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志:5-8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英雄志:5-8卷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2.83 4.6折 180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晓|责编:杜东辉

出版社长江文艺

ISBN9787570221738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80元

货号31764000

上书时间2024-05-2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孙晓倾二十年心力全新修订。

 

书中无人不可以为英雄,贩夫走卒、市井小民、娼妇与公主、乞丐与皇帝,莫不可以为英雄。

 

 

 

这是长篇武侠小说《英雄志》的5-8卷,即第五卷《西出阳关》,第六卷《一代真龙》,第七卷《天下》,第八卷《金榜题名》。

 

《英雄志》于1996年开笔,2000年正式发行,至今已有二十年历史,为当代武侠界的重要作品,影响了一整代读者。

 

 

 

《英雄志》虚构了一个历史舞台,以明朝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为模拟,以“武英西征”为开始,以“景泰王朝”与“正统王朝”的兴替为主线,剧情贯穿五十年,出场三百多个人物,计四百多万字。

 

 

 

复辟是《英雄志》的主轴,随着政局变动带来的种种变化,逼迫每一位主角做出命运的抉择,是与非、罪与罚、死与降,他们的悲欢与遭遇的人性考验,重写了英雄的定义,这一段历经十年的漫长路途,总结为“英雄志”。

 

 

 

小说分为三大部,分别是“景泰王朝”(一西凉风暴至八金榜题名)、“复辟之战”(九神剑擒龙至十五镇国铁卫)、“正统王朝”(十六业火魔刀至二十六英雄再会)。

 

 

 

5-8卷,《英雄志》四大主角杨肃观、秦仲海、卢云、伍定远齐聚京城,步入他们的柳门生涯,开始与朝廷中的其他两大势力刘敬、江充抗衡,卢云和秦仲海护送银川公主远嫁边塞,伍定远因缘际会成了武功盖世的真龙传人,宁不凡退隐前与剑神卓不凡进行了平生后一战,卢云历尽波折,高中状元,看似柳暗花明,却是又一段曲折的开端。



作者简介
孙晓,生于台北市,年已知天命,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毕业,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公共政策硕士。1996年,开始创作《英雄志》,2000年,创办出版社“讲武堂”,发表首部长篇小说《英雄志》,此书篇幅浩瀚,结构宏阔,尤以深厚的人文思想和沉重的精神探索见长,被公认为具有“清明上河图”风貌的武侠小说。另有长篇小说《隆庆天下》。

目录
第五卷《西出阳关》
一 银川公主 

二 西出梁山第一人 
39 
三 昭君出塞 
94 
四 天朝国威 
110 
五 西疆第一武勇 
180 
六 忠义之心 
195 
七 天苍苍兮临下土 
235 
八 明月出天山 
258 
九 大难不死 
286 
十 可汗大点兵 
368 
十一 劝君更尽一杯酒 
398

第六卷《一代真龙》

一 神胎宝血符天录 

二 玄关叩险 
35 
三 南天门 
64 
四 万莫回头 
111 
五 各显神通 
150 
六 生死一线 
169 
七 一代真龙海中生 
183 
八 披罗紫气 
221 
九 浓情蜜意 
268 
十 风云将起 
275

第七卷《天下第一》
一 笨孩子 

二 长胜八百战 
18 
三 天下群英会华山 
37 
四 真人不露相 
75 
五 封剑归隐 
90 
六 天山传人 
127 
七 制霸天下 
144 
八 比武夺帅 
204 
九 神剑如我 
222 
十 江山代有才人出 
258 
十一 相命 
274

第八卷《金榜题名》 
一 歃血 

二 人生不相见 
24 
三 最后一战 
68 
四 男儿汉 
88 
五 京华秋色 
134 
六 命里有时终须有 
182 
七 打开天眼看文章 
202 
八 西角牌楼 
238 
九 决胜千里 
286 
十 春风轻拂杨柳岸 
309

