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卧儿帝国/世界帝国史话
  • 莫卧儿帝国/世界帝国史话
  • 莫卧儿帝国/世界帝国史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莫卧儿帝国/世界帝国史话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82 3.3折 54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尚劝余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

ISBN9787507836943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4元

货号2779372

上书时间2024-05-2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莫卧儿帝国(世界帝国史话)》分上、中、下三篇,系统展现了莫卧儿帝国的创始与兴盛、衰落与灭亡、成就与遗产,并对莫卧儿帝国史进行了评价与反思。本书在真实性与趣味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力图以流畅生动的笔触,严谨求实的态度,既形象生动地展示一幕幕有血有肉的历史活剧,又深入独到地评析重大的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本书由尚劝余著。

作者简介
尚劝余,1961年11月27日(农历)出生于陕西省长武县相公镇龙头村。毕业于西北大学,1984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赴美国圣约翰大学做访问学者,2002—2003年赴美国圣约翰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做博士后项目研究,2005年受福特基金资助赴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中心做亚洲基金学者项目研究。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南亚学会理事。
著有:《圣雄甘地宗教哲学研究》、《尼赫鲁与甘地的历史交往》、《尼赫鲁研究》、《莫卧儿帝国》、《印度人》、《阿拉伯帝国》、《世界十大探险家》、《金秋的收获:感受美国》、《西方人物的故事》;译有:《莫卧儿在印度的统治》;参撰:《中印大同:理想与现实》、《跨越喜马拉雅障碍:中国寻求了解印度》、《中东南亚研究》、《世界十大皇帝》、《世界十大女皇》。在ChinaReport、WorldFocus、《当代亚太》、《南亚研究》、《南亚研究季刊》、《西亚非洲》、《中东研究》、《阿拉伯世界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国外社会科学》、《史学集刑》、《抗日战争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有些被《中国历史学年鉴》、《世界史研究动态》、《国际政治》、《政治学》、《世界史》、《宗教》、《文摘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收录和转载。

目录
上篇  创始与兴盛
一、开国猛虎:有蒙古血统的征服者
二、有幸无运:名不副实的统治者
三、羽毛渐丰:崭露头角的阿克巴大帝
四、帝王雄心:统一的庞大帝国
五、励精图治:卓有成效的改革
六、怀柔宽容:镀金的锁链
七、人中之王:最伟大的君主
八、奇特组合:善变的贾汉吉尔
九、多情君主:泰姬陵的由来
十、追悔何及:一发不可收拾的溃疡
中篇  衰落与灭亡
一、王室更迭:愈演愈烈的夺位之争
二、外敌入侵:流血至衰竭的导火索
三、省督并起:势不可挡的离心倾向
四、鹬蚌相争:英国得利
五、列强角逐:越海而来的不速之客
六、英法争霸:帝国的衰落
七、卅年抗战:可歌可泣的迈索尔
八、各个击破:英国的印度策略
九、全境沦陷:完全的殖民地生涯
十、王朝覆灭:帝国的寿终正寝
下篇  成就与遗产
一、社会生活:别具一格的印度特色
二、建筑生活:凝固的历史
三、异彩纷呈:璀璨的艺术遗产
四、纸醉金迷:奢靡的皇室生活
结语  评价与反思
一、外来客:民族传统原因
二、退化:行政军事原因
三、偏执:政治宗教原因
四、崩溃:经济财政原因
附录  历代莫卧儿帝王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莫卧儿帝国(世界帝国史话)》全面客观地反映反映莫卧儿帝国由兴到衰的历史全貌,全书分为三部,用二十多万字的篇幅对莫卧儿帝国整个兴衰史作了简明系统的叙述。在时空上纵贯数百年,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惊心动魄,历史事件人物繁多,各具其貌,历经沧桑。
《莫卧儿帝国(世界帝国史话)》力图通过追寻莫卧儿帝国从崛起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轨迹,反映出莫卧儿帝国社会的历史特点。本书由尚劝余著。

