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耳曼中世纪文学(博尔赫斯全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耳曼中世纪文学(博尔赫斯全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9.11 4.2折 69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玛丽亚·埃丝特·巴斯克斯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88705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31455526

上书时间2024-05-27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JorgeLuisBorges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一九二五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吴尔夫、福克纳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

目录
\"【目录】:
i_ 序言?1_ 乌尔菲拉 
7_ 英格兰的撒克逊文学 ?17_ 史诗《贝奥武甫》 ?26_《芬斯堡之战》片段 ?28_ 前基督教时期诗歌 ?31_ 哀歌 ?36_《十字架之梦或之见》 ?39_ 琴涅武甫 
42_ 开德蒙?46_ 尊者比德 ?52_《布伦纳堡之战》 
56_ 《莫尔顿之战》 ?58_ 基督教诗歌 ?62_ 《提奥的哀歌》 ?64_ 谜语诗 
67_ 《动物寓言集》?69_ 《凤凰》?71_ 所罗门与萨图恩?76_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79_ 《坟墓》 
81_ 莱亚门,最后一位撒克逊诗人 ?84_ 结语 
85_ 德意志文学?92_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96_ 《穆斯皮利》?98_ 《救世主》 
101_ 《创世记》?103_ 维森堡的奥特弗里德 
106_《路德维希之歌》 ?109_ 十一至十三世纪 
114_《英雄之书》 ?117_《尼伯龙根之歌》 ?128_《古德隆恩》 
133_ 结语?135_ 附录 ?135_ 一、阿基坦的瓦尔特的逃跑 ?138_ 二、阿里奥斯托和尼伯龙根人 
141_ 斯堪的纳维亚文学 
148_《老埃达》?162_ 萨迦 ?183_ 古代斯堪的纳维亚吟唱诗人的诗歌 ?200_ 历史学家阿里?202_ 斯诺里· 斯图鲁松 
206_《小埃达》 ?220_《海姆斯克林拉》 
230_ 对斯诺里· 斯图鲁松的肯定 ?232_ 其他历史萨迦?234_ 所谓的古老萨迦?237_ 《伏尔松萨迦》 
247_ 萨克索· 格拉玛提库斯 
253_ 参考书目 ?255_ 译本 
?\"

内容摘要
\"【内容简介】: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他与阿根廷作家玛丽亚·埃丝特·巴斯克斯合作,将日耳曼中世纪文学介绍给读者,将源自同一个根系的三种文学汇总成了一部珍贵的著作。博尔赫斯认为日耳曼可以视作风俗、语言、传统和神话传说都较为接近的多个部族的集合体,其地理意义远不如民族意义。博尔赫斯对日耳曼古代文学有一份独特的热爱,他将几乎隐没于故纸堆里的史诗、诗歌、传奇故事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娓娓道来,仿佛一门由文学巨匠亲授的珍贵文学课,带领我们走近文学史里这个神秘的领地。\"

主编推荐
"【编辑推荐】:

圣诞节为何要挂槲寄生?
洛基心如蛇蝎,化身为女子,杀死了夏日神巴德尔?
《贝奥武甫》和《伊利亚特》的价值孰高孰低?
《尼伯龙根之歌》是如何影响了瓦格纳的创作?
萨迦、史诗、挽歌、埃达……英格兰的撒克逊文学、德意志文学和斯堪的纳维亚文学都源自同一个根系——日耳曼尼亚。博尔赫斯穿越悠悠岁月,回到一个比传说和神话更为古老的世界,将文学目前的这一瑰宝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叩响历史的余音。

"

