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系的评估与修复(培养家庭治疗师必备的核心能力)/华人心理治疗与咨询精粹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关系的评估与修复(培养家庭治疗师必备的核心能力)/华人心理治疗与咨询精粹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2.78 3.9折 58 全新

库存3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文滔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63223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3866451

上书时间2024-05-2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赵文滔、许皓宜著的《关系的评估与修复(培养家庭治疗师必备的核心能力)》中详述各种与家庭治疗有关的理论,以及各学派在治疗光谱中的差异与互补,提供家庭治疗的专业视角,集合精神动力学派、系统观念、行为策略、结构学派、萨提亚模式、叙事疗法等各学派对家庭治疗的贡献,用实务、案例引领读者,以家庭治疗的眼光了解家庭,提供可能的服务。其内容的丰富、细腻,实在不忍错失一二!这是一本“学习家庭治疗,定位人门,非常务实,具有本土经验”的绝对好书,让你知道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家庭治疗师”!

作者简介
赵文滔加州州立大学婚娴、家庭儿童咨商硕士,香港大学婚姻及家庭治疗博士,咨商心理师(台湾),现任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商学系副教授,华人伴侣与家族治疗协会理事长,亚洲家庭治疗学院终身伙伴会员。擅长伴侣咨商、家庭治疗,研究兴趣为:华人家庭文化动力、家庭治疗师培训、跨专业系统合作、人际神经生物学。
20岁前接受数理逻辑训练,获得理科生思维;20岁后受心理学吸引,成为咨商师;30岁以后成为家庭治疗师,开始补修关系的学分。
台北出生,台中念大学,加州修硕士,在香港完成博士学位。
享受心理咨商中,心灵平静澄澈的反思对话;感动受伤的家人,情感重新开始交流的片刻;目前致力于协助有心学习的学生,突破自己原本局限,成为更好的家庭治疗师。
许皓宜,台湾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任台中教育大学咨商与应用心理系助理教授、心理咨询师。长期耕耘于婚姻与家庭治疗训练领域,具有台湾辅导与咨商学会认证合格咨商督导资格。
随着年岁往上攀爬,皓宜越来越体会到:人们在关系与自我的探寻中,内心所盼所求,不过“真诚”二字而已。所以,她离开咨商专业系所的教学,真诚地回到自己初衷所爱的书写——以一种面对人心的深刻与同理。她的口吻直接而犀利,笔调温暖而幽默,从自己、父母到周围的人,以及许许多多的关系,写出了发生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故事,也记录了我们记忆中不同典范的父母亲。

目录
“心之源”丛书总序
  推荐序1:在与不在之间
  推荐序2:功夫是需要炼就的
  推荐序3:我所认识的文滔
  推荐序4:一本学习家庭治疗的绝对好书
  作者序1:家庭治疗这门功夫
  作者序2:家庭治疗的观察学习法
第一章  成为家庭治疗师
  第一节  通过家庭,理解一个人
  第二节  系统思维:症状与系统脉络的关联
  第三节  家庭治疗专业发展现况
  第四节  古典系统理论与其限制
  第五节  区分学派的教学训练模式及其限制
  第六节  家庭治疗师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评估关系动力:培养对关系动力的敏感度
  第一节  人际相互性:彼此关联,相互影响
  第二节  界限、分化与三角关系
  第三节  人际沟通:层次与形态
  第四节  依附关系
  第五节  关系模式的代间传递
  第六节  家庭韧力
  第七节  进入语言与意义的世界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推动改变,修补关系:家庭治疗师的五项基本任务
  第一节  协助家人投入治疗
  第二节  探问与进入脉络
  第三节  促发对话
  第四节  处理冲突
  第五节  促进关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会谈过程:开启关系修复之旅
  第一次会谈
  第二次会谈
  第三次会谈
  第四次会谈
  第五次会谈
  第六次会谈
  第七次会谈
  第八次会谈
  第九次会谈
  结语
第五章  系统/关系思维在不同场域的应用
  第一节  系统思维在校园的发展
  第二节  系统思维在职场的发展
  第三节  系统思维在小区的发展
  第四节  系统思维在医疗体系的发展
  第五节  起身实践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颁订之家庭治疗师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课堂演练案例及小组活动

内容摘要
 赵文滔、许皓宜著的《关系的评估与修复(培养家庭治疗师必备的核心能力)》是一本台湾引进的心理治疗类培训教材,是一本试图引领新人进入“家族治疗”领域的引导手册。内容从“成为家庭治疗师”、“评估关系动力”、“推动改变,修补关系”、“会谈历程”、“系统/关系思维在不同场域中的应用”等五个方面展开,如“透过家庭,理解一个人”、
“系统思维:症状与系统脉络的关联”等。

