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启蒙现代性的关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启蒙现代性的关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84 2.3折 2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言会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08050

出版时间2015-05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29.8元

货号3221282

上书时间2024-06-27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胡言会,1979年8月生,安徽全椒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后,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传播学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课题3项,厅级课题4项,在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本书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与启蒙现代性的双重关系
  第一节  概念阐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启蒙现代性”
  第二节  启蒙的东西方文化传统
  第三节  知识与伦理关系中的马克思主义和启蒙现代性
    一、知识维度
    二、伦理维度
  第四节  现代性的伦理视角何以可能
第二章  人格伦理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伦理追求
  第一节  李大钊的人格伦理
    一、李大钊的“宜人性”人格
    二、李大钊的“内倾型”性格
    三、李大钊的“道德体悟”与中国传统文化
    四、李大钊的“道义”精神
  第二节  “知”、“情”、“意”与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一、社会主义“知”、“情”、“意”的提出
    二、超越性与“主义”之争
第三章  “调和论”:李大钊吸纳多元文化资源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李大钊“调和论”的提出
    一、文化论争与“调和论”的形成
    二、李大钊的现代性感悟与“调和论”的形成
  第二节  李大钊“调和论”的内涵
    一、“调和”的一般内涵
    二、李大钊“调和论”的内涵
  第三节  “调和论”:马克思主义吸纳启蒙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第四章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多元思潮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物心”关系论与多维现代性的追求
  第二节  多元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从梁启超到孙中山
    一、梁启超:进化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刘师培:政治知识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孙中山:“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知识与伦理的双重构建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问题
    二、民主、博爱与马克思主义伦理
    三、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译介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构建
第五章  《什么是新文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初构建
  第一节  现实主义与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的泛化与新文学理论
    二、文学的写实主义与意识形态的伦理关怀
  第二节  文学与人道主义
    一、人道主义与中西文化资源
    二、人道主义内涵的转换
    三、“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第三节  “真美”与社会主义文艺美学
    一、时代对李大钊的影响
    二、李大钊的关学修养
    三、社会主义文艺之美的设想
第六章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的文艺创作
  第一节  “道义”与“妙手”的内涵
    一、“道义”的一般内涵
    二、“妙手”的一般内涵
    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由来
    四、“五四”时代与李大钊“道义”、“妙手”的提出
  第二节  论李大钊的文艺创作
    一、李大钊文艺作品中的“道义”世界
    二、“妙手”与李大钊文艺作品的艺术世界
第七章  人的解放:李大钊构建早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启示
  第一节  启蒙、救亡、解放:李大钊早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重使命
    一、“启蒙与救亡”论
    二、启蒙、救亡、解放
  第二节  人的解放: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使命
    一、塑造多元并包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品格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立场
    三、勇担“道义”精神,追求文学的人道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胡言会编著的这本《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启蒙现代性的关系)》立足启蒙现代性、中国传统文化与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复杂关系,还原多元文化的交汇、碰撞与蒸馏过程,研究李大钊在现代性知识与伦理的双重叙述中建构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内在逻辑。重点阐述了李大钊的多元文化调和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文学意识形态、平民文学、文学人道主义、启蒙与救亡关系等。
在此基础上,探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启蒙现代性之间互渗、互构和超越的基点和路径,并提出自己的创新性见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