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立艺专美术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立艺专美术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1.74 6.0折 7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其旺

出版社江苏大学

ISBN9787568411615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0元

货号30733303

上书时间2024-05-27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沈其旺,字公尧,号云山樵夫,祖籍江苏梅州。美术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副教授,浙江省“2011计划”龙泉青瓷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浙江省丽水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丽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亚洲艺术教育协会会员。
曾在《文学研究》《民族艺术》《美术研究》《文学评论丛刊》《美术与设计》《连环画艺术》《中国美术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及国画作品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画册各2部。主持 等课题若干项,参与国家课题、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民国教育发展概况
  1.2  民国学制演变
    1.2.1  晚清学堂章程
    1.2.2  民国学制变迁
  1.3  研究现状及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民国时期美术教育与国立艺专(杭州)的美术课程
  2.1  民国时期美术教育
    2.1.1  民国美术教育模式演变
      2.1.1.1  初期:留学日本到借鉴西洋的效仿模式
      2.1.1.2  中期:“兼容并包”到“学”“术”分途的欧洲模式
      2.1.1.3  晚期:美国“通才”教育模式
  2.2  民国时期高校美术课程及其演进
    2.2.1  民国时期的美术学校
    2.2.2  民国时期高校美术课程的制定
    2.2.3  国立艺专(杭州)的美术课程
      2.2.3.1  国立艺专(杭州)的教育理念
      2.2.3.2  国立艺专(杭州)美术课程设置
第三章  民国时期国立艺专(杭州)中国画系课程研究
  3.1  国立艺专(杭州)的国画系课程教学模式
    3.1.1  中国画传统教学模式
    3.1.2  国立艺专(杭州)所倡导的“国美之路”模式
  3.2  国立艺专(杭州)国画系课程研究
    3.2.1  国立艺专(杭州)国画系课程的目的(目标)
    3.2.2  国立艺专(杭州)国画系的课程设置研究
      3.2.2.1  1928年国立艺术院国画系课程表研究
      3.2.2.2  1934年国立艺专(杭州)绘画系课表研究
      3.2.2.3  1939年国立艺专国画系恢复独立办学课表研究
      3.2.2.4  国立艺专(杭州)国画系相关课程标准研究
    3.2.3  国立艺专(杭州)国画系师资与人才培养研究
  3.3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国立艺专(杭州)西画系课程研究
  4.1  从“西学东渐”到“中西合璧”
    4.1.1  “西学东渐”
    4.1.2  “中西合璧”
  4.2  国立艺专(杭州)西画系课程研究
    4.2.1  西画系课程学制和目标
    4.2.2  西画系课程设置研究
      4.2.2.1  1928年国立艺术院绘画系西画组课表研究
      4.2.2.2  1930年国立艺专(杭州)绘画系课表研究
      4.2.2.3  1934年国立艺专(杭州)绘画系课表研究
      4.2.2.4  1943年国立艺专(杭州)三年制西画组专习科目表研究
      4.2.2.5  1943年国立艺专(杭州)五年制西画组专习科目表研究
      4.2.2.6  国立艺专(杭州)西画系相关课程标准研究
    4.2.3  国立艺专(杭州)西画系师资与人才培养研究
      4.2.3.1  国立艺专(杭州)西画系师资研究
      4.2.3.2  国立艺专(杭州)西画人才培养研究
  4.3  小结

内容摘要
 本书对民国时期杭州国立艺专美术课程的发生、
发展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全面动态的研究,考察其美术课程的结构、内容、性质、目标、效能、特点、实施方式、学时学分、师资与生源结构等情况,对当时学校美术教育的观念诉求及实现形式进行分析,并从历时性角度考察不同观念形态的流变过程与消长成因,探讨了不同时代对中国画多元教育体系的影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