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文(第十一辑)
  • 斯文(第十一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斯文(第十一辑)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3.57 6.5折 9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英德 主编 张德建 执行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20019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202981618

上书时间2024-06-07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郭英德,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筹)会长、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学学术史、中国古代戏曲领域的研究工作。
张德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筹)副会长兼秘书长。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国古代学术史、明代诗文研究。

目录
文体研究
《文心雕龙》与西汉王言理论的形态  李轶婷
《唐文粹》与《宋文鉴》的文体分类及其影响  熊碧?陈姗
从制度、文体看宋代举辟类文书的文章学意义——以举词、补词为中心  李法然
论元人赠序文新变  宋万鸣
明代自赞中的自我贬抑与士人心态嬗变研究  胡中丽

文学史专题
诗学名篇与文章典范:韩愈《荆潭唱和诗序》的两种读法及启示  熊湘
尺素金声:从私人信札看欧阳修的“集古”活动  周一凡

文学思想研究
南宋“文主刚气”说——以王十朋“刚气论”为核心  周沛
清代文学批评中的苏洵批判与话语权嬗变  诸雨辰

思想史专题
论桐城派学者李刚己的西学思想  靳晓辰

散文研究文献考述
《晦庵文抄》考论  张翼
新见明人胡缵宗文章考释  于晓川? 陈伟韬

桐城派研究评述
四十年来姚鼐研究述略  秦威威
桐城派对归有光的接受研究述论  张觅

书? 评
试论佐藤一郎《中国文章论》的学术特色及价值  张月
文章学与思想史研究相结合的力作——读《弘道以文—文评专书与清代散文批评研究》  蔡德龙

《斯文》稿约

内容摘要
《斯文》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协同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筹)共同创办的古代散文研究专刊。《斯文》每年两期,定期出版,采用大散文概念,包括古文、骈文、赋、八股等,以期扩大视野,充分考虑到中国古代散文的复杂性和历史发展。《斯文》(第十一辑)分文体研究、文学史专题、文学思想研究、思想史专题、散文研究文献考述、桐城派研究评述、书评七个专题,集中呈现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相关方面的前沿学术成果。

