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血文库(1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铁血文库(10)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1.37 2.9折 3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宋毅

出版社时代文艺

ISBN9787538752892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686097

上书时间2024-05-2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由宋毅主编的《铁血文库(10)》是为广大读者尤其是军事爱好者倾心打造的精品书系。囊括了经典军事史、军事理论、著名将帅回忆录及传记,既有驰名已久的经典之作,也有最新引进的国外畅销图书。皆是极具影响力,堪称一流的军事力作。
本书强调文章的考究和精彩,深入挖掘每一个主题的特色,并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文字的趣味性,收入的作品优中择优,品质至上。
本书奉行给读者带来细节、新意和趣味为原则,用精美的图文排编和优美的文字内容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

目录
貌合神离的“蜜月”——英日联盟小史
三国英雄谱——江东小霸王孙策传
终结三国——晋灭吴之战
火中取栗——捷克军团的发展历史和装逼概况

内容摘要
 由宋毅主编的《铁血文库(10)》内容包括:从19世纪末期开始,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英国开始加强与东亚地区的新兴强国日本的友好关系。在双方几十年较为密切的往来与合作中,一战期间的海军合作因为种种原因经常被人所忽略。然而,在这段时间的合作中,双方可谓各取所需,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悄然改变了之后数十年东亚乃至世界的格局。《貌合神离的“蜜月”——英日联盟小史》就讲述了这段英日之间表面友好、内里勾心斗角的历史。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共提到十位群雄,其中就有孙策,但整本《三国演义》中讲他的故事并不多,从出世到征服江东三郡,集中在第十五回。即使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对这位江东小霸王也未必有多少了解。《三国英雄谱——江东小霸王孙策传》一文让我们看看这位只活跃了五年的青年,如何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拥有“六郡八十一州”的英雄。
三国末年,河内司马氏掌握了魏国实权,皇帝成了傀儡。公元263年(魏景元四年、蜀汉炎兴元年),魏灭蜀汉。公元265年(魏咸熙二年、晋泰始元年),司马炎受禅,登基改制,建立晋朝。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三足鼎立,持续了一百多年的乱世,如今距离统一只有一步之遥。《终结三国——晋灭吴之战》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展开了。
第YI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内战中,一支由捷克和斯洛伐克战俘为主体组成的部队——捷克军团,不幸成为当时国际权力棋局上的一颗棋子。怀揣着创建国家的梦想,捷克军团成员们或是在法国小镇的废墟中艰苦战斗;或是在意大利的崇山峻岭上侦察敌情;或是艰难的跋涉在无边无际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他们得到过堆山积海的财富,又意外地促成了沙皇一家的死亡。历经残酷的战火、漫长的行军,荣耀和背叛,他们的故事是一战中一个引人入胜的注脚,却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火中取栗——捷克军团的发展历史和装备概况》将要揭开罩在捷克军团上的神秘面纱,从编制、战史和装备角度详细解读这支近现代历史上的奇异部队。

精彩内容
 貌合神离的“蜜月”——英日联盟小史作者:翁伟力从19世纪末期开始,出于种种原因,英国开始加强与东亚地区的新兴强国日本的友好关系。在双方几十年较为密切的往来与合作中,一战期间的海军合作因为种种原因经常被人所忽略。然而,在这段时间的合作中,双方可谓各取所需,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悄然改变了之后数十年东亚乃至世界的格局。
引子在潜望镜的视野内,一艘驱逐舰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它实在是离自己太近了,甚至有可能只有几百米的距离。虽然时值正午,但是它似乎并没有发现有一个暗藏在水下的刺客正在对自己虎视眈眈,对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还浑然不觉。
可以说,对于任何一个潜艇艇长而言,这都是个天赐良机。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这艘潜艇的艇长果断地下达了攻击的命令:“发射!”鱼雷的航向非常精确,直接击中了驱逐舰的前部。正在用午餐的舰员们顿时陷入了慌乱之中,舰体内燃起的大火瞬间就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这是发生在1917年6月11日的一幕。当时,奥匈帝国海军U-27号潜艇在希腊克里特岛(Crete)外海袭击了一艘协约国驱逐舰。虽然该舰伤亡惨重,不过最终还是挣扎着返回了港口。不过,就在U-27号艇长罗伯特·托伊费尔·冯·费恩兰(RobertTeuflvonFernland)看见自己的猎物被成功击中的时候,他或许并没有注意到,在这艘舰艇上所悬挂的,既不是米字旗,也不是三色旗,而是一面之前在这一片海域十
分稀有的红色太阳旗,而这艘舰船本身也有着一个颇有些诗情画意色彩的名字——“榊”(さかき,罗马拼音:Sakaki)。
日本海军的舰艇是如何从日本海千里迢迢驶向了地中海,在这台前幕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缘由?这些问题的根源,实际上都来自于几十年前的一场意外……一、当米字旗遇到旭日旗——英日同盟的起源“不打不相识”的英日合作作为18世纪以来欧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无可争议的海上霸主,英国在全世界不断扩张,获取了广阔的殖民地。在此期间,西班牙、荷兰、法国等欧洲大陆强国都曾经对其地位发起挑战,但最终均铩羽而归。
除了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实力之外,英国还经常使用巧妙的外交手腕,在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在不断对各方势力进行合纵连横的同时,巩固自身作为欧洲主宰的地位。正如19世纪英国首相亨利·帕麦斯顿(HenryPalmerston)所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美国、德国等新兴国家的逐渐崛起,英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而为了在这样的形势下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国家利益,英国人开始更加积极地采取结盟策略,依靠其成熟老练的外交手段,借力打力,在世界舞台上纵横捭阖。
就在征服南亚次大陆并且不断向内陆扩展的过程中,英国势力不断向中亚渗透,之后即不可避免地与同样对这一片地区志在必得的沙皇俄国产生对抗。由于受制于多种因素,英国在这一地域难以投入较大的资源,因此在与沙俄的对抗中显得力不从心。虽然一
度在当地也扶持了一系列割据势力,但是这些最终都未能站稳脚跟,反而纷纷被沙皇俄国和清朝消灭。因此,英国深感在这一地区孤立无援,需要寻找到一个可以作为自己盟友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对沙皇俄国进行一定的牵制,同时又不能过于强大,以免养虎为患,反而影响到英国的利益。
几乎与此同时,就在东亚地区,也有一个国家正在为谋求他国援助而殚精竭虑。作为中华文化圈的一
员,虽然曾经一次次被击退,但是偏居于海上的岛国日本却从来没有放弃过扩张领土的欲望。就在“黑船事件”之后,日本被迫敞开大门,就在日本国内倒夷风潮涌起时,也有一部分人见识到了西方先进技术的有识之士发起倒幕维新的运动,希望学习西方,变法自强。不过,就在维新思想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对外扩张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不过,此时的日本深知,以自身目前的实力,要想继续获得扩张的机会,必须仰仗于一个强有力大国的帮助,在各方面扶持其成长,直到自身足以独当一面。
一方是需要获得帮手,一方是要获得师父,而就在此时,历史吊诡地将双方合作的契机选择在了一次意外的冲突事件中。1862年9月14日,在横滨郊外的生麦村,由于礼节问题,几名英国商人遭到当地武士的砍杀。为了从萨摩藩方面获得赔偿金,英国皇家海军分舰队在1863年8月开往鹿儿岛,并且在8月15日与萨摩藩岸炮群展开对射,史称“萨英战争”(Anglo-SatsumaWar)。
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