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随年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顾随年谱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27 4.1折 4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闵军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52947

出版时间2006-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0996240

上书时间2024-06-3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年谱比较详尽准确地收集使用了有关顾随生平、思想及著述等方面的资料,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顾随一生的生活道路、思想演变和创作历程。年谱纪年采用公历;公历纪年后注干支;1912年以前注旧历年号;1950年以前注民国年号。

目录
凡例
1897年(丁酉清光绪二十三年)1岁
1898年(戊戌清光绪二十四年)2岁
1899年(己亥清光绪二十五年)3岁
1900年(庚子清光绪二十六年)4岁
1901年(辛丑清光绪二十七年)5岁
1902年(壬寅清光绪二十八年)6岁
1903年(癸卯清光绪二十九年)7岁
1904年(甲辰清光绪三十年)8岁
1905年(乙巳清光绪三十一年)9岁
1906年(丙午清光绪三十二年)10岁
1907年(丁未清光绪三十三年)11岁
1908年(戊申清光绪三十四年)12岁
1909年(己酉清宣统元年)13岁
1910年(庚戌清宣统二年)14岁
1911年(辛亥清宣统三年)15岁
1912年(壬子民国元年)16岁
1913年(癸丑民国二年)17岁
1914年(甲寅民国三年)18岁
1915年(乙卯民国四年)19岁
1916年(丙辰民国五年)20岁
1917年(丁巳民国六年)21岁
19侣年(戊午民国七年)22岁
1919年(己未民国八年)23岁
1920年(庚申民国九年)24岁
1921年(辛酉民国十年)25岁
1922年(壬戌民国十一年)26岁
1923年(癸亥民国十二年)27岁
1924年(甲子民国十三年)28岁
1925年(乙丑民国十四年)29岁
1926年(丙寅民国十五年)30岁
1927年(丁卯民国十六年)31岁
1928年(戊辰民国十七年)32岁
1929年(己巳民国十八年)33岁
1930年(庚午民国十九年)34岁
1931年(辛未民国二十年)35岁
1932年(壬申民国二十一年)36岁
1933年(癸酉民国二十二年)37岁
1934年(甲成民国二十三年)38岁
1935年(乙亥民国二十四年)39岁
1936年(丙子民国二十五年)40岁
1937年(丁丑民国二十六年)41岁
1938年(戊寅民国二十七年)42岁
1939年(己卯民国二十八年)43岁
1940年(庚辰民国二十九年)44岁
1941年(辛巳民国三十年)45岁
1942年(壬午民国三十一年)46岁
1943年(癸未民国三十二年)47岁
1944年(甲申民国三十三年)48岁
1945年(乙酉民国三十四年)49岁
1946年(丙戌民国三十五年)50岁
1947年(丁亥民国三十六年)51岁
1948年(戊子民国三十七年)52岁
1949年(己丑民国三十八年)53岁
1950年(庚寅)54岁
1951年(辛卯)55岁
1952年(壬辰)56岁
1953年(癸巳)57岁
1954年(甲午)58岁
1955年(乙未)59岁
1956年(丙申)60岁
1957年(丁酉)61岁
1958年(戊戌)62岁
1959年(己亥)63岁
1960年(庚子)64岁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顾随未刊诗词辑注
后记

内容摘要
 年谱叙列按年、月、日次序,无日可考者系月,标明月份;无月可考者系年,以“是年”标明。年谱在每年开始,编入一些背景材料:与谱主有关的(包括政治、文化、教育及学术大事);与旧体诗词创作和研究有关的,这一项用不同于正文的字体排印,以示区别。年谱著录已知的谱主全部著述,所有著述按撰写日期编排,不知撰写日期者,按发表或出版日期编排;一
部分顾随生前并未结集出版,由后人根据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著述,则据听课笔记记录的时间,编入相应的年份;研究著作,介绍其主要内容、写作经过、摘引观点及重要论述;文学作品,除重要篇章略加评析外,其他则仅列篇名。著作出版情况,以2005年(编撰本谱之时间)为截止期。年谱引用资料,除书中直接注明外,全部列入附录中的主要参考文献里。

精彩内容
 3月末4月初,先生写给卢伯屏的信中说:“八大家文,柳文尚稍好,其余都在不足观之例:近来弟此种成见亦甚深。大约吾辈古文程度又进一步矣。”在同一封给卢伯屏的信中(3月末4月初),先生说:“来函中有云杏花残,桃花放。但青地则桃花杏花都无消息,大约植树节后或可放华耳。”在4月8日写给卢伯屏的信中,先生录呈《鬲梅溪令》一首,其“序”云:“得屏兄书,谓。不出门,闻人言,杏花已残,桃花将放矣’不禁怅然,赋此答之。”词云:“得书争不忆从前:绕湖边,是处夭桃初放杏初残,锦城花正酣。济东徒自有青山,弄轻寒;不道春来此地太姗姗,可怜三月三。”4月12日,在写给卢伯屏的信中,先生告知伯屏:“昨晚独坐无聊,因披衣启户(弟室有一小门,可出校外,不必走大门)人市内电影园中,枯坐三四小时,见银幕上人物倏出倏没,甚好玩。但不如在京听戏时之兴高采烈耳。”又向伯屏剖析自己:“弟自今始知弟之性情,不宜于山林生活。日日在都市中受各种颜色及嗅味之刺激,方能发为愤世嫉邪之文章。”从3月21日先生约请伯屏来青看樱花开始,先生几乎每信都给伯屏报告樱花消息:3月24日信中说:“樱花节来否?到节大约廿余日。”4月11日信中说:“樱花大开,还须十余日。”4月12日信中说:“樱花一周后即大开
,千万同慧修来。”4月18日信中说:“你见慧修来没有?他几时来青?”4月20日,先生得知伯屏患痢疾,非常着急,信中除嘱咐伯屏尽快就医服药,争取除去病源外,还安慰伯屏:“青岛樱花,能支持一月,此刻才开,来日方长。兄几日大愈,再命驾来青,亦勿以此焦急。”4月22日信中说:“下周能来最好。……樱花玉兰,近都已在盛开期间矣。”由此可见先生与伯屏极
为深厚的兄弟情谊,也可见先生想尽快见到伯屏的急迫心情。
4月24日上午11点,卢伯屏到青岛,住先生在胶澳中学的书室中。
4月25日,先生在写给卢继韶的信中,谈及近中情怀,先生写道:“樱花近日开得灿霞堆锦,中国花惟海棠差胜其娇艳,而逊其茂密。我日日往游,无间晨夕。惟近中情怀,凄凉益甚,每对好花——以及好月好酒——辄恨无同心挚友,同赏、同玩、同饮也。昨日屏兄、次箫与我谈起吾五人大醉‘畹江春,一事。转瞬不觉三载,曷胜叹惋!少年人,好思前(?);因无过去之事可追忆也。老年人好想后(?),因其自觉前途亦无甚佳景也。……屏兄须发斑白,年事亦较我为长,而昨日一见面,三五句话后,便谈到其理想之学校。
P5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