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苏教育交流的演变/中外教育交流研究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俄苏教育交流的演变/中外教育交流研究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65 2.7折 3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纯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2597

出版时间2010-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2423132

上书时间2024-06-27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余子侠(余子峡),湖北蕲春人,1953年生,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先后获得哲学学士、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两级研究生指导教师、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兼职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独撰及合著《山乡社会惫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等学术专著多部,主编(合作)“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日本侵华教育全史》、《湖北考试史》等大型学术著述多套,另参加《陶行知教育学说》等学术著作的编撰。
刘振宇,男,1980年生于辽宁鞍山,祖籍河北,现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2009年9月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攻读教育史专业博士学位,方向为中外教育交流史。自2005年以来,先后主编、参编学术专著5部,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3项,在有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
张纯,女,1974年生,贵州安顺人,布依族,现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讲师。2008年9月入华中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参与《当代教育实验史》、《特殊教育史》、《中国教师史》等学术专著的编写,并公开发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教育交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等学术论文近10篇。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中俄教育交流的发轫与初成
  第一节  教育交流的前奏:元至清代前期的中俄关系
    一、元代的中俄关系
    二、明代的中俄关系
    三、清代前期的中俄关系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的里程碑:俄罗斯文馆的办理
    一、俄罗斯文馆创立的背景
    二、俄罗斯文馆的建立与发展
    三、俄罗斯文馆的组织运作与教学活动
  第三节  清末民初的中俄教育交流
    一、“随使游历”与派遣学生留俄
    二、建立各类俄语教育机构
    三、沙俄在中国边疆地区的教育活动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中苏教育交流
  第一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留苏教育
    一、留苏热潮的时代背景
    二、留苏学生的派遣过程
    三、留苏学生的留学情况
  第二节  国民政府治辖下的中苏教育交流
    一、苏俄教育思想的译介传入
    二、苏联支持下的军事教育
    三、民国时期的俄语教育
    四、其它领域的教育交流活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苏教育交流
    一、中共教育事业的苏联影响
    二、留苏教育的延续
第三章  共和国初期的中苏教育交流
  第一节  建国初期中苏教育交流的演进程序
    一、历史准备
    二、热潮初起
    三、“蜜月”欢度
    四、热潮遽退
  第二节  建国初期中苏教育交流的主要内容
    一、两国留学生的互派
    二、两国教育团组往来
    三、苏联教育专家来华
    四、苏联教育书籍译介
    五、两国高校校际交流
  第三节  建国初期中苏教育交流的时代特点
    一、不对等性明显
    二、政治色彩浓烈
    三、全方位的渗透
    四、由反思而批判
  第四节  建国初期苏联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一、新型学制的确立
    二、教育内容的更新
    三、教学组织与方法的改进
第四章  “文革”至苏联解体时期的中苏教育交流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中国有关政策调整
    一、中苏关系背景的变换
    二、中国留学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苏教育交流的复苏轨迹
    一、中苏教育交流的中止期(1967-1982)
    二、中苏教育交流的逐渐恢复期(1983-1988)
    三、中苏教育交流的正常发展期(1989-1991)
  第三节  中苏教育交流的主要内容
    一、留学人员往来
    二、教育团体互访
    三、教育书籍引译
  第四节  中苏教育交流的时代特点
    一、通过“间接”了解苏联教育来打开局面
    二、语言文字学习是教育交流的突破口
    三、高中等教育层面为教育交流主流域
    四、政府官方交流是教育交流的主渠道
第五章  苏联解体后的中俄教育交流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的历史背景
    一、中俄政治外交关系的建立
    二、中国对外教育政策的完善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的进展趋向
    一、中俄教育交流的上升时期(1992—1999)
    二、中俄教育交流的发展时期(2000—2005)
    三、中俄教育交流的提速时期(2006—  )
  第三节  中俄教育交流的主要内容
    一、两国留学生的互派
    二、教育团组及人员的往来
    三、译印苏俄教育书籍和研究苏俄教育专著
    四、语言文字交流与学习
    五、高校展与高教论坛
    六、中俄大学校长论坛
    七、中俄大学生艺术节
    八、中俄中小学生夏、冬令营
    九、两国高校间联合办学
  第四节  中俄教育交流的主要特点
    一、自费生为留俄生主体
    二、教育交流渠道多样化
    三、教育交流领域多层化
    四、教育交流内容多元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