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火说诗画经史(风月原本两无功)(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刘火说诗画经史(风月原本两无功)(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0.43 2.4折 42.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火

出版社万卷

ISBN9787547045398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2.8元

货号3844602

上书时间2024-06-29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

目录
春·读诗
  误会李白
  钱锺书不喜黄庭坚
  叶韵用典都有误
  入药入诗的栀子
  花间仅有一“菊香”
  秦观的七首《满庭芳》
  骨子里的宋词
  朱自清俞平伯喜欢的一首诗
  郭沫若的飞来飞往
  秋兴八首尾联对偶之美
  咏怀五首中的明妃
  屈原不喜陈艾
  中秋新词为谁填
  相思最苦是《西厢》
  “幽”于《牡丹亭》的意义
  “风月”原本“两无功”
夏·赏画
  回眸焦虑的山鬼
  忧郁渴望的湘夫人
  等待妩媚的少司命
  柔情侠骨的河伯
  在台北故宫看《怀素自序帖》
  古人之迹与古人之心
  留与肥耳作孟邻
  摇曳多姿态的题画诗
  猫咪永远是艺术家的宠物
  《大卫·科波菲尔》的插图及其他
  穿透灵魂和肉体
  艾敏与朱新建色情的形而上与形而下
  张扬孤独其实是赞美洁净
  中产阶层的焦虑与反动
  自我复制的范曾
  失去的工业与工业画
  “文人画”的缺陷
秋·研经
  《论语》如果只有第一节就好了
  学生可以在背后骂吗?
  真诚与伪饰同飞
  神的重建与大众的消解
  建议学生娃娃不要读经
  莫名其妙想起庄子
  吉凶互移可知道德
  “死”于“礼”的秩序
  复繁弃简与汉文化正统
  弘扬国学应在常识上下功夫
  “儒家”之“家”是自称的吗?
冬·习史
  从喧嚣到质疑
  从容与仓皇
  靠人力不靠巫术
  公民、政府与法律的互动
  君权制下不可能有自由
  孝文之“仁”与孝武之“功”
  我们还有没有“德性”
  “流浪官员”苏东坡的为官梦
  功名岂能梦断
  为魏忠贤修生祠是读书人的耻辱
  学学屈老夫子发点牢骚
  什么书让我读,什么书让我心动

内容摘要
 《刘火说诗画经史(风月原本两无功)》是文化批评家刘火的文艺评论集。该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谈诗,主要写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典故、艺术鉴赏、历史故事;第二部分谈了绘画,这其中不仅有中国的传统水墨山水画,更有现代印象派画稿、甚至狄更斯小说中的插画;第三部分是中国传统的儒家典籍,其中包括《论语》、《易经》和相关历史知识;第四部分是史学,这不光包括中国历史,还有文化史、人类史的内容。该书涉猎极广,引证繁多,文笔流畅,读来非常轻松,又在轻松之余收获良多。

