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祠稻米(农业技术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田野社会丛书
  • 晋祠稻米(农业技术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田野社会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晋祠稻米(农业技术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田野社会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2.67 6.3折 52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泽龙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60834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30244076

上书时间2024-05-27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苏泽龙,祖籍山西高平市,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项目,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 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教育强校工程、山西省软科学等多项研究项目。
先后在《中国地方志》、《社会科学战线》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等多部著作,曾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沧海桑田与晋稻发展
  一、历史时期山西的“水环境”
  二、因水资利与禾稻之美
第二章  水到渠成:晋水与灌溉体系
  一、“悬瓮之山,晋水出焉”
  二、“四河分水以周灌溉”
第三章  晋水源流稻花香
  一、晋水流域的农业生态
  二、传统水稻耕作
  三、晋祠稻米品质
第四章  传统稻作下的社会与文化
  一、传统稻作与乡村组织
  二、晋水与社会阶层
  三、晋水与民间信仰文化
第五章  制度、技术与晋祠稻作发展
  一、晋水灌溉新制度构建
  二、“组织与技术相结合”:乡村集体化制度的确立
  三、肥料、农具、种植方法与精耕稻作
  四、稻作改良与其他农作物种植技术发展
第六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一、晋水资源变化与水稻生产机械化条件
  二、典型示范:农业机械化的乡村实践
  三、水稻生产机械化与农业生产技术变革
第七章  稻作技术与国家乡村政治
  一、稻作技术发展与社会阶层变动
  二、稻作技术与乡村权力
  三、技术变革与社会控制
  四、“科学种田”与“农业机械化”的政治功用
第八章  稻米丰产与乡村经济重构
  一、新技术应用与水稻产量
  二、“农、林、畜、副”经济结构新变化
  三、技术要素与农民收益
第九章  稻作社会三十年变迁
  一、“新黄历”与农民社会生活
  二、“一大二公”的社会空间
  三、技术变革对妇女、婚姻的影响
余论在中国改造传统农业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描绘晋祠稻田生产的诗句。晋祠稻米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被称作“北米之最”。本书主要是研究集体化时期晋祠稻米耕作技术与社会变迁问题。为将这一问题论述得更加明细准确,作者用长时段的历史视角,研究了晋祠水稻的种植历史、传统稻田耕作技术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村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着力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晋祠水稻生产实现了由传统\\\"依水而作\\\"到\\\"技术种田\\\"方式的转变。在新农业技术实施的过程中,乡村社会也被纳入到国家现代化进程当中,围绕传统技术改造、新农业技术推广,晋祠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信仰乃至农民的生活、行为、思想都发产了重大变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