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的世界
  • 庄子的世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庄子的世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9.53 5.8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景琳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39341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30764019

上书时间2024-05-2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景琳,男。1955年生于宁夏灵武,祖籍天津。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本科,1984年获北京大学古典文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研究,发表有《庄子对语言艺术的贡献》、《庄子内篇孔、颜形象考论》、《庄子内篇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关雎错简臆说》、《阮瑀略论》、《李白从璘辨》等有关中国古代文学、文化方面的论文数十篇。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寺院生活》《鬼神的魔力:汉民族的鬼神信仰》《中国鬼神文化溯源》以及长篇小说《缘分》等。1991年远游北美,创立加拿大渥太华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专职从事中国语言文化教学工作。徐匋,女。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宜兴。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1985年毕业于人大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0年赴美国科比大学东亚系任访问学者。现任教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外语系。发表有《温庭筠从宗密禅师结社考》《温庭筠开成年间事迹考》《略论武汉臣的老生儿》等论文。 著有《媒妁与婚姻文化》一书。自1983年以来,王景琳、徐匋合作发表有《庄、屈对神话传说运用之异同》《坛经与禅宗六祖》《说说惠能的顿悟》等数十篇有关中国文学、文化方面的论文,合著有《词体及其发展》《金瓶梅中的佛踪道影》《比目鱼校注》《历代寓言名篇大观》《庄子散文选》等书;并共同主编《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先秦散文精华》,撰写《红楼梦大辞典?诗词韵文部分》等。近十余年,两人为加拿大政府语言培训机构共同编写多种类型、数十卷汉语教材与培训课程。

目录
逍遥游的世界
  “鹏”也有所待
    一  什么是“逍遥游”
    二  “鲲”是鱼卵
    三  鹏是骑在风背上的
    四  天上地下都一样
    五  大鹏到了南冥又会怎么样
  蜩、学鸠与斥鴳
    一  蜩与学鸠是什么样的形象
    二  庄子是否真的轻视或者否定蜩与学鸠
    三  知足常乐、安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四  究竟怎样才是“逍遥游”
  圣人无名
    一  “圣人”如尧者也能逍遥游吗
    二  尧“让天下”就是“圣人无名”吗
    三  什么是“名”,什么是“实”
    四  尧最终是否做到“圣人无名”
  神人无功
    一  神人是神还是人
    二  为什么神人要出自接舆之口
    三  “神人无功”源于“神凝”后产生的大功
    四  功名都是尘垢秕糠
  至人无己
    一  什么是“至人无己”
    二  大瓠之“用”与“有己”
    三  “大樗”之“无用”与“无己”
    四  “无己”的意义
  吾丧我
    一  “齐物论”:“齐论”还是“齐物”
    二  “隐机而坐”:南郭子綦是谁?他怎么坐
    三  “丧其耦”:南郭子綦丧了什么
    四  “吾丧我”:我是谁
齐物论的世界
  人籁与地籁
    一  人籁:人为的“万殊之声”
    二  “敢问其方”:“方”是什么
    三  地籁:一石激起千层浪
    四  厉风济则众窍为虚:窍中并无一物
  天籁
    一  天籁:不是人籁与地籁
    二  怒者:通往天籁的桥梁
    三  天籁的功用:齐同物论
  大知小知
    一  大知小知:都是些是非之人
    二  日以心斗:异化的人格,恐怖的人生
    三  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真宰与真君
    一  喜怒哀乐:“我”之根源
    二  若有真宰:真宰是谁
    三  其有真君存焉:真君又是谁
    四  与物相刃相靡:人生之大哀
  成心
    一  成心:“一家之偏见”抑或“天理浑然”之心
    二  言:出自“成心”抑或“公心”
    三  道与言:“真伪”“是非”缘何而生
    四  莫若以明:“以明”究竟是什么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一  如何看“物”——“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
    二  圣人看是非:“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三  万物一齐:“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道通为一
    一  万物都是“道”的体现
    二  丑与美原本相同
    三  分散离合都是“道”
    四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一  人“未始有物”的远古时代
    二  “爱”是“是非”之源
    三  三子之技都是什么
    四  三子能算是有“成”吗
  万物与我为一
    一  “有”从“无”中来
    二  万物与我为一
    三  “为一”与“言”的矛盾
  “八德”
    一  “八德”之“德”是“道德”之“德”
    二  “八德”与“八吟”
    三  圣人化“畛”为“德”
    四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物之所同是”
    一  尧究竟算不算是圣人
    二  万物有没有共同的标准
    三  仁义之端,是非之涂
    四  至人对待利与害的态度
  “不从事于务”的圣人
    一  《齐物论》中的圣人
    二  “妙道之行”还是“孟浪之言”
    三  “众人役役,圣人愚芚”
  生死与梦觉
    一  “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二  “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三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四  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
  “和之以天倪”
    一  胜负:我与若不能相知
    二  待彼:待万世之后的大圣
    三  天倪:是不是,然不然
    四  无竟:天籁之境
  蝴蝶梦
    一  罔两问景的意义
    二  蝴蝶梦的象征
    三  庄子对写梦的贡献
    四  《齐物论》前后的呼应
养生主的世界
  “养生”之“主”
    一  从《齐物论》的“知”到《养生主》的“生”
    二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之后
    三  养生主:养生“主”还是养“生主”
    四  养生主之“主”是什么
  “缘督以为经”
    一  知:一把双刃剑
    二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知的最高境界
    三  缘督以为经:养生之主
  庖丁解牛
    一  从技到“道”
    二  从“道”“进乎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  从解牛到养生主
  右师、泽雉与秦失
    一  右师之介
    二  泽雉之“神”
    三  老聃之死
人世间的世界
  颜回与孔子
    一  如何理解“人间世”
    二  孔子与颜回是寓言人物吗
    三  庄子是否尊孔
  颜回请行
    一  颜回赴卫之前
    二  轻易入世必将导致刑祸
    三  “名”与“知”是凶器
    四  切忌“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颜回赴卫注定没有结果
    一  圣人也难以抵御“名实”的诱惑
    二  你的方案一定行不通
    三  表面顺从,但不同流合污
  “唯道集虚”的“心斋”
    一  “不饮酒不茹荤”不是“心斋”
    二  “敢问心斋”
    三  “心斋”与“吾丧我”
    四  “入则鸣,不入则止”
  天下的两个“大戒”
    一   

