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尔·波兰尼:撒旦磨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卡尔·波兰尼:撒旦磨坊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54 3.0折 59 全新

库存5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吴承浩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

ISBN9787523602140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1780924

上书时间2024-06-29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韩]吴承浩釜山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博士。曾在延世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担任社会教育学科特聘教授,现任釜山大学社会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韩国法教育学会理事。主要著作有《法律教育对青少年有关暴力态度的影响》《法律教育学入门》等。
[韩]尹炳哲毕业于东国大学美术系,曾为《卡通地理》《一本书中的BB汉字》《黑客帝国英语词汇表》《英语跳跃》《不,这是什么英语?!》《皮尔森韩国小英语》等书籍绘制插图。他还参与了斗山东亚、教学社、天才教育、Nexus等发行的教科书的插图绘制工作。

目录
第一章 市场经济的诞生 / 1
市场经济是自发形成的吗 / 3
中世纪以前的市场是怎样的 /7
中世纪的市场和城市 / 11
重商主义国家的市场 / 16
工业革命和撒旦磨坊 / 19
扩展知识丨库拉交易中的相互性和互惠性 /30

第二章 市场经济假设中的错误 / 35
追求物质幸福的经济型人类 / 37
优秀选择的标准 / 42
经济型人类所处的境况 / 48
扩展知识丨彼得·德鲁克见到的卡尔·波兰尼 /54

第三章 自发调节市场为什么不完美 / 61
市场认为的幸福条件 / 63
自发调节市场的原理 / 68
无法创造乌托邦的市场失灵 / 73
扩展知识丨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81

第四章 市场经济的双向运动 /87
虚拟商品的出现和社会解体 / 89
保护撒旦磨坊下的社会 / 99
市场和社会的结构性紧张 /104
扩展知识丨宪章运动 /113

第五章 探索新对策 / 117
无法存在的市场经济之虚构性 / 119
市场经济创造出的社会 / 124
全新的经济想象力 / 127
扩展知识丨蒙德拉贡合作社 / 133
扩展知识丨公平贸易 /136

结语 可以摆脱市场经济“神话”的新经济想象力的必要性 /140

内容摘要
我们生活在人们依靠理性创造出的许多“神话”之中。
在经济学的诸多学说中,是否也有一些“神话”?
人类真的只追求经济合理吗?
市场可以解决经济问题吗?
这些广为人知的理论和认知,是否被事实验证过?
事实上,经济危机的到来,往往会打破这些“神话”。
对这些提出质疑的人就是卡尔·波兰尼(KarlPolanyi,1886—1964),他被公认为是最有辨识力的经济史学家。在他的理论中,人们需要克服以往的认知,开发出关于经济的全新想象力。他认为“市场经济可以解决问题”的认知是虚构的,在本书中,我们将学习他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关于经济的困惑。