精彩内容
本辑终于编辑完毕,又拖延了交稿日期,心中颇为不安。近来有学者谈到学术研究中有不同追求,提出职业、事业、志业的境界差异,读来颇有同感。
本辑论文的每位作者都是以教书、研究为职业,按照职业要求写论文,发论文,是当然之义。我在这里权充执行主编,也是一种兼职行为。从事某个职业久了,不免沾上匠气,古人称习气,不自觉中就被塑造出来,于是心下总是缺少点什么,那么,这个职业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将学术研究视作事业,是否可以提升境界,从僵化的职业束缚中解脱出来?但一旦这样想,其实又回到古人所说的道德、政事、文章三分体系中了,所谓政事在具体情境中,又常被称为政业、功业,仍是一种附属于政治实用体系的一部分。事业是集体的,个体在体制中是分子式存在,个体无价值无意义,因此,很难将学术研究视为抽象而工具化的集体事业。个人觉得还是志业一词比较合适,志是个体自我之志,一
个人只有在学术研究中体会到乐趣,享受发现问题、解释现象的快感,享受思考的过程,才会真正将职业与兴趣结合起来。在编辑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诸位作者的用心,有的虽处于职业的初始阶段,但艰辛的研究之中,又多能表现出对学术的执着与兴趣,这常令我在枯燥的编辑工作中得到一丝满足。
本辑共收录文体研究论文五篇。李轶婷《〈文心雕龙〉与西汉王言理论的形态》以刘勰《诏策》篇为中心,结合西汉王言文本加以分析,使刘勰的简约论述得到丰富补证,并由此归纳出西汉王言理论形态。论文充分梳理了王言文体的历史、分化,梳理了从“诏体浮新”到“文同典训”的风格变化,其表达亦由“直白浅显”而“规范整一、广博古奥与渊深雅正”;又对策、制、诰、
敕四种不同类型的王言做了对应分析,指出其功能在于传达不同的政治思想与君王意志,而不同功能的王言具有不同的审美特性。通过互证,王言的历史、
文体、功能、审美、风格得到细致梳理,形成了一个逻辑闭环。
文体分类研究一直是学界比较关注的论题,尤其是总集中的文体分类,构成文体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熊碧、陈姗《〈唐文粹〉与〈宋文鉴〉的文体分类及其影响》是对《唐文粹》《宋文鉴》两部重要总集文体分类的研究,二者成书于不同时代,姚铉、吕祖谦有着不同的文体观念和分类标准,前者以古雅为标准,后者则以文为“鉴”,强调借鉴和实用价值。二书的文体分类整体上一致,但亦有较大差异,《唐文粹》设二级类目,各文体下或以功能,或以题材,或以体裁分,时有混乱。而《宋文鉴》则只有一级类目,简洁明了。总集编纂中的文体分类,虽受作者编纂主旨、文体观念影响,但还是会适应文学的时代变化,《宋文鉴》在这一点上是比较突出的,收录了不少《唐文粹》没有收录的文体,如上梁文、乐语。作者详细梳理分析这一现象,指出宋代文体分化、增殖的现象,与文学发展中雅俗融合有关。论文又对二书缺收文体,特别是词的现象进行了有益分析,指出其开启了后世总集不收词作的先例。《唐文粹》《宋文鉴》的文体分类对后世影响很大,与宋代古文运动的分化与整合的努力是一致的。 李法然《从制度、文体看宋代举辟类文书的文章学意义—以举词、补词为中心》是一篇从“活”的制度史出发,对宋代举辟类文书特别是举词、补词文体的研究。文体研究近年来虽为显学,但亦有模式化之弊。郭英德先生提出了体制、语体、体式、体性四分的文体形态学理论,又引童庆炳先生之言,指出“而任何一种文体都不是一种简单的拼凑或混乱的杂糅,而是‘文本的基本要素……在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和谐的、相对稳定的特殊关系,正是文本诸要素的完美的结合,构成了某一体裁的独特的审美规范’”(《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第22页),从理论上提出了文体研究的更高境界。但由于文体存在社会的复杂性,除了审美规范之外,还有很多突破的空间。本文不是对辟举文体的综合研究,最为突出的地方表现在通过对宋代举辟制度的研究和举辟文书中的举状、补牒的细密梳理,指出实际发挥行政文书职能的是公文的格套与押 署,而举词、补词则脱离了行政过程与文书体式。一般文体学研究中多以功能作为研究切入点,但对功能的理解不免狭隘,只关注其政治、社会等实用性方面,而忽视文化交际、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功能,本文正是在此有所突破,对脱离了行政功能的举词、补词文体做出深入理解。“补词便可以从补牒的公文形式,及其所代表的行政过程中剥离出来,在文章学的角度获得存在的资格与独立的意义,并代表了公文在阐发政论与感动人心之外的,宣示荣宠的功能”,“举词的文章学意义,便在脱离行政过程中的举状,进入文字交游之后得以显现”。在余论中,作者有更为深入的思考,从关系网络与文书集群两个方面推展开去,从而使我们仍然可以从制度、文体角度来理解这种文体,只不过角度的转换带来的是“活”的制度史,是生活在关系和交际网络中“活”的文体。 赠序文自唐产生以来,持续发展,渐成古文中的第一大文体,应用最广,存世最多。宋万鸣《论元人赠序文新变》对元代游历之风与请序之举的关系做了细致梳理,强调赠序文的实用性是赠序文大增的原因,广泛存在于私人交往 和官场交际活动中。尽管赠序文在流行实用写作中兴盛起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虚与委蛇、内容刻板的问题,但元人却整体上持“乐为人序”的态度,突破了传统的自主写作和师友限制。