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份的焦虑(精)/译文经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身份的焦虑(精)/译文经典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7.69 5.8折 4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译者:陈广兴//南治国

出版社上海译文

ISBN9787532777341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201063

上书时间2024-05-2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阿兰·德波顿著陈广兴、南治国译的《身份的焦虑(精)/译文经典》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身份”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更多的还是指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当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禄。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总也填不满?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一方面,你会惊叹于德波顿广博的知识,那信手拈来的典故和风趣的点评,为你从多个视角展现了人类的“身份”观念;另一方面,你会渐渐审视自我,发现许多已经在你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开始动摇和解体。

目录
中文版序言(阿兰·德波顿)
界定
第一部分 焦虑起因
  第一章 渴求身份
  第二章 势利倾向
  第三章 过度期望
  第四章 精英崇拜
  第五章 制约因素
第二部分 解决方法
  第一章 哲学
  第二章 艺术
  第三章 政治
  第四章 基督教
  第五章 波希米亚

精彩内容
 1如果我们已经认真地听取了对我们行为的合理批评,对由我们的追求而引起的有目的性的焦虑已经给予了足够重视,对我们的失败已经承担了应有责任,但社会依然赋予我们一个很低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可能会采取西方传统中的一些伟大的哲学家曾经采取的一些思维方式:在对我们身边的价值体系有了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理解之后,我们可能会采取一种理性的厌世态度,并且不带任何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或孤芳自赏的味道。
2哲学家们长久以来坚持认为,如果我们对他人的观点进行仔细分析,我们就可能会立即发现一个令人沮丧不堪、而又奇怪地令人轻松自在的事实: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事情上的观点充满了严重的混乱和错误。尚福(Chamfort)的思想表达了他之前和之后的哲学家的厌世态度,他言简意赅地说,“公众舆论是所有的观点之中最糟糕的一种。”公众舆论的缺陷,究其原因,在于公众不愿意将自己的观点交由理性分析进行推敲,而是将自己的观
点建立在知觉、感情和习俗之上。“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种普遍持有的观点,任何一种普遍接受的思想,都将是极其愚蠢的,因为它曾经为大多数人所
相信,”尚福如此认为。另外他还说,那些被奉承地称作大众常识的东西往往应该叫做大众愚昧,因为所谓的大众常识总是受简单化、非逻辑、偏见和肤浅的制约:“最荒唐的习俗和最可笑的仪式在任何地方都用同一句话来解释,但一直就这样啊。当欧洲人问西南非洲的霍屯督人(Hottentots)为什么他们要吃蝗虫和自己身上的虱子的时候,他们恰好说的就是这句话。一直就这样啊,他们如此解释道。”3虽然被迫承认公众舆论的局限性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这种认识不管怎么样,还是能够缓解我们对身份的焦虑,能够缓解我们因强烈的渴望带来的身心疲惫,因为我们总是渴望他人对我们怀有积极的评价,总是小心翼翼地渴望任何来自他人爱戴的表示。
他人对我们的赞赏可以说在两个方面对我们非常重要:一是物质方面,因为社会对我们的遗弃能够带来物质方面的缺乏与危险;二是精神方面,因为一旦他人停止对我们表示尊重,我们就很难对自己继续怀
有信心。
他人对我们缺乏关注所导致的第二种影响,正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所针对的东西,并因此能够给我们带来益处,因为如果采取了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我们就不会轻易让他人对我们的敌意或者忽视伤害我们,我们首先会对他人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只有那些既对我们非常不利、又完全真实的言论和态度才会破坏我们的自尊心。我们经常处于一种自虐过程当中,在没有搞清他人观点是否值得关注之前就去寻求他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