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工业发展史话/近代经济生活系列/中国史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族工业发展史话/近代经济生活系列/中国史话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 2.2折 15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建生

出版社社科文献

ISBN9787509716311

出版时间2011-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5元

货号2157401

上书时间2024-07-1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史话》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中国史话》系列丛书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本册为《民族工业发展史话》,由徐建生编著。

作者简介
徐建生,1966年生,1982年始先后就学于南开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历史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专业方向为中国近代经济史。著有《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合著)、《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的沿袭与变异》等,发表论文《建国60年来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科与研究》等。

目录
一 艰难的起步
 1.潜移默化与新生的萌芽
 2.国门渐开与外来的冲击
 3.兴办洋务与创业的启蒙
 4.民族工厂与资本家诞生
 5.艰难时世与软弱的依附
二 初期的发展
 1.甲午战争与第一次高潮
 2.日俄战争后的第二次高潮
 3.新行业的出现与发展
 4.资本积累与阶级形成
 5.三分天下的发展态势
 6.清政府的宽允与退缩
 7.如影随形的沉寂与困境
三 黄金时代
 1.民国建立与实业热潮一
 2.政府的态度与角色
 3.世界大战与喘息良机
 4.从低潮到百业争兴
 5.民族资本企业集团的形成
 6.中国资本家与产业工人
 7.局限、顽症与兴旺同在
 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四 顶峰与坎坷
 1.顶峰景象与曲折来路
 2.国货与精品
 3.南京政府的政策施为
 4.价格机制与市场因素
 5.规模经济与经营管理
 6.技术设备与资金困难
 7.无以避免的兴衰替继
 8.种种不平衡与格局变化
五 风急云乱的八年
 1.经济史上的敦刻尔克
 2.大西南,大后方
 3.掠夺与生存
六 九死一生见沧桑
 1.希望与绝境
 2.垄断与倾销
 3.全面的崩溃
 4.改天换地与绝处逢生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民族工业发展史话》由徐建生编著。
《民族工业发展史话》讲述了: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开启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从此民族工业企业正式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从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在洋务运动中出现的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的兴建,到大生纱厂等一批近代知名企业的发展壮大,再到1914~1920年近七年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好景不长,抗战时期的战乱以极大的破坏力摧垮了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各行业的民族工业企业都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绝处逢生。

精彩内容
 潜移默化与新生的萌芽中国有着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自战国时代以来,前有秦汉,中有唐宋,后有明清,中华民族长期
居于世界各地区多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沿。就社会经济而言,历久弥精的农作技艺、水利设施、作物结构和集约程度,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还有小手工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表现为分工的细致和技艺的精湛。
所有这些进步,在当时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上,宋代达到了一览众山小的高峰。
伴随着农耕与手工业行业的发达,我们通过宋代《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历史画卷,看到了当时商业的繁
盛。商品化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制品,逐步流通于地方性的圩集、城市市场、区域及全国性的大市场,有了铺坊加工、饮食服务等的“坐商”,更发展出从事长短途贩运的“行商”。商品交易以粮食、棉布和盐为大宗,说明这种商品经济主要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在市场上的结合,是作为“男耕女织”自然经济延伸出的辅助产物。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商品经济的扩大和发展,又将在自然经济居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由前承汉唐盛世的宋代所后启的明清时期,确切地说是从16、17世纪开始,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水平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历史前提,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一结论依据于对明后期、清前中期农业及手工业各行业的细致考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手工业的技术规模、专业分工、
资本构成、雇佣关系等,是历史研究的放大镜搜索一
种经济“萌芽”的聚焦点。通过对这几方面的考察或许能够直接证明“萌芽”发生的地区和行业。
农业福建武夷山产茶区商人租山或买园植茶福建上杭山区的寮主雇箐民垦山广东、福建某些地主经营的果木园安徽南部山区的富裕棚民租山垦殖川陕富裕棚民经营的药厂和木耳、香蕈、香菌厂
东北垦区富裕佃农招工垦殖手工业某些地方的制茶、制烟、制糖、酿酒和榨油业某些地方的造纸、木版印刷业江苏、浙江一些城市的丝织业苏州、松江的棉纺业、染坊业、踹坊业陕西南部的木材采伐业广东佛山、陕西南部的冶铁业,云南铜矿业山东博山、北京西部的煤矿业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四川井盐业、河东池盐业、淮南海盐业上海沙船运输业从这些地方和行业中,不仅看到了真正受雇于资本的雇佣劳动,而且发现商人们采用发原料、收成品
的包买制和出资雇工的雇主制等形式支配生产,手工业工场的存在及其对城乡的小手工业者的排挤和控制。
自由雇佣劳动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而在马克思看来,商人直接支配生产和工场手工业的形成,构成了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两条起始途径。
鸦片战争后,上述手工行业中,陕西伐木、广东冶铁、云南铜矿以及河东池盐、淮南海盐等业逐渐衰落;踹坊、刨烟、木版印刷和沙船运输业逐步淘汰;而制糖、造纸、染坊和冶铁、铸铁业得以维持下来;制茶、酿酒、榨油、丝织、制瓷、井盐、煤矿业则有较大发展。绝大多数有向机器工业过渡的趋势和成为近代工厂基础的实例。此外,砻坊、磨坊、缫丝、轧花、织布、制革、砖瓦等以前未见萌芽的传统手工行业,以及新产生的一些手工行业,也先后开始采用机器或机械动力。这说明资本主义的萌芽在鸦片战争后并不是突然中断或全部停滞,而是继续成长,并显示出其代表新生产关系萌芽的主流趋向。在一定程度上,它为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提供了现成的熟练工人,准备了市场和运输条件,以及一定的物质和资本基础。例如,1845年广州柯拜船坞作为中国最早的外资工厂之一,就是收买中国原有的手工船厂的泥坞而建立的,它还实行包工制雇佣中国的技术工人;1861年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是第一家洋务派官办工业,也是以工场手工业为基础建立的;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近代工业,1869年上海发昌机器厂,也是由手工业工场采用车床而变为机器工业的。
资本主义萌芽作为出现于封建社会晚期的新生事物,自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和进步的历史作用,但也应看到另一方面的事实,即自16、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在近3个世纪的长时期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犹如熹微的晨星,其在农业中的萌芽极其缓慢,而手工业又大多停留在农民家庭手工业阶段。特别是不论在古今中外都居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棉纺织业,难以出现新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反而成为“男耕女织”自然经济的牢固支柱之一。这是一个致命的缺陷,使得资本主义萌芽的发育水平和积极意义微不足道,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步伐。在跨越近代历史的门槛之前,中国社会中商品经济和新生
的资本主义萌芽远远没能达到与自然经济相抗衡,或者滋长到拔地而起的程度,萌芽始终只停留在幼小的状态。所以,可以这样说:即使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影响,依照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假设,资本主义终将在中国出现。但是,这一由萌芽到壮大,由男耕女织走向大农业和近代工业的进程,将非常艰难和漫长。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