内容摘要
 《庄子》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庄子文章以其特有的瑰丽想象、变幻莫测的故事,构成了别具一
格的世界。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评其文“意出尘外,怪生笔端”,鲁迅先生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所谓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结构文章,给人以新奇有趣之感。但《庄子》中涉及大量历史典故,同时纵横浪漫的文风有时又让人难以准确明白地理解,所以《庄子的世界》又比较难懂。鉴于以上特点,王景琳、
徐訇二位学者拈出《庄子》中比较重要而有争议的意象、事物、词语等,进行深入浅出的分解与辨析,使枯奥晦涩的关节点得以准确而平实的疏通与解读,为更加深入、准确地读懂《庄子》,扫清了障碍,带读者真正进入“庄子的世界”。

主编推荐
1.基础:《庄子的世界》一书是为扫清读者对《庄子》的认识误区而写,因此特别强调对于相关知识的基础性,不面面俱到,不横生枝节。作者每每从一个小问题入手,进而铺展开来,先提出核心问题,再带领读者从浩繁的语义中寻找答案,让读者对于所述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清晰的认识。
2.贯通:所谓贯通,就是注重对经典文献的某种艺术形式、某种文学现象进行整体性、贯通性描述,通过沿波讨源、由本及末的分析叙述,描述《庄子》本身的文学形式、文学现象所产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揭示其思想线索的一般规律。
3.准确:知识的要义是准确,因此本书强调论从史出、言必有据的原则,作者每一新见,都依据详实的文献考据,渊源有自,绝不凿空,同时本书注意吸纳近期新的研究成果,站在较高的学术基点上,取精用弘,这使得全书有了严谨的风格和科学的基础。
4.流畅:作品是要让大多数人看得懂、喜欢看的,在保持知识讲授的准确性的同时,作者注意了文笔的流畅性。“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文章注重表达,注重修辞,不故作玄妙,不高深艰涩,力图让读者在轻松明快的笔调中,接受经典带给人的艺术之美与心灵享受,在自由放松的心态里走进《庄子的世界》。