主编推荐
1.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频繁发生?我们不断地追求物质,为什么社会没有变得更幸福?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失灵了吗?2.跟随最有辨识力的经济史学家卡尔·波兰尼,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支配人类意识的市场经济“神话”,建立变革时代的新的经济想象力。3.幽默漫画、风趣案例、随机书签,没有门槛的“经典经济学轻松读”!运用伟大经济学家的智慧,创造更好的生活。4.18位影响当今世界经济的“经济学大佬”的核心理论,零基础学习职场人、学生不能不知道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精彩内容
市场经济是自发形成的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很多物品,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和鞋、学习用的书、打发时间的智能电视、和朋友们聊天的智能手机等,这些物品我们没办法自己生产出来,况且每个人的技能也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才能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把食物、衣服和鞋、书、电脑、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等生产出来。生产食物的人,可以把生产出来的食物卖掉,用得到的钱去购入需要的东西。只要有收入,我们就随时可以在市场上自由购买需要的物品。那么,这样的市场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先听一听那些主张市场经济是自发形成的人们是如何说的。
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类的本性,所以当人们把从事主业生产出的物品用于物物交换时,市场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假设一个人做鞋子做得很好,虽然他也会做其他事情,但还是尽最大努力生产更多的鞋子,用卖鞋子的钱来买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食物、衣服、家电,等等,才更有利于他实现利益最大化。
来看一下我们的日常。人们外出工作,用工资来购买生活必需品、电子产品、汽车,等——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大部分物品都是在市场中购买的。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物品不是我们自己生产出来然后自己使用的,而是把工作得来的钱用于购买这些物品。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市场结构当中。那么,这种市场中的生活结构是自然形成的吗?
当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所了解到的市场经济,是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经济制度。工业革命发生以后,引入了机器化的生产方式。当然,在工业革命以前也有用于生产的工具。比如铁锹。铁锹可用于在耕种时翻土,也可用于收获农作物,在夯实拍打土地时也会用到,还会被用来钉木桩。像这样,工具会在人们工作时发挥附属性的、多样化的功能。
但在工业革命以后的机器生产中,机器是用来生产物品的。人类的作用转变为在机器旁边进行辅助,最终的结果就是拥有了强大的生产能力,可以把生产出来的大量物品卖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比方说韩国有一家电子公司,它生产的计算机产品可以销售给全韩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为了让电子公司最大限度地卖掉已生产的产品并进行持续生产,就需要制度来发挥作用,这种人为创造出来的经济制度就是市场经济。
要想维持这样的市场经济,那些制造物品来销售的人就需要实现货币自由交易,因为只有那样才能找地建厂,才能雇用员工来生产物品。因此,市场经济中所说的市场不仅是销售所生产物品的市场。市场经济把非商品的劳动力、自然(土地)、货币商品化,让它们可以被交易,如若不然商品经济就无法成立。
那在市场经济成为经济制度以前,市场是怎样的形态呢?让我们一起回到市场经济出现以前的年代去看一下吧。
中世纪以前的市场是怎样的从原始社会到中世纪以前是存在交换行为的,此时进行交换行为的场所就是市场,但它与现代市场相去甚远。当时,人们需要的物品大部分都是自己生产自己消费,也就是自给自足型经济,因此没有出现社会分工。
交换的对象是自己没有的物品,交换通常是在不同地区之间达成。比方说有的地区产盐,这个地区的人会把盐给那些不产盐的地区的人,用来交换自己需要的铁器。交换的东西如何分配是根据当地的政治、宗教、身份等社会因素来决定的。当然,食盐生产也大致是由这些制度决定的。
地区间的物物交换,或者说交易达成的地方就是市场,市场的地理位置通常在某一地区的外围。这和现在是不同的,现在的市场通常是在我们周边,而从前的市场存在于生活之外,是用来交换本地区稀缺物品的场所。
那地区内部压根儿就没有市场吗?地区内部也是有市场的,但与现在的市场存在差异,现在的市场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大家听说过“赶集日”吗?赶集日指的是某个地区市场营业的特定日子,大家如果想知道当时赶集日是什么样的,可以想象一下现在的农村集市——这种定期赶集的形式在城市里基本看不到了,但在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还保留着这种习俗。有“五日集”“十日集”“半月集”等,赶集日的市场就像是举办庆典一样热闹。
我们再把时针往回拨一下。高丽时代有过一种叫“八关会”的活动。“八关会”是和佛教相关的一种国家活动,活动时有很多其他国家的人来到高丽,交换需要的物品。
举办宗教活动或地区庆典时会聚集许多人,人们会趁这个机会交换自己需要的物品,这就是当时的市场。平时人们自行生产生活中需要的东西,等到举办宗教或政治活动时再相互交换。
与现在不同,当时的市场并未与人们的全部生活建立关系,仅是地区风俗、宗教、政治等社会制度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
由上面的内容可以得知,交易产生在市场出现之前。各地区在交换物品的过程中,产生了为交易而设的市场,当然,市场并非是交易的必要条件。当时的交易的目的也不是通过大量生产物品来使利益最大化,而是得到本地区没有的东西。地区市场和对外市场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寻找本地区没有的物品时,需要的就是对外市场。各地区根据各自的政治、宗教、风俗来治理经济,也就是处理生产和分配问题。当时的社会,没有交易劳动力或自然(土地)的市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