他们乐于为各类人物作序,一方面是敦学劝教,提携后进,另一方面是照顾游走四方士人的谋生需要,不失为一种通达的态度。这在明清也仍然如此,显示中国人对社会交往的积极心态。元人赠序对象比之唐宋更为广泛,包括官员、吏员、士人、术士、工匠、医士、道士、僧人、商人、乐人,还有如墨工、陶人、商人、艺人、理发师,的确是前所未见 的。由于“社会环境、士人生活、价值追求、现实审美等无不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无论是出于群体诉求,还是个人意愿,都促使各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发生 多样化的嬗变和突破”,赠序文也发生了“破体为文”的现象,如以史传入文,以明理为赠,以记体为赠序。对元代赠序文的全面梳理和研究为文体研究提供了生动具体的个案,虽然是传统的研究模式,但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像赞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体兼诗画,更兼之以独特的行文方式,早就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台湾地区衣若芬、毛文芳、谢佩芬皆有相关成果,大陆也有不少学者有相当丰富的研究。胡中丽《明代自赞中的自我贬抑与士人心态嬗变研究》一文从文人心态角度切入,从中提炼出“自我贬抑”这一普遍心态,并将在历史过程中的士人心态嬗变分疏为自谦、自贬、自伤,进而对其原因和背景做了简要分析。应该说,本文整体上是成立的,材料使用也较为充分。但基于心态问题的复杂性和心态嬗变的模糊性,这种整体描述是有缺陷的。个体心态 是整体心态构成的一分子,但宏观的群体视角无法代替个体的独特性,由于采取了整体视角,个体心态分析只是整体分析中的材料,因而未能深入,故本话题仍有提升的空间。 文学史专题栏目收录论文两篇。熊湘《诗学名篇与文章典范:韩愈〈荆潭唱和诗序〉的两种读法及启示》讨论的是诗学命题的文本逻辑问题,是一篇角度独特的研究论文。在研究中,将散文文本当作理论文本加以解读是惯用的方式,但在解读过程中,往往需要补足古人的理论逻辑。而观念或理论研究经常顺沿着既有路径和方法进行,习焉不察,多有迷误。作者文中以“观念的容器”概括了这种现象,陷于观念理路而不能自拔,指出在研究中应该避免观念史研究的先入为主和理论无意识状态,要关注文体表达的特性,如写作对象和行文安排。论文借助丰富文献,分析了此文作为集序开篇的典范性,回到古人的文章学情境之中,非常有说服力。这篇文章提示我们要注意散文文本的性质和写作对象、言说方式等问题,不能将其当作纯粹的理论文本,不能将这篇序文等同于专论,当我们用理论填补了行文的理论和逻辑漏洞的时候就已经远离文本本身了。 周一凡《尺素金声:从私人信札看欧阳修的“集古”活动》一文详尽梳理了欧阳修在“集古”过程中与诸好友同道的私人信札,为我们呈现了北宋士大夫交际文化运作方式的一个个案。欧阳修在长期的官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关系,通过这层关系,他广泛搜求金石碑刻,最终刻成《集古录》,成为开金石收藏鉴赏之风的代表性人物。本文的价值在于一方面理清了欧阳修“集古”的方式,正是广泛的人脉关系促成了集古的成功;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展现了北宋士大夫的交际方式:如何索求,如何回报,形成对完整的交往活动的回溯与描绘。 文学思想研究栏目收录论文两篇。养气说是古代文学中重要的理论概念,各种研究已经很多,出新不易。周沛《南宋“文主刚气”说:以王十朋“刚气论”为核心》以“刚气论”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就能够在历史和逻辑链条上把养气说梳理得更为丰富清晰。南宋以来,“文主刚气”说流行,开始出现一种新的变化,即将个人的内在涵养与外在政治表现、文学创作视作一个整体,而这种变化既与道德、政事、文章三分体系的建立有关,又以文学主张回应着时代要求。而这种回应又并不是被动配合,而是南宋士人主体意识的自然投射,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刚气说超越了自我修养和文学创作关系建构的传统养气论,强调政事、体制、士风、政风对这一概念的充实。作者以王十朋为典型个案,从他早年的以气论文至提出刚气说,形象地将这一理论概念的生成过程重现出来。 文学接受是多年来流行的一个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操作技术,研究成果众多,但也存在现象研究成分多的问题,拘泥于文学内部的接受因素,自说自话,不能更进一步。诸雨辰《清代文学批评中的苏洵批判与话语权嬗变》提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接受活动中存在一个话语权的问题,话语权主导 着士人,知道什么情况下说什么,什么该表达什么不该表达。同时,这种主导 并非强迫,而是合谋。作者通过清代文学批评中的苏洵批判来探讨这个问题,极具说服力。