精彩内容
 “鹏”也有所待庄子在世时或许从来没有想到,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并非他那洋洋洒洒、汪洋恣肆的三十三篇文章,而是他在《逍遥游》中尽情渲染的那由“鲲”变化而来的“鹏”。“银鹏水击三千里”(苏轼),“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万里奋鹏程”(张弘范),勾勒出一幅幅多么宏伟、多么震撼的画面,自然,“鹏”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了后人志向远大宏伟的象征。然而,细究起来,大鹏如此受人追捧并不完全来自《庄子·逍遥游》的精彩描述,其中一大半的功劳还要归于中国文化史上的另外两位名人。其一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孙子阮修,是他最早看中大鹏,并直接给大鹏注入新生命的。阮修的《大鹏赞》中有这样的句子:苍苍大鹏,诞自北溟。假精灵鳞,神化以生。如云之翼,如山之形。海运水击,扶摇上征。翕然层举,背负太清。志存天地,不屑唐庭。
这大概是《道遥游》中的鲲鹏第一次脱离《庄子》,而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吧。经阮修再创造的大鹏,虽仍然遗传了庄子笔下“鲲鹏”的特质,具有如茫茫云海般的翅膀,雄伟如苍山的形体,一飞冲天,带着“水击”千里、海运磅礴的宏伟气势,但是其中最具独创的一笔却是“志存天地,不屑唐庭”,充分表露了阮修自视天下无双、
蔑视一切的独立傲然与远大志向。可以说,是阮修的《大鹏赞》为日后大鹏高大完美、傲视群雄的形象奠定了基调。
不过,阮修笔下的大鹏并没有马上成为文人志士奋发向上的精神象征。大鹏的真正涅槃,还要再等几百年,直到唐代李白写下了《大鹏赋》以及《上李邕》诗。这里,李白不但把《逍遥游》中大鹏乘“扶摇羊角”从北冥飞往
南冥的气势渲染得淋漓尽致,而且以大鹏自喻,写出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上李邕》)这样脍炙人口的名句。李白笔下的大鹏,活生生就是他自己非凡才能、高远志向的化身。从此,这只经过阮修、李白再创造的大鹏,就一直翱翔在中国人的心中,与《庄子·道遥游》中的鲲鹏化而为一,被理解为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与理想的图腾,但后人却完全忽略了阮修和李白对大鹏的“颠覆”与修正。
那么,庄子心中的鲲鹏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 什么是“逍遥游”鹏,源于《庄子》的第一篇文章《逍遥游》。《逍遥游》是从鲲化为鱼、鱼化为鹏开始写起的,一开篇就创造出一个极其恢宏壮观的场面。可是庄子的目的却不是要说什么大鹏,而是要借大鹏说“逍遥游”。所以,要理解庄子的大鹏,先得说说什么是“逍遥游”。
顾名思义,《逍遥游》全篇说的就是如何才能逍遥而游。“游”字好理解,庄子从《逍遥游》开篇一直到“至人无己”一节所列举的,无论是乘九万里风高飞的大鹏,还是“以息相吹”的野马尘埃,无一不可以游。“游”就是“活动”,就是“生存”。只是“逍遥”二字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那可就众说纷纭了。不过,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完全可以当作他自己对“逍遥”的注解: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郭象《庄子注》在解释这段话的时候,把“犹有所待者也”和“彼且恶乎待哉”两句话概括为“有待”和“无待”两个概念。这是郭象对庄子哲学的一个很大的贡献,也为我们理解庄子《逍遥游》提供了一把钥匙。所谓“有待”,就是万物行动时都有所凭借,凡事依靠外在的力量而不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所谓“无待”,就是万物行动时无所凭借,凡事都依仗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借助外在的力量。所以,“有待”和“无待”其实就是庄子评判万事万物是不是逍遥游的一把尺子。用这把尺子来衡量列子,他当然算不上逍遥游了。因为列子“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就是说列子还有所待,还要“御风”。而那位“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则是逍遥而游了。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