精彩内容
 第一节 通过家庭,理解一个人朱莉亚,17岁,衣着朴素、面无表情地坐在诊疗间。她对治疗师说:“我不是一个真实的人,我很努力想成为一个真实的人,我觉得我和别人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界限,不知道怎样可以打破。,’忽然,她加重语气说:“我妈妈让我觉得窒息,她让我活不下去,打从我一出生她就不想要我!”治疗师抬起头看了妈妈一眼,妈妈摇头,无奈地对治疗师说:“我每天照顾她的生活,还鼓励她多出门、多交朋友,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讲。”正当治疗师皱着眉头看着朱莉亚时,诊疗间墙上单面镜后方站着三个人,也默默参与了诊疗间的对话,不时评论发生的状况。
其中一位眼神深邃的女士K是精神分析师。K言简
意赅地指出,朱莉亚对母亲显然有依附上的困难,她隐喻式的语言是在描述她的婴儿期幻想和成年后过滤性真实经验交织的结果,她的语言呈现出内心对依附客体的挣扎。K解释,朱莉亚需要一个能提供涵容(containing)环境的人,协助她重新建立和客体的稳定依附关系。不用K明说,另外两人知道她的意思是,只有训练有素的精神分析师才能提供朱莉亚需要的、治疗等级的涵容。
诊疗间里,朱莉亚继续对治疗师说:“有个孩子被谋害了!”治疗师深吸一口气,问朱莉亚是怎么一
回事。朱莉亚开始含糊其词,一会儿说是她弟弟告诉她这件事的(不过妈妈站在她身后猛摇头,用唇语对治疗师说:“她根本没有弟弟!”),一会儿说也有可能是她头脑里的声音说的。朱莉亚说那孩子被害时穿着她的衣服。朱莉亚的音量愈来愈低,仿佛自己也
不确定起来:“也许那个孩子就是我”。
单面镜后另一位头发灰白的男士P开口了,他是精神科医生。P轻轻摇头表示,朱莉亚有明显的被害妄想,暗示她很可能是一个初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依照P的看法,朱莉亚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来减缓她失序的思考和脱离现实的妄想,可能还需要住院一
阵子,通过稳定的生活作息、隔绝刺激的护理环境和规律的职能复健,逐步恢复自理功能。
诊疗间里,朱莉亚的妈妈告诉治疗师,朱莉亚从小一直很听话,不给大人添麻烦,而且很黏妈妈。妈妈微笑着说,朱莉亚三四岁的时候,只要妈妈离开她的视线,没多久就会听到她的尖叫声。妈妈抱怨,现在朱莉亚对别人总是和蔼可亲,只有对她百般嫌怨,有时甚至还会破口大骂。
单面镜后的第三个人A的下巴留着山羊胡,他是一位家庭治疗师。他对另外两个人指出,不只朱莉亚从小不愿离开妈妈,也许妈妈也有意无意地享受朱莉亚黏着她的亲密感。A继续解释:妈妈显然对朱莉亚的听话顺从大加赞赏,无形中等于训练她学会不要独立,这使得朱莉亚和妈妈的心理界限纠缠不清,让她很难像其他青春期少女一样顺利分化。A这番说明令人想起朱莉亚一开始说的:“我不是一个真实的人……她让我活不下去……”朱莉亚的姐姐大她三岁,不过举止表情远比朱莉亚成熟。她忍不住向治疗师透露:朱莉亚从小到大一
直喜欢玩一个洋娃娃,她会帮娃娃穿衣打扮,而且叫这个娃娃“朱莉亚娃娃”,但妈妈坚持朱莉亚都已经这么大了,不应该再玩洋娃娃。有一天,洋娃娃不见
了。朱莉亚指责妈妈把它丢掉了,妈妈否认,认定是朱莉亚自己弄丢的。从此,朱莉亚开始变得怪异,一
直说她听见有声音告诉她,一个穿她衣服的小孩被她妈妈打得稀烂,还打算去报警。
K正打算开口评论,A问两人:“朱莉亚的跳跃式陈述,加上母亲的不断否认、纠正,你们会不会觉得朱莉亚缺乏逻辑又荒诞不经,只能当她‘疯了’?”两个听众微笑。A再问:“随着妈妈和姐姐的叙述,你们会不会觉得朱莉亚的恐惧和愤怒,尽管有些夸张与戏剧化,但似乎有脉络可循?”两个听众轻轻点头,表示同意。
A对两个观众说:“我知道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可以借助洋娃娃事件,对朱莉亚的心智状态做出很深入的诠释。我也知道从精神医学的标准,朱莉亚很可能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不过我想请两位思考:当妈妈和姐姐的故事逐渐开展,你们会不会感受到朱莉亚原本看似荒诞的说法和反应,在家人互动的脉络下,似乎变得可以理解(inteIligible)?这份理解,是从每个家庭成员所陈述的亲身经验逐步推衍而来的,而不是将来自外部的权威观点套在朱莉亚和她的家人身上。”两位博学的听众定睛看着A,似乎在思考这段话的含义。A继续说:“家庭治疗师的基本立场是致力于探讨:对于像朱莉亚这样的求助者,她的特异经验和问题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从她的家庭遭遇(process)以及家人间如何互动运作(praxis)得到理解。然后从这份源自家庭内部、经验性的理解中,找到推动改变的资源与力量。”P质疑:“因为妈妈享受母女亲密,没能成功训练朱莉亚独立,所以朱莉亚的问题是妈妈的错哕?”A微笑:“在决定谁错之前,值得探讨的是:为何朱莉亚的妈妈会和小女儿变得那么紧密?”三人转头看着诊疗间,听到妈妈在女儿面前向治疗师抱怨先生对她无情无义。在朱莉亚出生后,夫妻两人就无话可说,形同陌路了。讲到先生,朱莉亚的妈妈变得有点激动,姐姐冷冷地坐在一旁,仿佛已经听过很多遍,而朱莉亚却显得坐立不安,眼角泛泪。
在诊疗间上演的这一幕,似乎已经回答了A刚才的探询,同时向我们展现,在这对长期关系冷漠的夫妻之间,朱莉亚和她的姐姐分别选择了不同的立场,因而受到截然不同的冲击。P16-1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