内容摘要
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孙晓倾二十年心力全新修订。
书中无人不可以为英雄,贩夫走卒、市井小民、娼妇与公主、乞丐与皇帝,莫不可以为英雄。
这是长篇武侠小说《英雄志》的5-8卷,即第五卷《西出阳关》,第六卷《一代真龙》,第七卷《天下第一》,第八卷《金榜题名》。
《英雄志》于1996年开笔,2000年正式发行,至今已有二十年历史,为当代武侠界的重要作品,影响了一整代读者。
《英雄志》虚构了一个历史舞台,以明朝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为模拟,以“武英西征”为开始,以“景泰王朝”与“正统王朝”的兴替为主线,剧情贯穿五十年,出场三百多个人物,计四百多万字。
复辟是《英雄志》的主轴,随着政局变动带来的种种变化,逼迫每一位主角做出命运的抉择,是与非、罪与罚、死与降,他们的悲欢与遭遇的人性考验,重写了英雄的定义,这一段历经十年的漫长路途,总结为“英雄志”。
小说分为三大部,分别是“景泰王朝”(一西凉风暴至八金榜题名)、“复辟之战”(九神剑擒龙至十五镇国铁卫)、“正统王朝”(十六业火魔刀至二十六英雄再会)。
5-8卷,《英雄志》四大主角杨肃观、秦仲海、卢云、伍定远齐聚京城,步入他们的柳门生涯,开始与朝廷中的其他两大势力刘敬、江充抗衡,卢云和秦仲海护送银川公主远嫁边塞,伍定远因缘际会成了武功盖世的真龙传人,宁不凡退隐前与剑神卓不凡进行了平生最后一战,卢云历尽波折,高中状元,看似柳暗花明,却是又一段曲折的开端。

主编推荐
就像在无数个午夜里突然惊醒时胸口的那一丝热血,还会如毒蛇一般咬中你的心脏:此生为何而活?
《英雄志》,恰好就是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武侠小说。

二十年的旅程,新版《英雄志》将会是什么样的面貌?
英雄志新版,华文创作的异数,深度思考历史中的人心人性
一部跨出江湖的武侠小说

多年过去,某一天我突然发现一句暗号一样的话在悄悄流传: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惟有英雄志。难道金古级别的高手,又重现江湖了吗?带着因为太多的失望而导致的疑虑,我开始看孙晓的《英雄志》。
    起初的印象并不佳:文字拖沓、啰嗦,情节缓慢,几乎让我放弃。但是这里面有一些让我心动的元素,一些在其他武侠小说作家那里从来没有看到的细腻而有深度的描写。更让我吃惊的是他一章比一章写得好,于是我硬着头皮坚持了下去。苍天有眼,这一次,我终于得到了回报。到第七卷剑神卓凌昭大战各路英豪的时候(此书有二十多卷,到现在还没完),我终于看到了只有在金庸那里才能一睹的大手笔、大场面。这是一场堪称经典的车轮大战,各种花样层出不穷,巨浪叠出,而且一浪高过一浪,其头绪之繁复,文气之悠长绵密,甚至在某些方面犹胜金庸。
                                               ——复旦大学教授  严锋

