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史九讲/中华文化公开课
  • 文学史九讲/中华文化公开课
  • 文学史九讲/中华文化公开课
  • 文学史九讲/中华文化公开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学史九讲/中华文化公开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07 3.3折 3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世化

出版社当代世界

ISBN9787509013694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0631867

上书时间2024-05-2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社会进步,时代更迭,竞争趋烈,压力变大,使得人们阅读的目的已经渐渐从占有大量知识,转变为尽快获取重点知识为主。为了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就需要高度浓缩的读物。这本集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文学创作发展的一个缩影,是五千年来作家作品的荟萃,从中可以窥见中国文学的发展轨迹,了解作家文学观念和创作风格的走向和变化。
本书精挑细选了五千年来文学发展成就的典范,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为读者打造出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可以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作者简介
李世化,陕西榆林人,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资深文化出版创意人,曾在国企及文化公司担任管理工作,策划、撰写多部图书,代表作有《管理学和你想的不一样》《管理越简单越好》《经济学和你想的不一样》等。

目录
第一讲  先秦文学
  神话传说《山海经》
  诗苑奇葩《诗经》
  孔子与《论语》
  庄子与《庄子》
  韩非子与《韩非子》
  屈原与《离骚》
  诗歌总集《楚辞》
  缤纷春秋看《左传》
  国别史论《国语》
  战国风采《战国策》
第二讲  两汉文学
  早逝的才子贾谊
  枚乘与《七发》
  汉赋大师司马相如
  博古通今之《淮南子》
  司马迁与《史记》
  蜀中大儒扬雄
  班固与《汉书》
  旷世奇才张衡
  历史散文《吴越春秋》
  “诗母”《古诗十九首》
第三讲  魏晋南北朝文学
  建安文学看“三曹”
  风骨犹存“建安七子”
  三国才女蔡文姬
  乱世达人“竹林七贤”
  陈寿和《三国志》
  “太康之英”陆机
  志怪小说《搜神记》
  归去来兮陶渊明
  刘宋文坛颜延之
  游山玩水谢灵运
  七言才子鲍照
  北朝民歌“木兰传奇”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文学批评《文心雕龙》
  山水文学《水经注》
  经典文集《文选》
  唯美乐章《玉台新咏》
  传世美文《兰亭集序》
第四讲  隋唐五代文学
  初唐四杰
  诗骨陈子昂
  清新诗人孟浩然
  七绝圣手王昌龄
  边塞诗人组合“高岑”
  诗仙李白
  诗佛王维

内容摘要
 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从远古神话到先秦散文,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杂剧,从明清小说到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学犹如一朵奇葩,大放异彩,“江山代有才人出”,伟大的文学家数不胜数,传世之作泽被后人。本书从先秦文学、两汉文学一直介绍到明清文学、近代文学,共九个时代。

精彩内容
 神话传说《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男巫)、方士(方术士,后演变为道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的,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山海经》全书共分为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了神话传说、宗教祭仪以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
矿产、医药等方面的内容,是所有的古代文献中,最具有神话价值的作品。
神话乃文学之母,神话与文学的关系,就像《山海经》神话中所见的盘古与日月江海的关系。话说盘古死后,头化为四岳,眼睛化为日月,脂膏化为江海,毛发化为草木。盘古虽死,而日月江海、人间万物……都有盘古的影子。神话在转换为其他文学形式以后,往往失去了它本身的神话意义,却作为文学中艺术性的冲击力量而活跃起来。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句句源自《山海经》;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具有游仙思想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皆源于《山海经》神话;李贺诗词对《山海经》神话亦多有运用;李商隐更是大量运用了《山海经》神话象征、隐喻的个中翘楚;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的祀歌“骑龙白云乡、织锦裳的天孙、讴吟
下招的巫阳”,都是直接源于《海内西经》的。
此外,干宝的《搜神记》、唐传奇如《柳毅传》几乎都脱胎于《山海经》;元杂剧《窦娥冤》、明小说《封神演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莫不与《山海经》神话的变化一脉相承;明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神、兽杂糅的形象,是《山海经》神话变化的运用;近代戏剧《牛郎织女》《白蛇传》《嫦娥奔月》等莫不取材脱胎于《山海经》神话。
古诗词、小说、戏曲等泛取《山海经》神话题材者比比皆是,举不胜举,现代诗文也不乏以《山海经》神话人诗者,比如,杨牧、余光中、郭沫若、覃子豪、吴瀛涛等人的诗中,神话往往成为其讽喻性的解说主题。
总之,《山海经》神话塑造了不少文学母题。神话与文学几乎是一体的两面,是象征的、想象的、朴野的,是叙事描绘的、情感的、富于生命力的文学形式。《山海经》的古神话,比之于西洋神话,稍嫌零碎、简陋,然而虽不是琳琅瑰奇的篇章,但仔细探究,竟是一块—块的璞玉美石,可誉为“中国文学的宝矿”。
《山海经》的神话中,不仅可以看到巫师的活动,也
可以看到古代民族的信仰、崇拜等。在《山海经》中,存在着大量的神奇动物的记载,这些动物主要是鸟、兽、龙、蛇之类,它们往往具有神奇的力量,也很有可能就是古人的图腾崇拜。
《山海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神话的一座宝库,对我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山海经》也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为后人留下了探寻历史的根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