1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义敏|责编:魏晓丽//沈宗宇

出版社浙江古籍

ISBN9787554017517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0900678

上书时间2024-07-1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二三十年代的荀慧生
二三十年代的尚小云
尚小云与荣春社
二三十年代的马连良
浅谈马连良的戏曲美学思想
程砚秋与罗瘿公、金仲荪
程砚秋及程派表演艺术
京剧改良家汪笑侬
辻听花
沉甸甸的戏曲史料
戏曲学学科的领导者张庚
应给京剧《锁麟囊》以公允的评价
补论京剧之形成
程派名票陶汉祥访谈录

内容摘要
 本书是京剧史专家陈义敏所撰写的一部学术随笔集。作者长期从事戏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做过辛勤的京剧史料钩沉,尤其注重口述历史的收集,对剧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做过深入思考,富于真
知灼见。本书以人物为纬,论及马连良、程砚秋、
荀慧生、尚小云等艺坛前辈的生平与艺术,提供了一些京剧改革方面的思路,对戏曲表演进行了美学思考,并介绍了《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等重要戏曲文献,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可供京剧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

精彩内容
 二三十年代的苟慧生
荀慧生,名秉彝,初名秉超,号留香,早年艺名白牡丹,1900年生于河北省东光县。他八岁开
始在著名的“义顺和”梆子班随师庞启发在天津学习河北梆子花旦。十岁随师入京,向侯俊山学《辛安驿》《花田错》等戏。十
一岁开始,在北京登台演出《梵王宫》等戏。
1913年荀慧生随师入正乐社带艺附学深造。由于他的技艺进步很快,不几年就与该社高材生尚小云(青衣)、王三黑(武生)齐名,被誉为“正乐三杰”(又说与尚小云、芙蓉草齐名,誉为“正乐三艳”)。
荀慧生十六岁倒仓,经文人朱佩弦等资助,延请陈桐云、张采林为师,正式改学京剧花旦戏《胭脂虎》《乌龙院》。不久又习青衣戏,并为吴少霞配演《朱砂痣》中的江氏,颇引人注目。
1917年苟慧生满师,脱离庞启发和正乐社,以京剧花旦为本工,搭入群贤、普乐、同庆等班,仍用白牡丹艺名。同年12月,苟慧生改搭杨小楼的桐馨社,在杨小楼的热心指点下.身段、工架、开打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1919年苟慧生成为喜群社的主要花旦、刀马旦演员,曾与梅兰芳合演《虹霓关》(饰东方氏)、 《穆天王》(饰穆桂英),与余叔岩合演《乌龙院》,声誉噪起。
1919年秋,苟慧生随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等到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当时,他虽然牌悬尚小云、赵君玉之下,却因基本功扎实、身段美、表演细腻熨帖、刀马娴熟,赢得上海广大观众的赞许,彩声之烈,可与小楼抗衡。
此后,他与周信芳、盖叫天等同台合作演出,并出演于宁波、嘉兴、杭州一
带,争取了更多的观众。
1921年,荀慧生在上海亦舞台首次排演新戏《西湖主》(杨尘因编剧,取材于《聊斋志异》).显露出他善于创造新角色的艺术才华。这期间.他还向吴彩霞等学艺,演出了《汾河湾》《武家坡》《宇宙锋》《三娘教子》等青衣戏,戏路越发宽广。
上海观众称他为“小梅第二”。
1923年荀慧生一度负
誉返京。为了丰富自己的演出剧目,他向陆杏林、
李寿山、路三宝等学了《贵妃醉酒》.向乔蕙兰学唱昆曲,还受教于吴菱仙、王瑶卿门下,刻意求精,他的青衣戏、刀马戏在吴、王指点下,益臻精美。
1925年1月,杨小楼与余叔岩合组松庆社出演于北京新明戏院,邀请荀慧生加入,三大名角合作演出的《战宛城》(余饰张绣,杨饰典韦,荀饰邹氏)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名重一时。同年5月28日荀慧生主演大轴戏《大英杰烈》.杨小楼为他降格
配演王富刚。10月2日荀
慧生正式废去白牡丹的艺名,改用本名挂牌与余叔岩在北京中和园合演《打渔杀家》,很为观众瞩目。
1927年夏,苟慧生与马连良合作第五次赴沪,演出于上海亦舞台,历时半年之久,声誉之佳,胜于昔年。1928年,苟慧生受上海大舞台之邀,与李吉瑞、高庆奎等同台演出月余,获得“追梅夺艳”的赞词。
苟慧生自1917年改演京剧以来.经历了十年的舞台艺术实践,艺术造诣愈见精湛,受到京、沪等地广大京剧观众的热烈欢迎。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行首届旦角新剧目评选,选举结果,梅兰芳的《太真外传》、程砚秋的《红拂传》、荀慧生的《丹青引》、尚小云的《摩登伽女》获得前四名。自此苟慧生步入京剧“四大名旦”之列,成为京剧史上有影响的人物。
“四大名旦”中梅兰芳最先得名,尚小云、程砚秋相继崛起,1922年后已形成三方鼎峙的局面。
苟慧生由沪、杭等地返回北京后,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总结他们成名的经验,也开始与剧作家合作编新剧,创新声,参加竞赛。1924年,他结识了著名的编剧家陈墨香,后来又结识了舒舍予、陈水钟。这几位剧作者,依荀
慧生的表演特长编写新剧目,而在这些剧目的演出过程中,苟派的艺术风格
得以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荀慧生演出的新剧目中一部分是把梆子传统戏拿过来,增添首尾,改成皮黄,计有《辛安驿》、
《花田错》、《香罗带》(原名“三疑计”)、《元宵迹》(原名“合凤裙”)、《埋香玉》(原名“错中错”)等。
……P1-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