精彩内容
一 银川公主初冬的朝阳缓缓升起,一点一点照亮了轻烟薄雾的北京,城楼的影子覆在青石大道上,有如帝皇无所不在的天威。昨夜残雪渐渐消融,但掩不住的寒意却从光秃秃的树枝上透了出来。宁静寒冷,和煦中自有一股肃杀。 冬日的京城,原来是这幅景象。 一名年轻将校跨坐在马上,目望远方阜成门。天才刚亮,只见他腰悬钢刀,肩披甲胄,紧锁的长眉下似有说不完的心事,挥之不去的书卷气,略略消弭了一身戎装的腾腾杀气。 看得出来,这人并非是世袭军户的武人,而是个落第从军的读书人。 “卢参谋!卢参谋!”一声声的叫唤敲破了初冬的宁静,雪地上一名小兵快步奔跑着,向那名年轻将校奔去,显然身有急事。 那小兵气急败坏,大声地叫着:“卢参谋!”那年轻将校陡地转过头来,脸上还带着一丝疑惑,似还不熟 悉旁人如此称呼,那小兵浑没留意这些细节,只大声传令道:“启禀卢参谋,秦将军有急事相寻,请你快快回到本营。”1那年轻将校点头道:“我立时便到。”两腿一夹马腹,如离弦之箭,纵马飞驰而去。 马蹄急震,不过一眨眼工夫,好大一片营帐已在眼前,只见正中一座帅营,两旁高挂黄色大招,上书“圣诏善穆侯征 北大都督柳昂天”十三个血红大字,正面悬着一面迎风招展的旌旗,上头却是一个大大的“秦”字。 帅营的布幔猛地掀开,一条大汉斜弯着腰,当先走出帐来,那人抬头看着初生的朝阳,眯起了双眼,朗声笑道:“好暖的日头!”日光映上这人的脸庞,却见他高鼻阔口,浓眉斜飞,眼 神满是睥睨,一脸天不怕地不怕的神气,那大汉见了奔驰而来的飞骑,嘴边却换上了淡淡的微笑,挤出了腮边几条深深的皱纹,足见是个饱历风霜的豪杰。 眼看参谋疾驰而来,那大汉笑道:“不坏!不坏!我命人传你回来,不过从一数到五,卢兄弟便赶来啦,嘿嘿,老弟还真 给我面子。”那年轻将校翻身下马,道:“所谓军法如山,军纪为治军之本,我身为参谋,又岂会坏了秦将军的规矩?”那大汉甚是高兴,说道:“江湖上都说你桀骜不驯,我怎么一点也没看出来?”那年轻将校道:“秦将军治下,天王老子都要乖顺,卢云不过是个硬脾气的小伙子,岂敢造次呢?”两人相顾大笑,满是惺惺相惜之意。 那大汉正是“火贪一刀”秦仲海,眼前那年轻将校不是别人,正是他费尽苦心寻来的参谋卢云,两人此次奉命保驾和亲,现下正等待着公主的仪仗车队出城。此番召唤,则是秦仲海生 2平第一回对卢云下令,一来想瞧瞧他愿否听命行事,二来也是测度卢云投军的诚心。 方今世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说秀才不值 钱,但人家好歹功名在身,与举人也仅一步之遥,焉知入伍后不会把军纪踩在脚下?岂料卢云毫无读书人的架子,一声令下,随传随到,对军令分毫不敢怠慢,秦仲海高兴之余,便大大夸奖了几句。 两人并肩驾马,忽听城北传来悠扬钟声,却是北安门外的钟鼓楼报时了,秦仲海颔首道:“卯时已过,看来公主即刻便要 出城,咱们得准备准备。”说着命人吹起号笛,只听呜呜的声音响过,众军士陡地齐声大喊:“拔营!”声音豪壮,仿佛要唤醒睡梦中的京城,五千兵卒随即拆卸营帐,只见他们举动利落,想来习练有素。 不到片刻,五千骑兵已然穿戴整齐,安安静静地排列在雪地上,等待秦仲海的号令。日光下只觉刀光耀眼,盔甲明亮,人人精神抖擞,说不出的整齐划一,足见治军之严。 秦仲海笑道:“我军气势如虹,卢参谋以为如何?”卢云赞道:“往日只听说秦将军治军森严,想不到一精如斯,真无愧将军威武之名。”秦仲海笑道:“你拍我马屁啊?你该说些话来骂 我才是,不然老子日后狂了起来,谁还敢说我一句半句?”卢云忙道:“我也是新入伍,凡事多看多听。”两人还待要说,却见传令驾马狂奔而来,叫道:“公主玉辇已到城外一里!”秦仲海点了点头,说道:“大军前队变后队,这就开拔,迎3接公主圣驾!”众军士暴吼一声:“是!”五千军马奔腾向前,蹄声隆隆,如击大鼓,如震天雷。 行不数里,只见远处两面大招高高地举着,上书“回避”“肃静”,前头百来名宫人手持丝鼓乐器,正自吹奏乐曲,乐声中公主的座车缓缓向前行来,玉辇漆金镶玉,宝异非凡,十六匹长腿白马分作四列,在前头放蹄慢跑,拉着座车前行。一名大臣跟随车旁,此人脚跨青骢玉马,身穿锦缎红袍,正是御史何大人。 秦仲海翻身下马,跪倒在地,道:“末将辽东游击秦仲海,特来迎接公主圣驾。”何大人点了点头,笑道:“有仲海在此,咱们此去定然平安。快快起来吧。”秦仲海正要站起,忽听一 个尖锐的声音道:“你这小子好生无礼!只看见何大人,却没见 到我吗?”秦仲海一怔,抬头一看,却见一人脸上扑着厚厚的白粉,嘴唇擦得红亮,怪模怪样地盯着自己,随即认出他便是大内副总管薛奴儿,只见他身边跟着十来个太监,想来都是东厂的人。 这薛奴儿是宫内的随堂太监,武功高,资历深,按理是一 个强援,只是他性情古怪,生平不知整害过多少朝廷命官。秦仲海眉头一皱,想不到这人也跟着公主前来,倒是麻烦一件。 薛奴儿冷冷地道:“你见到我,却怎地不拜见?”要是其他武将见了薛奴儿,必然卑躬屈膝,就怕得罪了此人,谁知秦仲4海一向胆大包天,此时见了这名“花妖”,却只皱了皱眉,不见其他。薛奴儿见他良久不动,当即怒道:“姓秦的,你愣在那儿做啥?不知道过来请安么?”秦仲海心道:“这不男不女的老妖不知在神气什么,且先给他一个下马威,压压他的气焰再说。不然这人愈加蛮横,日后要怎么办事?”他笑了笑,道:“原来是薛副总管驾到,方才一 时没瞧见,还请原恕则个。”说着便站起身来,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