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减负(快速清理无效的人际关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交减负(快速清理无效的人际关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74 3.1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维文 著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53727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30823584

上书时间2024-06-21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三大要点,五大原则,数十个典型案例!给社交减负,你才能获得高质量的人脉。
百万级畅销书作家李维文最新力作,别让无效社交害了你!
数量永远赶不上质量,这就是社交的本质,一个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的朋友,远比一百个“点赞之交”来得更为重要。前者为我们提供宝贵的人生正能量,后者却只能用来打发时间。
疯狂地追求社会认同,也许能让你在社交中收获到更多的满足感,但是通过放弃自己的个性来迎合这个社会,一定会让你失去更多。
社交减负的过程可以比喻为一棵树,我们只有剪掉树的枝叶,才能把营养尽可能多地分配给树干和下面的根须,为树根提供继续向下生长的动力,这就是聚焦和“深耕”。

作者简介
李维文,资深公共关系培训专家,旅美华人,致力于六度人脉的理论研究和实战。他与美国政坛神秘的“公关黑手”史密斯联合成立了一家公关公司,并参与了多起世界级企业的收购谈判。近年来,他逐渐从商业舞台的叱咤风云转向自己更感兴趣的政商舞台的人脉公关领域。曾任切尼总统竞选顾问组成员。著有畅销书《六度人脉》系列与《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他的每一本书都斩获“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荣誉。

目录
第一部分  根源探索:停止无效社交
  第一章  过度社交正在“杀死”我们的生活
    时间都去哪儿了
    朋友很多,但你仍然孤独
    人脉丰富,却仍然寸步难行
    你的朋友有多少是“垃圾人
    什么是过度社交
    知识点回顾
  第二章  我们为什么会过度社交
    功利心态:多个朋友多条路
    害怕孤独:我不想成为不合群的人
    依赖心理:我需要有人替我做决定
    缺乏存在感:我需要更多的人肯定我
    愧疚心理: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邀请
    知识点回顾
第二部分  群体接触:社交减负
  第三章  人际关系的本质
    社交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
    人际关系的三个圈层
    知识点回顾
  第四章  保留优质的人际关系,提升朋友的质量
    交心的朋友不必多,有几个就可以了
    人际交往应该相互享受,而不是互相拖累
    有四种人我们一定要结交
    知识点回顾
  第五章  清理无用的人际关系
    社交减负五大原则
    通讯录中70%的联系人可以立刻删除
    区分“工作关系”和“生活中的朋友
    你的手机多久没有关机了
    减少主动的社交曝光,适度保持神秘感
    知识点回顾
  第六章  如何认识厉害的人
    朋友很少,也不要“病急乱投医
    为什么你认识他,他却不认识你
    寻求价值匹配,展示你被人需要的东西
    厉害的人时间有限,如何向他介绍你的想法
    “茶水间社交”三原则
    知识点回顾
第三部分  自我提升:能力是1,人脉是后面的0
  第七章  学会享受独处
    做一个“享受独处”的人
    在独处中潜心修炼,为梦想努力
    开列“社交清单”,建立“自律时钟
    行使我们的“不知情权
    知识点回顾
  第八章  能力是1,人脉是0:提升你的内在力量
    让自己成为优秀的人,而不是忙着社交的人
    要有让人感到舒适的能力

内容摘要
 被社交所累,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出于巩固人脉的心理,我们会有意地与认识的人多接触;为了拓展社交圈子,我们还会不断地认识新朋友。然而由于不会判断人际关系的价值,我们常常被这种无意义的忙碌拖累,这就是无效社交。
无效社交无法将人际关系转化为有效人脉,而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可能已经深陷社交泥潭。
本书作者李维文倡导人们进行社交“减负”。他在书中揭示了被无效社交所累的现代人的处境,教大家识别无效社交,清理无效人脉;并且从典型案例中提炼出社交减负的五大原则,帮大家获得真正高效的人脉,提升社交质量,为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创造优良的社交环境。

精彩内容
 时间都去哪儿了国外一项关于人们使用社交工具时长的研究发现:即便以保守的数据计算,每个人一生中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总时长也至少达到了五年零四个月,比人们花在吃饭上的时间还长。其中,每个人平均每天在脸书(Facebook)上花掉35分钟(这个数据正飞速增长),在色拉布(Snapchat)上也要花掉25分钟。算起来,人们每天花在这两种社交软件上的时间足足有一个小时。
我们耗费这么长的时间,无一例外都是在社交:聊天、分享信息、交新朋友、维护关系,顺便打打游戏。从打开手机的那一刻起,时间就启动了加速模式。你以为这些时间都拿来做所谓的正事了,其实并不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浪费时间的行为,总是在事后才发现自己做的事情与社交没有多大关系。
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占据了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机会思考真正对生活有意义的问题。
不是在交朋友,就是在交朋友的路上“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说,微信占用了人们太多的精力。他毫不讳言地称微信用户的使用频率太高了,脱离了原本把它开发出来用于帮助人们高效社交的目的。张小龙还认为,我们朋友圈里的无用信息太多,缺乏实质性的作用,却让许多人深陷其中。也就是说,我们在社交工具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但人际互动的效果却很差,这种感觉是很糟糕的。
我们为什么执迷不悟,把大把时间花在社交上?
第一,认知误区,觉得朋友多了好办事。“社交决定一切”的错误观念让人把主要精力放到了结交朋友而不是自我提升上。这种对社交的误解,导致社交文化的扭曲。
出于功利的目的交友,使得“社交”这个词逐渐变味。
第二,害怕孤独。许多人由于受到性格、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内心有深深的孤独感,对朋友有很强的依赖性。
他们离不开别人,需要他人的肯定才会有存在感和安全感

第三,受到环境和工作的影响。如果我们所处的环境及从事的工作对人际关系十分依赖,那么社交就成了我们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它会迫使我们在这上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第四,“上升焦虑”所导致的过度社交。现代人普遍存在“上升焦虑”,因为房子、车子、好工作以及子女的教育等,均处于一种过度竞争的状态。为了不落于人后,他们便在社交上下大功夫。他们想交到更好的朋友,好让人际关系成为自己上升的助力。
人们常说:“应酬不是万能的,但不懂应酬是万万不能的。”这是应酬专家用来安慰自己和别人的说辞。上次听到这句话时,我正准备走进办公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写字楼招待大厅的一位经理就在对他的下属如此谆谆教导
,要求他们务必专心学习社交礼仪,学会和别人联络感情,增加朋友储备,用工作之余的应酬搞好关系。不过,问题恰恰出在这句话上。他们宁愿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社交,也不想在能力的提升上更用心一些。(P4-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