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判中的新构:《哲学的贫困》新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批判中的新构:《哲学的贫困》新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73 3.4折 20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燕连福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ISBN9787505152861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20元

货号31457114

上书时间2024-05-24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燕连福,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4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很好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015年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入选陕西省“六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务院扶贫办委托项目5项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哲学研究》等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代表著作有《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延安篇》《共产党宣言新读》《美丽中国在路上》(被译为英语、西班牙语、日语、俄语、韩语等,由中国外文出版社面向优选发行)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哲学的贫困》的写作背景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对工人阶级的压迫

二、工人运动失败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引

三、现实呼唤清除蒲鲁东主义在工人阶级中的消极影响

四、马克思对蒲鲁东主义批判的逐步深化

第二章  《哲学的贫困》的主要内容

一、批判蒲鲁东“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的观点

二、批判蒲鲁东“构成价值或综合价值”观点

三、批判蒲鲁东“价值比例规律的应用”中的货币和劳动剩余观点

四、马克思从七个方面对蒲鲁东“方法”进行批判

五、批判蒲鲁东“经济进化的系列”问题

第三章  《哲学的贫困》的历史意义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揭露批判以蒲鲁东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二、重塑政治经济学,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运行规律

三、产生科学社会主义萌芽,清算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第四章  《哲学的贫困》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唯物史观,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后记

内容摘要
 《哲学的贫困》是一部论战性著作,充满着批判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部批判的、革命的历史,也正是通过对种种谬误、歪曲、诋毁和攻击的批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才得到更充分的彰显,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更深入的传播,成为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思想理论武器。对此,学习《哲学的贫困》,不仅要学习文本中关于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也要学习文本本身所蕴含的批判性方法。本书回归到马克思写作《哲学的贫困》的语境之中,并立足新时代对经典著作进行研究和阐释,期冀能够推动经典著作的宣传和普及,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亿万人民所了解和接受,成为亿万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