论文从身份地位出发,将参与者分为理学精英、下层士人、中层 文人三个层级,三个层级对苏洵的认识和评价差异极大:上层的理学精英更多地进行道德和思想批判,下层士子则着力于文章写作训练,对具有实践性的文章作法更为关注,而处于上下之间的中间阶层则在道德与文法之间找到以实用性为主的立足点。这种差别极大的评价又并非完全对立,而存在着主次之别,因而有转化的可能,生成出新的批评主张。 思想史专题的设置意在拓展散文研究的领域,深化散文研究,并提供有益的多学科的视野。本期刊发一篇文章。桐城“旧学”如何纳新是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有很大的阐释空间。靳晓辰《论桐城派学者李刚己的西学思想》是将晚期桐城派李刚己置于中学西学冲突与融合背景下的一篇专论。论文采用了非常朴实的写法,从李刚己在莲池书院所受的教育入手,梳理了西学对他的沁 润,如女性观念的变化,呈现出热情而平和、理智而坚定的境界。由民教冲突 中奉命编制“民教永远相安章程”引出《西教纪略》一书的编撰,从中梳理出李刚己对夷人“长技”之所出所自的深刻认识,兼容并包的态度,已经超越了时人“中体西用”的狭隘认识。同时,也谈到了他有感于新学之兴,“数千载之政治学术即将同归于澌灭”的沉痛忧虑。但仍能够保持开放平等的态度,并欲以西学之“实”补中学之“未备”。由于是专人论述,文章多有尚待展开之处,期望有更进一步的研讨。 散文研究文献考述一栏推出两篇论文。张翼《〈晦庵文抄〉考论》是一篇考论结合的文章,对经吴讷、崔铣二人连续编纂的《晦庵文抄》《晦庵文抄续集》的成书过程、编纂目的、篇目分合进行了详细考述。二书虽为初编、续编关系,但时代不同,编纂理念、目的各异,表面上的相同并不掩盖真实的差异。作者由选本之异论及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论》在嘉靖以来学界引起的争论,转而进入思想史论题,而这个切入点却是选本,这正是选本研究的新方法,为我们揭示选本不仅具有文学性、科举性,而且也是思想论争的阵地,显示了明代文学情境的复杂性。 辑佚活动以清人为最,成就突出,然多集中于早期文献,元明清存世文献众多,辑佚工作尚未展开,多在专门项目或专题研究有辑佚之举。于晓川、陈伟韬《新见明人胡缵宗文章考释》从他人别集、总集、方志中辑出胡缵宗佚文凡九篇,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胡缵宗的文学创作、文化贡献有一定作用,更能够 推进相关地方文化研究。 近年来,散文研究领域中,桐城派研究十分引人注目,既有悠久传统又能不断推陈出新,本期《斯文》推出两篇学术评述,是重要作家的研究史回顾。 姚鼐是桐城大家,研究成果丰厚,《四十年来姚鼐研究述略》做了细致分疏,分为文献整理、生平考察、文学研究、经部研究、四库和老庄研究五类,每一 类都有全面精确的学术史追踪,足见四十年来姚鼐研究成果的丰富和多学科共进的兴盛局面。作者细致追索、阅读各种文献,拈出其要义,指出研究的进展、观点的多样,又有反思和展望的情怀,常简要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深自有得,如指出姚鼐文辑佚虽多,但未能以新材料孕育出新观点,虽似苛论,但实为更高要求。如指出姚鼐全集尚未问世,但各种别集版本的发现、著述的整理、影印,仅可称中上之成绩,即是对姚鼐研究未来目标的一个希望。评述文章既要呈现作者观点,又要点出学术价值,看似笨拙工夫,但作为学术准备,又是必须。更进一层,则须进入作家精神世界,论文谈到吴怀东《〈登泰山记〉与义理、考据、辞章“相济”论》一文,不仅指出其论述更进一层,又评为“颇达作者精神幽眇之境”,可称对吴文的精深理解。 张觅《桐城派对归有光的接受研究述论》首先从桐城派对归有光接受内容层面做了详尽梳理,分为古文、时文两个领域,古文领域的研究着重从题材、 体制、文风、文道观、写作技法、评点法六个角度展开,时文接受则重视“以古文为时文”的理念继承。论文从四个方面梳理了学界有关桐城派祖述归有光的原因研究,又谈到桐城派对归有光批评的相关研究。在梳理过程中,作者并非只是检索式的,而是通览精研,扩大了梳理范围。同时,以学界研究状况为对象,但注意到同篇论文多重含义,并将其分解到相关研究梳理之中,问题提炼清晰。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学界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层面的接受研究和代表性人物接受研究两个层面;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缺憾,涉及诗歌、经学、史学领域及深层动因关系研究不够,创新性与深刻性不足;指出了扩展研究对象,综合多种研究视角的完善可能。 张月《试论佐藤一郎〈中国文章论〉的学术特色及价值》是一篇以论述形式写成的日本汉学著作佐藤一郎《中国文章论》的书评。《中国文章论》在中国出版后并未受到重视,作者认为需要认真对待,故从论述策略、内容特色、 学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佐藤一郎的论述策略采用专题式,点线结合的方式,不拘守按时代顺序,而采用类似于史书中的互见法方式,跨越时代,如在“唐宋古文的流派”一节,谈及元明清及现代杂文,实际上将唐宋古文放在更为系统完整的框架下进行论述,跳出了既有的框架。