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教养(定制更适合孩子的教养方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有效教养(定制更适合孩子的教养方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5 3.0折 4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淑敏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

ISBN9787568263863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0325887

上书时间2024-05-27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孩子的教养问题,是每一位父母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王淑敏著的《有效教养(定制更适合孩子的教养方案)》一书中收录了诸多作者在日常生活和教育实践中记录的案例,并对这些案例一一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分享了适合中国家庭的教养方法。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首先列举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错误教养思维;随后在第二部分里重点介绍及阐述了正确的教养方法;接下来在第三部分讲述了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自身的言行对孩子可能产生的种种影响;最后一部分则与读者分享了不同年龄孩子的成长特征,并建议父母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征定制教养方案。

目录
Part 1  那些错误的教养思维会害了孩子
  “慢”思维:“不急,慢慢来!”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慢教养
    教育,从孩子出生那天就要开始
  放养思维:“由着孩子去吧”
    给孩子应有的自由
    放养和放任一样吗
  护短思维:“我家孩子没问题”
    护短是害不是爱
    孩子有缺点不丢人
  溺爱思维:“有爸妈替你善后”
    你正在溺爱孩子吗
    不做孩子的清洁工
    孩子也要自己承担后果
  专制思维:“我是你妈,你得听我的”
    谁说小孩一定要听话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工具
    披着爱之衣的过度管制
  自以为是思维:“我的孩子我清楚”
    你的孩子你真的清楚吗
    孩子的“心思”别乱猜
    倾听孩子的心声
  挑剔思维:“你看人家的孩子多好”
    别人家的孩子真的那么好吗
    改变看孩子的眼光
  暴力思维:“不听话,小心我的巴掌”
    可怕的暴力思维
    冷静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恰到好处的爱与惩罚
Part 2  方法对了,教养就对了
  一切的前提:无条件地爱孩子
    学着接纳孩子的一切
    孩子不听话有方法
    换位思考,想到孩子心里去
    用温柔暖化一切
  位置对等:请蹲下来与孩子沟通
    命令是最差的沟通
    平等拉近亲子关系
    尊重,打开倾听之门
    一切均以“建议”的形式
  欣赏孩子:为孩子竖起大拇指
    请别吝啬你的“赞”
    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别被孩子的行为激怒
    父母要做好承兑,孩子才会信任你
  收起唠叨:勿让唠叨关闭沟通之门
    不做“唐僧”妈妈
    亲子沟通中的先入为主
    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说话
  学会倾听:做孩子的忠实听众

内容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如今想法比自己还多的孩子时,父母常常充满了各种管教的困惑。
王淑敏著的《有效教养(定制更适合孩子的教养方案)》力求通过改变思维进而改变行动,帮助父母和孩子形成更亲密的亲子关系,从一个个案例中总结出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经验、从教子误区中剖析出如何形成好的教养模式、阐释父母作为孩子榜样的力量、分析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推荐成功的教养方案……向读者呈现了有效教养的诸多细节,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便促进孩子阳光自信的性格形成,为孩子养成适
应社会的各种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个性基础。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本书的指引下,父母的育儿之路一定会走得轻松而不迷茫,幸福而又充满希望。

精彩内容
 放养和放任一样吗当人们对过去自由散漫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教育压力的不满情绪杂糅之后,“放养”一词便应运而生。所谓的放养,便是让孩子回归到更自然的成长环境中,给予孩子尽可能的自由,将选择权交给孩子,减少来自成人等外部世界的管束。倡导启发式的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崇尚自由,鼓励孩子们去表达、去创造、去选择、去发掘孩子们的天赋所在……这是看似相当美好的理想中的教育效果,但是却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差距。“放养”的界限很难掌控,放的尺度不足,便多了束
缚;放的尺度过大,则成了放任。
我们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楚,放养不是放任孩子像野草似的野蛮生长,而是在随意的表面背后包含着对孩子发展和教育方法的了解和熟
悉。
每个孩子从小到大,都会有很多不喜欢做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有些父母是这样做的:孩子小时候不喜欢自己走路,就常常抱着走;孩子上了幼
儿园,因为不喜欢离开家,就经常让孩子晚来早走;上学后因为孩子不喜欢学习,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父母就让老师换个孩子喜欢的方式教学;孩子不喜欢老师布置的作业,父母就允许孩子不写,或者帮着他完成……那么孩子喜欢什么?不用问也知道,喜欢自由自在,喜欢随心所欲,喜欢吃喝玩乐,喜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孩子所喜欢的这些,很难形成一个人良好的意志品质并养成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生存能力。
所以,为人父母,对于孩子的教养绝对不能事事由着孩子,要让孩子明白,不是他不喜欢的事就可以不做,人生会有很多的不如意,要学会勇敢面对。
到底要不要放养?怎样的教养才是科学育儿?
下面我们拿两个案例进行对比分析。
周建业,一个15岁的男孩,本来应该是初二的学生,却因打架导致同学重伤,在赔偿了同学大量的医疗费之后,辍学在家,开启了他另一段的“游荡”生活。这是一个从小被放任长大的孩子,需要
指出的是,周建业的父亲也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在周建业刚满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故意伤人入狱,母亲则在将他丢给奶奶之后,不知所踪。后来,父亲虽然出狱回家,但平时对他也是非打即骂
。不幸的是,奶奶也一样视他为负担,在他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另嫁他人。
自此以后,周建业生活里可以依靠的,只有他自己。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没有人关心照顾他的日常生活,更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一开始,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还只是觉得周建业比较偏激执拗、不合群,后来渐渐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