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勋谈米开朗基罗(轻阅随行版)
  • 蒋勋谈米开朗基罗(轻阅随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蒋勋谈米开朗基罗(轻阅随行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25 3.5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勋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47036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30879501

上书时间2024-05-24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代表作:蒋勋艺术美学系列,《孤独六讲》《因为孤独的缘故》《岛屿独白》《美的沉思》《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

目录
作者序: 为美落泪
第一部 米开朗基罗之谜
  《创世纪》壁画
  人皮签名
  竞图
  大卫的手
  异端之爱
  垂死的表情
  中央九段壁画
  七位先知和五位女祭司
  四幅角落图的故事
  赤裸男体
第二部 蒋勋现场
  梵蒂冈《哀悼基督》
  《战斗》
  《酒神》
  《大卫》
  《垂死的奴隶》
  《摩西》
  《洛伦佐之墓》
  四件《囚》
  佛罗伦萨《哀悼基督》
  米兰《哀悼基督》
第三部 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米开,天使
  奶妈是石匠的妻子
  最早的学习与基兰达约
  马萨乔的影响
  伟大的洛伦佐
  鼻子被打碎
  最早的作品
  《战斗》与新柏拉图哲学
  《阶梯圣母》与基督信仰
  关于萨伏那洛拉
  《酒神》
  伟大杰作──《哀悼基督》
  《大卫》──破石而出
  对手相遇──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
  陵墓悲剧
  《拉奥孔》与《圣马太》
  西斯廷礼拜堂湿壁画
  《创世纪》
  湿壁画
  人的初始与犯罪
  灾难与救赎
  囚──人的限制
  肉体奴役──四件杰作
  日与夜,黎明与黄昏
  异端之爱
  《最后的审判》
  圣彼得圆顶
  最后的《哀悼基督》
附录 年表

内容摘要
\\\\\\\\\\\\\\\\\\\\\\\\\\\\\\\"米开朗基罗桀骜不驯且充满创造性的个性成就了他无可逾越的艺术巅峰,在雕刻、绘画、建筑、诗歌等众多艺术门类中取得辉煌成绩。
美学大师蒋勋再现文艺复兴巨匠,雕刻人性的狂喜与剧痛。书中介绍了米开朗基罗许多天才的作品,包括《酒神》《哀悼基督》《大卫》《创世纪》等,几百年后的今天,它们仍然以非凡的艺术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感动着人们,让人们去欣赏、享受并思考。
\\\\\\\\\\\\\\\\\\\\\\\\\\\\\\\"

精彩内容
 梵蒂冈《哀悼基督》米开朗基罗二十三岁的作品。纯净的大理石,金字塔形稳定古典的造型结构。
如果《哀悼基督》是崇高的死亡,米开朗基罗剔除了世俗表现死亡里的强烈情绪。他使死亡变得崇高而圣洁。
两个依靠在一起的身体,应该是母亲怀抱着儿子的尸体。
可是,“母亲”这么年轻,优雅,美丽;青春的眉宇之间隐约一点点淡淡的忧愁。她俯看着一个赤裸的身体,好像在说:你们看啊!这么美丽的生命……美丽的生命是什么?是为信仰活着的生命,是为信仰死亡的生命。
男子的身体如此年轻,好像离死亡还很遥远。他只是在沉睡,安详宁静地沉睡在自己的信仰之中,没有疑虑,也没有痛苦。
在基督教的典故里,“哀
悼基督”是母亲对儿子殉道受苦的悲痛,但是,米开
朗基罗二十三岁,他太年轻了,他迷恋青春的美,他迷恋一种介于肉体与精神之间的爱。
这两个身体依靠着,像一对最亲密的恋人,米开
朗基罗用刀、斧、凿去抚摸一块岩石,这么轻柔纤细的爱抚,使整个岩石颤动了起来,岩石有了心跳,有了呼吸。
《战斗》米开朗基罗一四九二年完成的作品,当时他只有十七岁。他阅读了希腊神话,读到一种半人半马的野兽的战斗,他冥想着神话世界里人类最初的生存。
人好像刚刚脱离兽的阶段,人,好像还纠缠着许多动物的本质。“战斗”因此不只是向外的对抗,而是人与自己内在挣扎拉扯的力量。
在35厘米左右接近正方的石板上,米开朗基罗以凹凸起伏变化很大的深雕方式表现出人体堆叠的力量。
这是米开朗基罗独特美学的第一次展现。
肉体与肉体重叠牵连,波涛起伏,好像汹涌澎湃的大海,好像惊涛骇浪。
肉体在挣扎,对抗,肉体奋起或匍倒,肉体欢悦或沮丧,重重叠叠,构成气势磅礴的交响诗的巨大结构。
十七岁,米开朗基罗已经决定用人的肉体阐述生
命存在的一切意义。
《酒神》在基督教的主流传统中,希腊酒神是纵欲狂欢之神,他总是喝得醺醺然,醉意酩酊,头额上挂满一
串串酿酒的葡萄,手里擎着酒杯,步履蹒跚,好像醉得连步伐都踩不稳。
酒神旁边也常陪伴着半羊半人的森林精灵,偷食
着葡萄,露出动物性的贪梦表情。
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代表一种非理性的力量。
“非理性”往往比“理性”更强,更具备直接的感官创造,许多文明的创造需要“非理性”来突破僵化的局限。
基督教信仰用理性束缚压抑了人的感官本能,米开朗基罗刚过二十岁,他体会到一种从身体本能要
爆发开来的狂热的创造力,这种狂热,不是来自思维,而是来自生命底层感
官的悸动。他不顾教会禁
忌,创造了《酒神》,创造了歌颂青春、肉体、叛逆、欲望的年轻神祗的典范。
在一个感官与爱欲备受压抑的时代,他的《酒神》大胆宣告一种肉身的背叛。
P32-3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