精彩内容
\"【精彩书摘】:创作于公元八世纪的《贝奥武甫》是日耳曼文学中最古老的史诗纪念碑。这部史诗发现于一七○五年,当时是作为丹麦人和瑞典人的战争史诗被记录在一部盎格鲁—撒克逊的手稿目录中。这种错误的定义主要是因为史诗的语言太过晦涩,十八世纪初,英格兰的确有能够读懂盎格鲁—撒克逊散文的学者,但是没人能够破解一首我们业已判定为用人造语言写成的诗歌。 一位丹麦学者索克林被这份目录吸引,一七八六年专程前往英格兰抄写这份手稿。他花了二十一年时间来研究这份手稿,将其译写成拉丁语,并为其出版作准备。一八○七年,英国舰队入侵哥本哈根,烧毁了索克林的房子,将其多年努力的丰硕成果毁于一旦。爱国热情化身为野蛮人,化身为比《贝奥武甫》的编者更接近这位英雄的人,此前曾经将他带往 英格兰,而今全部扑向了他,将他的作品付之一炬。索克林从这场不幸中存活了下来,并于一八一五年出版了《贝奥武甫》的初版。这个版本,从今天看来,除了满足文学上的好奇心之外,没有别的价值。 另一位丹麦人,格伦特维神父,于一八二○年出版了这首诗的另一个全新版本。截至当时,没有任何盎格鲁—撒克逊语的词典,更没有介绍这种语言的语法书。格伦特维是从盎格鲁—撒克逊语的散文,甚至《贝奥武甫》这首诗本身学习的这种语言。他对索克林的版本做了修订,随后即刻建议用当时他仍未读过的手抄本的原件进行比对,自然,这样一来,他触怒了原先的那个编者。后来,《贝奥武甫》出现了多个德语和英语的版本。这些版本中,值得一提的有克拉克·霍尔与厄尔的散文版本和威廉·莫里斯的诗歌版本。?除去一些枝蔓的情节,史诗《贝奥武甫》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可以概括如下:贝奥武甫是耶阿特人某支的王子,耶阿特人居住在瑞典以南地区,有人把他们当作朱特人的一支,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哥特人。贝奥武甫率领他的民众来到了当时统治丹麦的国王赫罗斯加的宫廷中。十二年——十二个冬天,诗中如是说——来,格林德尔,一个沼泽中的恶魔,化身为巨大的人形,经常在漆黑的夜晚闯入国王的宫殿,杀害和吞噬他的勇士。格林德尔是该隐的后裔,他受到魔法的保护,刀枪不入。 贝奥武甫的拳头相当于三十个男子的力量,他许诺要杀死格 林德尔,只见他不带任何武器,全身赤裸地在躲在黑暗中等待着格林德尔。勇士睡下了,格林德尔把其中一名勇士撕成碎片,生吞活剥,连骨头都吞了下去,还大口大口地喝着勇士的鲜血,当他想攻击贝奥武甫的时候,后者紧紧拽住了他的胳膊,怎么都不撒手。两人搏斗了一番,贝奥武甫把格林德尔的胳膊整个拽了下来,后者叫喊着逃回自己的沼泽。他逃回去就是等死,巨型的手、胳膊和肩膀成了战利品。当晚人们开始庆祝胜利,但是格林德尔的母亲——“海之狼,海之女,海底深处的母狼”——潜入了宫殿,杀死了赫罗斯加的一位朋友,带走了儿子的那条胳膊。贝奥武甫沿着血迹搜索山谷和荒原,最后,他来到了沼泽。在沼泽的死水中他找到了温血、毒蛇和那名勇士的头颅。贝奥武甫全副武装,跳入沼泽中,游了大半天才游到沼泽的深底。在一个没有水、 却充满一种难以说清的光线的船舱中,贝奥武甫和这个女巫交起手来,最后用一把挂在墙上的巨型宝剑割下了女巫的脑袋,还把格林德尔的脑袋也从他的尸体上割了下来。格林德尔的血熔化了宝剑。最后,贝奥武甫重新回到沼泽上的时候,手里剩下了宝剑的剑柄和格林德尔的脑袋。四名壮士把这个沉重的脑袋运到了国王的宫殿。史诗的第一部分到此结束。 ?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