另一个策略是心理解读与文本阐释的结合,“不是用理性或者道德或者叙事的逻辑,甚至不是用强烈情感之流的带动,只把那些最轻盈、最细致、最转瞬即逝、最难以捕捉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一点尤为重要,反思我们的学院式研究,这些东西常常被有意清除,是十分可惜的事。在研究内容部分,作者举例指出佐藤先生的研究特色,具有跨学科的视角,如对王世贞、归有光、戴名世的分析,又如对古文声律、节奏的关注,对古文传承谱系的关注,又以日本学者的身份,专谈明代诗文对徂徕学统的影响,都精妙独到。在这些见解之外,作者还专门谈到《中国文章论》的方法论价值及其局限,有助于我们从海外汉学研究成果中吸取养分。 蔡德龙《文章学与思想史研究相结合的力作—读〈弘道以文—文评专书与清代散文批评研究〉》以读后感的方式对诸雨辰的专书做了简要评述。 清代是中国文章学的集大成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话、文章评点类著述,面对浩瀚的文献,如何切入论题是非常重要的。本书是诸雨辰博士论文的修订稿,属于专题研究,但作者没有拘泥于既有研究方式,而通过将文章学与思想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发现新话题,形成新的分析模式,实现了研究的突破。其要 点有三:一是士人心态研究,如对黄宗羲《金石要例》的研究,就抓住黄宗羲的思想转变和复杂心态及其礼制建设追求,从而对这部书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二是传统命题新说,方苞义法说是一个重要论题,前人论述很多,似 无剩义,而诸雨辰能别出心裁,认为方苞创造性地赋予了“法的独立价值与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强化了作为文才之士的文人之价值”,并不将其视为一个内在自足和固定的概念,而是流动的、变化的。三是经济观念、政治观念与文学观念的统合研究。如对梁章钜的研究,揭示了其“基本思维方式是控制、干预为主导,希望以一种绝对的合理性来统合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这就将经济、政治、文学观念统合在一起,而不是简单分论,实现了深入挖掘。鉴于读后感的体例,蔡德龙仅是做简要评介,书中有很多闪光点,需要读者细致阅读,方能于己心有戚戚焉。
《斯文》稿约一、本刊主要以中国古代散文为研究对象,因中国古代“文”之概念至广至大,故举凡与“文”相关之论题,除专研诗词、小说、戏曲者外,均可赐稿。 二、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审稿期为三个月,审稿期内论文请勿投他处。 三、本刊择文,唯质是取,不论作者出身,不限文章篇幅。来稿一经刊出,即赠样刊二册,并致薄酬(含著作权使用费)。 四、为便于作者投稿,本刊欢迎以电子文本投稿,本刊唯一指定投稿邮箱siwen@bnu.edu.cn。 五、稿件内容包括题目、署名、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5个以内)、正文、注释,项目、基金资助论文请在首页以注释形式标注,说明项目名称、编号。文末请赐示个人简明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供职机构、职称、学术职务、邮政编码、通讯地址、移动电话、电子邮箱等)。 六、请核实引文,规范注释,格式要统一。注释采用脚注、圈码的方式,每页重新编号。正文内所引用的书籍,请统一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等格式;所引用的文献请统一文章名、期刊名、年份期数等格式;古籍类文献则请注明篇名、所引古籍、卷数等信息。具体格式如下: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71页。 ②〔英〕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5页。 ③任继愈:《论儒教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④朱汉国:《民国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动》,《光明日报》1997年6月17日,第4版。 ⑤管志道:《答屠仪部赤水丈书》,《续问辨牍》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第88册,第73页。 ⑥RandolphStarnandLorenPartridge,TheArtsofPower:ThreeHallsofStateinItaly,1300-1600,Berkeley:CaliforniaUniversityPress,1992,pp.19-28.⑦HeathB.Chamberlain,“OntheSearchforCivilSocietyinChina”,ModernChina,vol.19,no.2(April1993),pp.199-215.七、本刊每年出版两辑,第一辑截稿日期为4月30日;第二辑截稿日期为10月31日。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斯文》编辑部,邮编:10087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