精彩内容
 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为莫卧儿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帕尼帕特战役一结束,巴布尔当天便派长子胡马云领兵进袭阿格拉,另派先锋部队进取德里城。
巴布尔自己在朱木拿河休息一会儿,一路上游览名胜古迹,然后走进德里城,登上他早已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
4月27日,在德里大清真寺的礼拜仪式上,巴布尔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结束了德里苏丹国在印度320年的统治。
巴布尔虽为征服者,但他和他的继承人,并不把自己当作外来的贵人,高居人民之上,而是把印度当作自己的祖国来治理。
当巴布尔的军队进入德里城时,老百姓听说跛子帖木儿的子孙杀来,异常惊恐。但巴布尔的军队并没有杀人放火。
巴布尔进城后,仍叫德里苏丹国洛提王朝的臣子们帮他做事,还派人保护易卜拉欣的母亲,让她仍住在王宫里。
于是,全德里的人都安下心来,渐渐觉得巴布尔比洛提王朝的国君好得多,都心悦诚服地拥护他了。
印度没有中亚的良马、驯狗、花园、清泉、葡萄、甜瓜,而且天气酷热,部下都闹着要撤回凉爽的阿富汗。巴布尔给他们非常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同享荣华富贵,一定要回去的也不勉强,立即遣送回去。
巴布尔在他的《回忆录》中描写了当时印度的情形:“居民害怕莫卧儿军,纷纷逃避:同时乡间盗匪蜂起,加以热风为灾,死亡者很多。不但粮食奇缺,即使饲料亦难供应。
“此地既无良马又无驯狗,既无葡萄又无甜瓜,既无凉水又无好面包,既无蜡烛又无热水浴。住宅内不见花园和流水;房屋也欠整齐和美观。但印度斯坦毕竟是一个大国,有成堆的金银,有成千上万的石匠和其他手工艺者。我们雇佣了1400名石匠正在阿格拉、西克里、
瓜廖尔等处兴建大厦和花园。”巴布尔召集全体将士,向他们说明无土地、无财富就不能称雄于世界的道理,并说既然已经牺牲了不少性命而冒险进据印度斯坦,就要继续扩大战果,出征北印度各地,没有必要效仿帖木儿,班师退回喀布尔。
他还派人到喀布尔,把自己的爱妻月光夫人和留在喀布尔的儿女们,都接到印度来。
这样很快稳定了军心,他的部下许多人都愿意留下来,而且他过去统治的地方不少人也投奔到他的麾下。
摧毁德里苏丹国后,巴布尔仍然面临着两个主要
敌人,即拉其普特诸邦和前洛提王朝在各地的阿富汗军事首领。正如一位现代作家所评论的,我们说帕尼帕特战役其实只是巴布尔完成任务的开始,这就可以充分地意识到他的任务之艰巨。帕尼帕特战役使他走上了建立帝国的道路,而在这条道路上的第一大障碍是阿富汗各部落的反抗。
以梅瓦尔的拉那·桑伽为首的拉其普特军事领袖企图夺取德里和阿格
拉,谋求在北印度建立霸权。他们积极联合另一个阿富汗军事首领马茂
德·洛提共同反击莫卧儿人。拉那·桑伽率领120位拉其普特酋长、8万名骑兵和500头战象向莫卧儿军进攻,马茂德·洛提与他协同作战。
拉那·桑伽这位拉其普特民族复兴的英雄确实是一个比易卜拉欣更难对付的对手,因为拉其普特人勇武、侠义、好斗和嗜杀,而且为强烈的民族精神所激励,乐于同最勇猛的沙场老手进行面对面的厮杀,并随时准备为了荣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巴布尔那支小小的军队被吓得惊慌失措,他本人也充分意识到他的任务之艰巨。可是,他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丝毫没有气馁,尽力向他那些惊恐万状的战士们心里灌注新的勇气和热情。
他摔碎了酒杯,把随身所带的酒都倾倒在地上,发誓再也不饮烈酒,并且用振奋人心的话激励他的部下。这样做产生了预期的效果,他的全体士兵都将手搁在《古兰经》上发誓为他而战。
1527年3月16日,莫卧儿人与印度人在阿格拉以西的坎奴村(即坎瓦)进行决战,拉其普特人作了拼死的英勇搏斗,但是,巴布尔采用与帕尼帕特战役相同的战术战胜了他们。拉其普特人完全失败了。拉那在他的一些追随者的帮助下逃脱,但在大约两年后因悲伤过度而去世。
坎奴战役无疑是印度历史上决定性的战役之一。
在某种意义上说,其结果比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更为重要。帕尼帕特战役标志着实际上已不再行使君主权的徒具虚名的德里苏丹的败北,而坎奴战役导致了强大的拉其普特同盟的失败。
因此,坎奴战役使拉其普特人丧失了政治上复兴的机会,他们曾经企
图趁突厥一阿富汗苏丹国的衰落而实现这种复兴。当然,说拉其普特人此后再也不是印度斯坦政治中占支配地位的因素了,这也言过其实。
事实上,拉其普特人退出政治舞台只是暂时的。
大约30年以后他们又再次复兴,并且对莫卧儿帝国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连舍尔沙也不得不认真对付拉其普特人的敌对行动。P11-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