精彩内容
 入药入诗的栀子知道栀子的时候,应该是我当知青的第二年——1973年。本来,我下乡的生产队是完全用不着去种栀
子的,但为了赶潮流,把下半个生产队的一些荒地栽上了栀子。那个时候,它不叫栀子,而叫的是“黄栀
子”。
下乡的生产队,是南楠竹、杉木和别的一些杂树共生共荣的山区队。不过,离坝区生产队近坡的杉木、杂树,左一根右一根地让人偷砍了。原来不觉得,可是耐不住时间的流逝和偷砍的大胆,原来还有零零星星的小树子,不经意就成了残次林了。无奈,有头脑的生产队队长,发布指令种黄栀子。原因是那时大兴合作医疗、大办赤脚医生,还说,公社、供销社和区供销社都在收黄栀子。于是,就把近坝区的一溜残次林挖了出来,种上了黄栀子。那个时候,我知道了黄栀子,也知道了黄栀子是一味中药,是一味管清热镇痛的中药。不过,我却没有见过那遍地的黄栀子开
的花。可能那时没有注意黄栀子的花,只注意了黄栀
子的果实。栀子花是洁白的,倒是栀子的果实的颜色是褐黄色,印象很深。还有就是花是不能卖钱的,只有它的果实才能卖钱。
闻到黄栀子花香时,已经是三年后读师范学校时的事了。
其实,满园栀子的不是我就读的学校,我就读的学校就只有图书馆门前的一条很短的小道上有,而且长得稀稀疏疏。满园栀子的是离师范不远的一所部队
医院。医院里的栀子才叫一个壮观。凡是医院的露天过道两旁都栽的是栀子,凡是医院的四四方方的一块一块的绿地,其界线都是栽的栀子。在我的记忆里,三八医院里,除了许多挺拔壮硕的香樟树外,满眼都是栀子了。一进五月,栀子便次递打开。到了五月末,清香且浓烈的栀子花,不仅笼罩了整个三八医院,而且弥散到与之相邻单位。于是,晚自习前的不多的时间,同学们就会三三两两来到三八医院,欣赏满院洁白素雅的栀子花,嗅闻清香动人的栀子花。那时这所部队医院是开放的,并不是说只有军人才能进到医院来,我们这些学生、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和住院的病人,不分彼此地享受着栀子花的素静和清香。但有一
点也让我好奇,在乡下看不到的黄栀子,却在三八陆军医院里看到。大约是结实的时候,像我们这些不是医院的人已经不关心了。或者,后来听说,栀子也分为许多种类,有些栀子只开花不结实,有些栀子则是专门结实,实便是要入药的。据《本草图经》称:栀
子遍种于南方,尤其是在四川,当然也包括从四川分治出去的重庆。也就是说,栀子的原产地就在既有平原但更多丘陵山地的四川。而介绍栀子花的功效时,都异口同声地写道: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泻火也好,清热也罢,那都是对身体而言,中医有一个最为神秘的指向,还认为中药对心理也有其积极
作用的。除烦?除什么“烦”呢?这是一桩让人费解的事。
在共有315首的《己亥杂诗》里,其中第250首即是咏栀子的。“去时栀子压犀簪,次第寒花掐到今。
谁分江湖摇落后,小屏红烛话冬心。”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已经对清王朝完全失去信心且力图改变的龚自珍来说,《己亥杂诗》大都充斥着不满和愤激的情绪。而这首咏栀子的诗,则是这般的清朗和舒畅,真是栀子清热散火解毒后对人心理上的奇效。其实栀子在唐宋文人的图景里,并不全是这般意象,往往是两厢交好、两厢爱意的意象。唐人施肩吾这样写栀子,“怜时鱼得水,怨罢商与参。不如山栀子,却解结同心”(《杂古词》)。与施大进士同时代但比其闻名得多的刘禹锡,写的栀子是这般的,“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到了北宋的“梅直讲”(梅尧臣官至“国子监直讲”)在专门栽种栀子时赋诗一首,“举世多植梨,而我学种栀。颜色固不别,良苦诚异
宜。团团绿阶侧,岂畏秋风吹。同心谁可赠,为咏昔人诗”(《植栀子树二窠十一本於松侧》)。一种非功利的栀子,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同心”指代的栀子就走进了诗人的胸襟,而可食可卖的(功利的)梨子,让世(俗)的人去种吧。此时,植栀子的人当是精神贵族了。大书法家,同时也是大百科家的欧阳询在其皇皇巨著《艺文类聚》里辟有“栀子”专章,除介绍栀子的源流和药用知识外,还引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眺和梁简文帝萧纲咏栀子的诗。所引之诗都在“素”之上做文章,栀子花,洁白,素雅。正如
在南朝诗风还没有脱尽的大唐,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在其《江头四咏》里专门为栀子造像: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五言近体在杜诗里,也许比不上杜甫的七言近体,尤其像“咏怀”五首、“秋兴”八首那样的律体。
即使这首五言律诗可能在杜诗中也算不上上品,但是能人“诗圣”法眼,栀子算得上是非常幸运的了。如
此,后人就把“诗圣”的这首咏栀子的诗看成是栀子诗中的翘楚。明代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甚至认为,杜工部咏过后的栀子就不开花了。“抽白媲黄总称才,谁
遣山栀入画来?似为诗家少知己,杜陵吟罢不曾开。
”在李东阳看来,栀子经过大唐两宋后,传到李东阳时,才遇到了懂栀子的人。栀子是专为“诗圣”而生
而长而开花的,同时等了若干年后才找到了明中期文坛领袖李东阳这般的知音,栀子才又重新绽放。
洁白,素雅。以诚识人,以诚相知。
我喜栀子。不完全为了追忆三十多年前的知青岁
月,也不完全只记得栀子诗的诗意,倘若纯粹一点地说,那就是栀子的清香,可以充溢整个屋子,让似水流年、平淡无奇的日子稍稍有些变化。况且,栀子的花期很长,远比桃花、李花、樱花、梨花长。何况,桃花、李花、梨花在花飞花瘦的日子,总给人些许伤感,而栀子却没有这般的情绪。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栀子便从青绿厚实的叶片中伸出头来,打开它洁白的身姿。一直要开到五月的端午,即便过了端午,栀子花依然精神地开着,好让初夏接着暮春,好让花儿们从春一直开到夏。在栀子花开的时节,我总会隔三差五地把它们从花农的篮子里,或者花农的背篼里买上几束插在水晶花瓶里。这时的栀子,肯定不是入药的意味,也不完全是人诗的图景,更多的是,栀子洁白且清香四溢。
P17-2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